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37433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5)一、单项选择题1 .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复式教学C.现场教学D.个别教学2 .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A.优秀班干部B.负责的班主任C.班级成员融洽D.良好的班风3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A.教育学8 .新教育大纲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D.教育概论9 .能否自觉关注()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A.情境B.学生C.生存D.自身专业成长10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A,普遍

2、与特殊B.整体与部分C全面与片面D.抽象与具体6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7 ,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教育观察法8 .教育调查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测量法8 .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分为0此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B,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论断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9 .我国现行学制是0A.单轨制B.双轨制C混合制D.分支型学制10 .最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是()A.直线型学校组织B.职能型学校组织C.直线一职能型学校组织D.矩阵型学校组织11.从课程内容的

3、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13 .下列学习策略中,哪一项不属于监控策略()A.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D.设置学习目标14 .皮亚杰认为,()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A.9岁15 10岁C.11岁D.12岁15.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

4、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多动症的特征的是()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B.注意力不集中C.活动过多D.学习困难16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C.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D.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17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是()A.强调形成性评价B.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C.考试方式的改革D.让学生自主学习18 .要求学生略知图形的两个简单f这种教学要求属于()A.直观认识B.初步认识C.认识D.掌握19 .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包括()A.识字与写字目标B.阅读目标C.写

5、作目标D.语法目标20 .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A.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B.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D.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二、简答题1 .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2 .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3 .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三、材料分析题1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

6、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7、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2.班主任王老师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

8、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第二天有班会课,王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风波”,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天,王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教室墙上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风波”在班级中.重演。同学

9、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问题:(1)结合案例谈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是什么。(2)分析一下王老师组织的班会成功的原因。(3)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管理班级?四、教学设计题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

10、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请为上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2 .【答案】Do中公专家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3 .【答案】Bo中公专家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

11、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4 .【答案】Bo中公专家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5 .【答案】A。6 .【答案】Bo中公专家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7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的目

12、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8 .【答案】C。9 .【答案】Do中公专家解析: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10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模式有直线型学校组织、职能型学校组织、直线一职能型学校组织、矩阵型学校组织、事业部型学校组织。其中,最常见的是直线一职能型学校组织。11 .【答案】Bo中公专家解析: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

13、隐性课程。12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大致处于6岁-11岁的阶段,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13 .【答案】Do中公专家解析:D项属于计划策略。14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5 .【答案】Ao中公专家解析:A项属于儿童过度焦虑反应的特征。16 .【答案】Do中公专家解析: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17 .【答案】Bo18 .【答案】Bo中公专家解析:要求学生略知图形的两个简单性质,这种教学要求属

14、于初步认识。19 .【答案】Do中公专家解析: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0 .【答案】Ao中公专家解析:在进行文化意识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时要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二、简答题(答案要点)1 .(1)基础性;(2)全民性;(3)义务性;(4)全面性;(5)活动性;(6)趣味性;(7)启蒙性。2 .(1)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2)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3)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启发学生的教学思维(4)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严i无科学性错误;(5)课堂教学要把握动态生成的情境;(6

15、)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要适度。3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