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0902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汇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线路概况12。2主要技术标准3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3.1自然特征33.2交通运输情况34施工进度计划35临时设施布置45。1施工用水45。2施工用电45.3施工便道45。4砼拌合站46施工工艺流程56.1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56。2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57施工方案67。1总体施工方案67。2框架涵施工方法67。2.1基础施工67。2.2涵身施工77.2.3涵洞沉降缝107。2。4涵洞防水层107.2。5翼墙施工117。2.6出入口铺砌117.3盖板涵施工方法117.3。1基础施工117。3.2涵身施工127。3。3盖

2、板施工147.3。4涵洞沉降缝157。3。5涵洞防水层157。3。6翼墙施工157.3。7出入口铺砌168涵洞进口集水井施工168.1集水井施工流程168.1.1测量放线168。1。2基坑开挖178。1.3垫层铺筑178。1.4钢筋加工178。1。5模板安装178.1。6混凝土浇筑189涵洞与路基过渡段施工1810劳力组织1911物资供应情况2012机械设备配置2013雨季施工安排2014质量保证措施2114。1质量控制组织机构2114。2管理措施2114。3技术措施2215安全保证措施2316文明施工措施24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

3、B10002。1-200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J946-2009)(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6)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7)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铁路NLZQ标实施性施组及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8)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涵洞设计图。(9)涵洞设计通用图1。2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南龙铁路8标项目部三分部承建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工程DK242+199

4、DK247+248.863管段内涵洞工程,包括涵洞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及涵身、涵帽、出入口翼墙及盖板施工等.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本管段起讫里程:正线为DK240+092DK247+248。863,全长约7.775km(含胡一村线路所和龙岩站改扩建),赣龙至南龙疏解线长4.178 km.设置框架涵、盖板涵共计15座。详见下表。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交角(度) 孔径(孔-m)涵洞通道长度(m)进出口形式用途进口出口1DK242+378。7框架涵802-5.05。353。47八字翼墙八字翼墙交、灌2DK242+410盖板涵8512。0*2。579。42八字翼墙八字翼墙交、灌3DK242+495盖板涵

5、1201-2.0*2。5109.01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4DK242+644框架涵11026。0*5.393.38八字翼墙八字翼墙交 通5DK242+714。3框架涵1201-3.03。5122.31集水井八字翼墙排 洪6DK242+858。3盖板涵7514.03.5133.75集水井八字翼墙排 洪7DK242+899。3盖板涵8512。0*2。5147.87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8DK243+154盖板涵9014。0*3.556。3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9DK243+262盖板涵9012.5*3.033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10DK241+761.6框架涵8514.04。816.09八字翼

6、墙八字翼墙排 洪11YDK244+003。015框架涵601-4.0*3.811。55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12GLK284+312。8框架涵9012.0*2。56.02八字翼墙排 洪13GLK284+721.48框架涵1251-5.0*5。318.97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排 洪14GLK289+362框架涵9011。5*1。535.12八字翼墙排 洪15GLK289+620。4框架涵901-1.51.368.2八字翼墙排 洪使用材料有:1墙身、涵帽、盖板:C30、C40砼、钢筋HPB300、HRB400。2基础、帽石:C30 、C35砼、钢筋HPB300、HRB400。3洞口八字墙基础、八字墙身

7、:C30砼.4边坡、锥体、检查台阶、排水槽两侧铺砌:M10水泥砂浆砌片石及沟缝。2.2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行车速度:正线200km/h;疏解线80km/h(3)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4)限制坡度:13(5)牵引种类:电力(6)机车类型:动车组、SS9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自然特征本管段所在区域丘陵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地表水不发育;谷地地表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发育。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无腐蚀性.地表水质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无氧盐侵蚀。管段所在区域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

8、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3.2交通运输情况本分部管段位于龙岩市城乡结合地区,途经X603县道和319国道,交通较为便利。4施工进度计划2014 年 9月1日开工,2015 年 8月30日竣工,工期 12个月.(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序号项目工期(天)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施工准备32014.9。12014。9.42基坑开挖102014.9.52014.9。153涵台基础、台身2402014.9.162015。5。184洞口工程302015.5.192015。6。185盖板预制、安装302015.6。192015。7。186台背回填412015。7.192015.8。30

9、5临时设施布置临时设施主要内容:汽车便道、施工用电、生产及生活用水、拌和站等。5.1施工用水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考察,可引用本工区施工范围内河水、山泉水或地下水。也可以用水车从附近河滩拉到现场使用。5。2施工用电现场无供电来源时,即涵洞施工现场配置一台60KW柴油发电机供钢筋加工和振捣棒使用。5。3施工便道结合招标文件的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主线矮陂隧道进口处引致红线内便道,改造此便道延伸至每个涵洞以便施工使用,便道宽5m,采用碎石路面。5.4砼拌合站为了控制砼质量,涵洞砼全部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至涵洞施工现场。6施工工艺流程6.1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地基处

10、理及加固底板砼施工边墙及顶板砼施工防水层施工八字墙及锥体施工墙背回填基坑开挖钢筋加工及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及模板安装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6.2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地基处理及加固底板砼施工边墙砼施工防水层施工八字墙施工墙背回填基坑开挖盖板安装模板安装模板安装盖板预制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7施工方案7。1总体施工方案涵洞砼采用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臂架泵车入模。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至现场绑扎成型.涵洞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涵身均采用大块钢模板。盖板采用预制方式施工。7.2框架涵施工方法7.2。1基础施工(1)施工准备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

11、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并报请监理复测无误后方可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2)基坑开挖及基底换填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按照规范要求放坡开挖,人工配合平整坑底及修坡。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实坑底地质与设计是否相符,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至原始地面,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能大于30cm,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无法压实的采用小型机具夯实,换填后要压实密实,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以上的要求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基坑,验收通过后迅速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3)底板砼施工底板混凝土施工前重新恢复涵洞中心及轴线位置,按照最靠近涵洞中心轴线的沉降缝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沉降缝材料采用沥青木

12、板.涵身较长的涵洞不能一次性完成基础施工的,采用跳槽浇注。砼从拌和站生产,砼罐车运输,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包裹洒水养护。7。2.2涵身施工(1)涵身模板施工测量放样定出涵身位置,根据放样结果安装模板。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处错台小于1mm且不漏浆。墙身内外模均采用大块整体钢模。对拉加斜撑进行加固。固定采用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筑混凝土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板内干净无杂物,拼装平整严密。模板表面在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刷脱模剂.模板接缝用双面密封胶条(垫

13、)、橡胶垫,胶合模板拼缝用双面密封胶条密封,确保接缝平整。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20量测梁、柱、板、墙、拱54两模板内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2)涵身钢筋工程钢筋加工钢筋调直后再进行加工弯制;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须清除干净;钢筋须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能留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少于35d,施焊人员必须经培训并持有上岗证。钢筋应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头,必须重焊.焊接用的焊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地线要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外观检查可用小锤敲击接头,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为止.钢筋接头须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分散布置。钢筋安装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砼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和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保证4.5cm砼保护层厚度。垫块必须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绑扎好并经过验收后的钢筋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