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人偶色彩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473166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塑人偶色彩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泥塑人偶色彩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塑人偶色彩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塑人偶色彩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塑人偶色彩设计一、设计思路作者的作品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制作之前,作者查阅了关于泥人和越剧的历史渊源和开展动态,以便更好的描绘人物的形态。并且看了多部越剧戏曲,如?五女拜寿?梁祝?的经典的越剧。因为越剧相对京剧来讲更加的细腻和小作者,它主要讲述的一般是家庭琐事和感情方面的事物,所以相对来讲人物的服饰和动态更加的生活化,在设计的过程中作者也会注重服饰的生活性和民间性,以及动作的和谐性。整个一系列会以越剧?五女拜寿?为中心,加上一些作者自己的创新,把越剧的细腻情感融入到整个泥塑人偶当中。二、五女拜寿江南水乡泽国,孕育了戏曲天成一派水般的温润特质。从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晓风残月的西湖,从烟花三月

2、的扬州到枫桥夜泊的姑苏,再没有哪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了。?五女拜寿?不是单纯的快乐,期间有过伤害和痛苦,有过背弃与损害。但不管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正义和温情仍然存在,观众们还是看到了满意的结局,一个快乐的结局,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这样的结局驱散人们心中的些许阴影。三、制作(一)泥的选取雕塑使用材料之一“精雕油泥为无沙粘土,塑像造型的主要材料。因所含矿物成分不同,而形成黄褐、赭红、蓝、灰绿、灰白、纯白、灰黑、纯黑等颜色。雕塑用的粘土分两类:普通土和膨润土,普通粘土易粘手粘工具,失水后不易再度闷水,膨润土有油性,手感好,不粘手和工具,失水后可用水再次闷软,具有较多的优点

3、。精雕油泥泥塑人偶要经过采土、晒土、过滤、和泥、砸柔、闷泥、加砂、加棉、木、绑草、捏塑、压光、阴干、粉底、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完成。独特的泥塑人偶工艺原以为他的泥塑人偶作品成功之道在于:无他,手熟耳。工序应该不算复杂。经黄泽富介绍,才知道工序并不简单。单就泥土而言,不仅要黏性好、而且要耐高温、烧制后成色好。余庆只有白泥大坝四周的白色泥土最好。泥土采来后,先捣细,用水发泡成泥浆,然后用布过滤,待泥粉沉淀后再用布包吊着干,并将其和熟摔打成可塑型的面泥,最后才小心翼翼地用油膜将面泥封存好,防止水分蒸发,以便随时取用。(二)人偶上色因为使用的是精雕油泥,假如用普通的颜料上色就比拟容易掉色,所以我们采用了丙

4、烯颜料,比拟不容易掉色。在上色的过程中我参考了越剧服饰的颜色搭配。所以第一个人物的上色我采用了蓝色和浅绿色的搭配。因为整个作品中是男女配对的,所以给这个男子配对的女子我采用了浅色系的颜色,显得不那么突兀。采用了浅粉色,粉色往往给人一种少女的感觉。而越剧本身就给人一种儿女情长,是一种温顺的剧种,浅色系的粉色让越剧的色彩在人物身上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使得主题也更加的明显。第一组人物的和谐,让我整个色系都采用了浅色系,而且因为是以拜寿为主旨的,所以我也用暖色彩为主体,也更好的来呈现我们的作品所表达的主旨。在上色过程中,因为是泥塑人偶人物,跟纸上的上色肯定会有不同之处,泥塑的上色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因为

5、她是不平整的,所以在上色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叠加的方式,使得其看起来更加平整一点,也使得人物更加的饱满。(三)人物与饰品在人物上色后,没有饰品的装饰也是不完好的,因为越剧人物中的人物除了普通的衣物,也是有很多的装饰品的,比方头饰,比方衣物上的饰品。所以作者也给我们的人物加上了饰品。因为是泥塑,所以女性的发饰作者采用了钉子把饰品穿在一起然后插在人物的头上。在发饰中,我那么多采用了珍珠这种历史悠久的装饰品,使得人物身上的古代元素更多一点。也仿照了很多的古代饰品给人物的外形增添了色彩。衣物上除了给人物上的颜色,也给衣物加上了适当的布料衣物,使得人物更加的饱满。四、总结越剧和泥塑都作为民间艺术,本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南北方各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在本次的课题研究中,把越剧的服饰的特征性表现的更直接一点,并且融入我们所学专业的动画元素进去。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各种新兴元素相结合会更好的使传统文化流传下去。 肖巧玲林婧虹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