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7216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连加、连减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及有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好“加减混合”运算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发展思维能力的延伸。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情感兴趣。为此,在探索计算方法上要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主动积极思考,主动提问,有些同学没有主动思考探索,合作意识不强,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2、,掌握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三个数加减混合式题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情感与态度与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在乘坐公共汽车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哪些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分小组交流在乘车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学

3、生在交流讨论中可能会说,在途中有下车的,也有上车的。)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来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道题该如何解答?(3)、指名列式解答并板书计算过程。这道题的竖式能不能直接用简便写法呢?让学生在练习上写出连写竖式,然后指名板演。2练习。3、小结。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三、拓展运用。1、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8题。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2、判断题。(指名学生当小老师)75-36+4=35 19+36-27=183、汽车上有44人,中途有15人下车,14人上车。现不有多少人?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