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43716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共4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静力压桩机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广州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施工单位施工部位施工内容交底内容:1、本工程地基采用静力压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吊桩落位桩机调平双向调整垂直度压桩接桩压桩送桩至设计标高。(1)、测放桩位: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各轴线和设计桩位布置图,以此进行施放桩位,桩位偏差控制在10mm,在测好的桩位处用铁钎打入并灌注白灰后插入卫生筷作为标记,且与地面平齐。(2)、桩机就位:静力压桩机指挥员根据现场已定出的桩位,先复核桩位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确认无误后指挥桩机就位。(3)、吊桩落位:桩机大致就位于桩位后,用吊车将桩吊起

2、,送入加桩器中,使桩端对准桩位,然后双向调整驾驶室中的水平仪,使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小于1%,桩端对准桩位允许偏差小于20mm。(4)、压桩:当桩落位及其调整垂直度复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压桩。开始压桩后,要认真记录每节桩入土深度和相应的压力表读数。压桩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压桩,经有关单位协商后处理:、压桩过程中压力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严重回弹;、桩身或桩顶出现严重裂纹或破碎;(5)、接桩:本工程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当下桩端压至距地面1m左右时接桩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焊前应先确认管桩接头合格。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清理干净,并清除油污及铁锈。先在坡口周围对称焊点4

3、-6点,待上下桩固定后在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少于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饱满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焊缝结束后停歇时间不小于8分钟。(6)、送桩:焊接完成后,将桩送至桩顶标高。送桩时送桩杆的中心线与桩的中心线相重合,送桩杆标记要清晰明确,桩顶标高控制在-55cm内,送桩完毕要及时观察压力表读书,并做好记录。(7)、移动至下一根桩位处,重复以上操作。(8)、为防止桩身断裂、桩顶碎裂、桩顶位移、桩身倾斜等问题,在桩的堆放、运输、起吊时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使用断桩。在开始压桩前,应调好桩身垂直度,使其垂直度轴线与桩顶平面垂直度的轴线一致。同时静压桩机应水平、稳定、桩尖

4、与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9)、下压过程中,如桩尖遇到硬物,应及时处理后方可再压。2、常见质量问题(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预制混凝土桩身断裂,沉桩时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原因分析: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身制作弯曲或桩身长细比过大;遇地下障碍物;上下节桩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主钢筋触及桩顶,压入时产生纵向裂缝等。、防治措施: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制桩、养护应符合强度、平直度要求;接桩面平整,使上下节在同一轴线上;沉桩倾斜时,不能用移动桩架来校正等。(2)、PHC管桩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原因分析:勘察资料与实际土层情况不符;群桩施工时,后沉的桩因挤土造成沉桩困难等。、防治措施:探明地

5、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机械设备;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进行。、压桩过程中,发生压力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但桩顶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出现这一情况应立即通知工地负责人,共同确定处理意见.(3)、PHC管桩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原因分析:场地不平整,桩架不水平;插桩时偏斜,未到位,不垂直,使已压桩产生位移;桩顶桩帽接触面不平,桩身受偏心荷载作用,压桩后桩身倾斜等。、防治措施:应规范作业,做到场地平整,桩架要平直,桩位对中,控制钻孔垂直度,上下节接桩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检查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保证平整。(4)、PHC管桩压入时,接桩处松脱开裂原因分析:两节桩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焊接质量不好。防治措施:接桩前将接桩处表面杂质、油污清洗干净,焊接牢固。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名交底时间本表一式二份,交底人、被交底人各一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