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31930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讲 小升初竞赛中的分数问题知识导航在分数式的计算应用问题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题型。和(差)倍问题。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和约分过后的结果,求原分数。变化类。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差)的关系,再告诉分子或分母变化后的结果,求原分数。”因数分解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求原分数的可能值。”中间分数计算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某分数在两个分数之间,求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的最小值。” 精典例题例1:一个分数约分后是,若约分前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0,那么约分前的分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想一想:约分后是,你可以想到什么?你有几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

2、题?(友情提示:从方程与算术两个角度来思考。) 模仿练习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是40,约分后是,那么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例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9,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这个分数是多少?(2006年某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3/16思路点拨想一想: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实际是分数中谁发生了变化?想明白后,再结合例1方法来思考一下,相信你能自己解答的!模仿练习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7,若分子减去1,分数值是,原分数是多少?(2007年某外国语学校小语种数学试卷)例3: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2005年某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思路点

3、拨想一想:满足什么条件的分数才是最简真分数?再想一想对“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信息又应该怎样去理解?模仿练习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多少?(某外国语学校2011年“德瑞杯”知识竞赛数学试题)学以致用A级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是,这个原分数是多少?(2005年某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将分数的分子增加77后,如果要求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为多少?(2010年某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6年级衔接班试题2)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2010,约成最简分数后是,这个分数是多少?(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5升6招生数学试题)B级4.某分数分

4、子分母的和为23,若分母增加17,此分数值为,原分数为多少?(某实验外国语学校“德瑞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奖学金测试数学A卷)5.分子与分母的乘积是156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2008年某嘉祥外国语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6. 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5,若分子加上3,则可约简成,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007年某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C级7.m,n为自然数,若,则m+n的最小值是多少?(2007年某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第二讲 分数计算中的拆分知识导航分数计算中的拆分,又叫裂项计算。分裂项差与裂项和两类。最常见的为裂项为分数单位差。裂项差基本知识点为:(注:a小于b

5、,a、b都为非零自然数。)裂项和基本知识点为:(a、b都为非零自然数。)聪明的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试试看!本讲主要讲裂项差知识。精典例题例1:把下面的和表示为一个既约分数:(注: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又称既约分数。)(美国长岛小学数学竞赛第三次第4题)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每一项中的分母的因数差是几,与分子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么可以怎样计算。模仿练习(某市第一届“兴趣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C卷第5题)例2:(第三届“华杯赛”决赛第一试试题)思路点拨想一想:现在这种形式满足吗?很显然不满足,那么仔细观察每一项的分母,根据分母的特点,有没

6、有方法把这道题的每一项都转化成“”的形式!相信你会有办法的!模仿练习(第三届小数报数学竞赛)例3:(1989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某实验外国语学校“德瑞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奖学金测试题B卷)思路点拨先根据减法的性质: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这几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结果不变。然后,再观察每项分母的两个因数与分子之间有什么关系?那么可以怎样计算?模仿练习计算化简后得到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母与分子的这差是多少?(市第四届“迎春杯”刊赛试题)学以致用A级1.+ + + + (第三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2.+ + + + + 3.+ + + + + B级

7、4.1 + 3 + 5+ 7+ 9+ 11+ 13+ 15+ 17(第四届“华杯赛”复赛第5题)5.+ + + + (某外国语学校2009年“德瑞杯”知识竞赛数学试题)C级6.(某市第三届“兴趣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D卷第1题)第三讲工程问题(一)知识导航工程问题小学应用题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更是小升初、竞赛中的压轴题。“难”在工程问题中一般情况下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显得格外的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其实工程问题的解题策略就是设值法,就是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如果结合具体情境,我们把这个“1”给它赋予实际意义,理解为1,1个就可以化抽象的“1”为具体的“1”,从而形象理解,轻松掌握。常

8、见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问题工作时间。分析解答问题时,不要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如果善于从基本关系入手,相信很多工程问题,都应该变得格外简单。也有些特定的题需要理解特定的规律进行解答的如“例3”的内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我们工程问题的解题策略运用到非工程问题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精典例题例1:一项工程,甲、乙合作8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的,已知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问甲单独做要多少天完成这项工程?(2009七中实验小升初试题)思路点拨想一想:“问甲单独做要多少天完成这项工程?”就是求甲的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根据哪个基本关系来

9、做?那么应该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告诉没有?应该怎么办呢?模仿练习甲乙两工程队同时合作修一条水渠要100天。甲工程队先修40天,乙工程队再修60天,可以完成这条水渠的,如果甲乙两工程队都单独去修,完成任务各需要多少天?例2: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回来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能飞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市第一届“迎春杯”刊赛试题2007年某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思路点拨这道题的解答方法很多!但要从工程问题的角度来思考,该怎么办?想一想:工程问题的思维特点是什么?若能再结合“量率的对应关系”来思考,那么,此类

10、问题你应该可以秒杀了!模仿练习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它又以每小时40速度从B地返回A地,那么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h?(第九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例3:右图是根据甲、乙单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天数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如果这项工作要在10天内完成,那么甲、乙合作的时间至少有多少天?(2009年某嘉祥外国语学校6年级插班生招生考试题)思路点拨想一想:问题的关键是合作的时间要最少!该怎么理解!(友情提示:如果我们让其中一个人做满10天,那么另一人做的天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们的合作天数了?)模仿练习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放甲管需要12小时注满,单放乙管需要

11、24小时注满。现在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并且甲乙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地少,那么甲、乙两管合放最少需多少小时?(1989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学以致用A级1.一项工作,甲单独做6天完成,乙单独做9天完成。两人合做这项工作,用多少天可以完成?(2008年某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考试题)2.从甲地到乙地,快车要10小时,慢车要15小时,现在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两车相遇?3. 水果店有甲、乙、丙三种水果,老李所带的钱如果买甲种水果刚好可买4;如果买乙种水果刚好可买6;如果买丙种水果刚好可买12。老李决定三种水果买一样多,那么他所带的钱能买三种水果各多少?(第十届小数报数学决赛试

12、题)B级4. 师徒二人同时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要10小时。师傅工作4小时,徒弟工作6小时,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如果师徒二人都单独去做,完成任务各需要多少小时?(2007年某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招生考试题)5.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0天,乙单独做工15天。如果两人合作,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只能完成原来的,乙只能完成原来的。现在要8天完成这项工作,两人合作天数尽量少,两人最少合作多少天?(1996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民族卷试题2006年某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C级6.甲、乙、丙三个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如果甲、乙两人从东镇,丙一人从西镇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

13、乙后2分钟再遇到甲,那么两镇距离的是多少米?(市第一届“迎春杯”刊赛试题)第四讲 整数在分数应用题中的应用知识导航整数在分数应用题中的应用,主要是抓住分数的基本意义结合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解题。一般而言,在分数应用题中,分率(指具有倍数意义的分数)意义是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因此应用整数知识来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思路:找准单位“1”的量;依据分数的分母确定单位“1”的量代表的份数,依据分子确定比较量代表的份数;根据份数来求解。此外,应用整数知识来解分数问题,往往还涉及到整除知识的应用精典例题例1: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乙两个

14、数的和最小是多少?思路点拨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说明了什么?甲数一定是几的倍数?乙数一定是几的倍数?且同时要满足“甲数的等于乙数的”而且要甲、乙两数最小。那么我们可以用尝试与猜测的方法进行调整试试看!模仿练习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多少?例2:甲、乙、丙三人去买书,乙买的书比甲买书的本数的多3本,丙买的书比甲的少1本。那么,三人合计最少买了多少本?思路点拨从“乙买的书比甲买书的本数的多3本”你发现“甲买书的本数”一定是几的倍数?从“丙买的书比甲的少1本”,你又有什么发现?把这两个发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在你能回答问题了吗?模仿练

15、习在第十届亚运会上,到某一天中国已获得了200多枚奖牌,其中金牌的枚数比银牌枚数的1倍少17枚,铜牌枚数比金牌枚数的多10枚,那么到这一天中国在这届亚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奖牌?例3: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擦去的数是多少?(2001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思路点拨想一想:从条件“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入手,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剩下的个数”一定是17的倍数,即剩下的个数可能是17,34,51,68,那么对应原来的个数可能为18,35,52,69,再注意原来所有数的总和一定大于剩下数的总和这个隐藏条件,用尝试与猜测的方法可以进行调整.(当然这道题还有秒杀思路!)模仿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