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31831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2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c 本课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o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声名显赫。本课则揭开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是“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介绍了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治理措施以及“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等内容;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第三目是“开元盛世”,介绍了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以及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的局面。三

2、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c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历史兴趣应该很局。C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时空观念1. 了解唐朝的建立。2. 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史料实

3、证指导学生识读唐太宗像、李世民打天下时的坐骑之飒露紫、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武则天像等,掌握唐朝繁盛时期的史实。历史解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历史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家国情怀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教学重点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o2.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教学难点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o2. 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课前准备1. 教材:在充分研

4、讨的基础上设计好教案与学案,设计与教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2. 学生: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 情景创设法:本课因为涉及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影视题材,对这三位皇帝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 归纳法:本课主要讲了三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3.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成

5、为课堂的主体。4 .阅读理解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通过材料的分析理解,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分析。4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教师讲述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绘画反映的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时代,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朝。教师过渡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新课,通过图

6、片学生可以领悟和感受到唐朝充满朝气和开放的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主动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二、讲授新课第一目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教师提问哪一位同学把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说一下?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公元618年建立。学生2:李渊。学生3:长安。图片展示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建立的时间:公元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教师讲述随后,唐朝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展示图片唐太宗像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这一皇帝是谁?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太宗。教师过渡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年号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7、贞观。(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学生可以了解唐太宗登上皇位的概况,对唐太宗有个直观的印象。)提出问题唐太宗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贞观之治”。史料阅读展示史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一贞观政要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引用的?(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1) 唐太宗。(2) 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三人小组探究活动“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把讨论结果在写学习卡上,教师指导)(1) 主观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8、从善如流。(2) 客观措施: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有敢于直言的魏征,有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有敢于决断的杜如晦,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在边疆管理上,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教师分析之后,把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展示出来。(设计意图:通过三人小组探究活动,利用小组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图片展示房玄龄(579648)教师讲述这是清殿藏本的房玄龄像,他出生在5

9、79年,卒于648年,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谏臣。教师讲述唐太宗实施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O教师课堂随机检测: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预设题目1 .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什么?2. 李世民的年号是什么?他开创的唐朝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他在位期间,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谁?哪一位大臣善于谋略,哪一位大臣敢于决断?3. 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什么制度?4 .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 .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2年号:“贞观”;

10、局面:“贞观之治”;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3. 三省六部制。4. 进士科。(设计意图: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单独回答问题,以检测学生对第一目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目女皇帝武则天教师过渡展75图片提出问题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武则天。教师提问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己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本目学习的主要内容,以便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出问题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1、?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在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学生2:在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学生3: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教师过渡有人说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也有人说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o其含义皆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元盛世”,看看是否如此。第三目“开元盛世”史料阅读材料一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

12、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材料二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 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相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 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

13、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提出问题请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探究活动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具体措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o(设计意图:设计探究

14、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能力,从而学会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心得;通过教师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总结力,做到史论结合,逐步形成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探究活动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完成如下表格。帝容皇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经济用人形成局面学生组建三人小组,谈论分析内容。教师补充总结皇帝内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形成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并概括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能够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