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张扬、“问”的个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40733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的张扬、“问”的个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问”的张扬、“问”的个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问”的张扬、“问”的个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问”的张扬、“问”的个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的张扬、“问”的个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的张扬、“问”的个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的张扬、“问”的个性 陇县西大街小学 张敏摘 要: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适当的利用提问,不但会启迪学生的心灵,还会激发学生的智力,还等辨析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并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间这种提问还包含着各种张扬与个性,与其说是在课堂上提问,不如说是在塑造课堂艺术。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关键词 :态度 适度 角度 深度 心脏正文: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适当的利用提问,不但会启迪学生的心灵,还会激发学生的智

2、力,还等辨析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并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间这种提问还包含着各种张扬与个性,与其说是在课堂上提问,不如说是在塑造课堂艺术。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一视同仁的态度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

3、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我在上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时,曾经提问了一个好孩子,却将旁边的一差生的举手掠过,那时我从那个孩子的眼神看到了失落,顿时我才意识到我的私心会抹杀一个天真孩子的希望。所以说,提问的面也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要给所有的学生希望。二、精准的适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但所有的提问并非多多益善

4、,老师所提问的次数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必须掌握一个度。如果一堂课过多次的提问,学生会因为紧张而来不及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怠,也这样也许就会出现“一潭死水,微波不现”的状况。三、多面的角度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智力,还提高了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只要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如,中彩那天一文中“为什么说我家是最富有的时候?到底什么是富有?”当然,在课文教学中“富有”是一种诚实的品质,在学生的课后小记中他们也有认为“富有”就是财富的拥有。其实这样的讨论我觉得很好,说明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看

5、待,语文教学更不能太单一了。四、难易的深度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就能激起学生思维”。如,万年牢一文中,我若是问:本文中的三次“万年牢”指什么?学生一定能说出质量、生意、人品。如下课再问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时我估计学生就会哑语了。其实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孩子思维还不够活跃,更说明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层次太深。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换句话说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出每一个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间互动协作,达到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