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40302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 当前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上普遍 关注的热点。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份呵 护,孩子长期生活在顺境中,一旦遇到学习、交往等方面的 挫折,就难以承受无法正确的面对困难。在家庭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 寄予厚望, 一方面生活中过份宠爱孩子,造成孩子性格任性,习惯较差,另一方 面,不惜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智力大投资,过分重视儿童的学习成 绩。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家长就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对 待孩子指责埋怨,甚至拳脚相对,坚信中国的老观念,不打不成才。 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造成了孩子对学习失去兴

2、趣,对 自己失去自信,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有的老师面对社会各方面沉重的压力,坚信“严师出 高徒”的道理,处处严格管理学生,加班加点抓学生的教学成绩,如 果自己一番辛苦的付出, 没有换来学生良好的成绩, 没有达到老师的 要求,就迁怒于学生,讽刺挖苦,甚至采取一些变相体罚的方法。其 实这种教育方式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 往往 事得其反。 还有一部分教师, 受到社会一些不正风气的影响, 谈“罚” 色变,例如个别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以“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或“精 神受到摧残伤害”等说辞和理由,上告教师体罚学生,使当事老师受 到处罚。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一

3、些平时各方面都很 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 走,这样的例子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中几乎放弃了使用批评的武 器。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违纪的学生,置之不 理,使这类学生更加肆无忌惮,造成学生不良习惯与品行的形成,作 为老师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心。以上出现的教育现象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谈到过扼杀儿童的两种 方法“捧杀”和“棒杀”。所谓“捧杀”,就是过分地宠爱、溺 爱和娇惯,或不顾实际地拔苗助长,使孩子不能够健康地成长。所谓 “棒杀”,是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够喻理于事,使孩子产生 逆反心理, 结果使孩子自暴自弃。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 最有效

4、的方法呢?我们为之不断探讨。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鼓励、惩罚什么都应该 有。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合理评价,在是非面前奖惩分明,强化正确的 行为态度, 消退其不合理的行为, 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良 好的品行。 而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就像磁铁的两极一样无法完全剥 离,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 赏识,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才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欣赏”应成为一种习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孩子更是如此。 欣 赏孩子,应该成为父母教师的习惯。 学会正确的欣赏孩子确实会让我 们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这方面我有一点切身的感受。 我的孩子在 幼儿园时对数学

5、产生了兴趣, 喜欢做一些数学题, 于是我就不断地称 赞她爱学习,有时有意地夸大表扬她“这么难的题都能做出来,好聪 明啊!”家里亲戚朋友来了,也经常拿出她做的数学题给大家看。在 大家的赞美中, 她越来越喜欢数学, 经常要求大人给她买一些数学练 习题做,从而激发了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评价孩子切忌说 “你怎么不如谁谁好呢?” 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比 自己孩子,特别是当着孩子面比,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时间长了, 孩子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失去了自信,全面的看待孩子, 不能只盯着某一个方面, 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 成绩外,孩子的文明礼貌、劳动表现、交往情况、文体才能、兴趣爱 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等,

6、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这样,就不难 找到表扬孩子的内容, 孩子更能全面发展。 其次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待孩子。要善于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只跟别的孩子 比。比如某次作业或者考试有进步, 某天表现得较好, 某次显得大方, 某次想出了新点子等等,都应以及时的肯定来强化。坚持欣赏孩子, 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的才能才会得 到充分的发挥。“惩罚” 成长中必不可少赏识孩子原本是为了激励孩子努力, 但一味的赏识满足孩子, 也 会让孩子兹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甚至产生一种“赏识依赖症”。一个 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 的过失负责,正确的面对挫折与失败 ,

7、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 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孩子坚强性格,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锻炼意志 和人的尊严感。“有一个 12 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 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 12.5 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 1920年, 12.5 美元可以买 125 只鸡。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 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没有钱, 我借给你, 一年后还。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这个孩子擦皮鞋、 送报纸、 打工挣钱还给父亲。”他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 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 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曾说过: 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小树不修不成才”,惩罚教育所要起到的正 是“修剪”功能。同时,他也强调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和 歧视。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 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 责,惩罚必须要因人而异 , 惩罚需要尊重与信任。欣赏与惩罚相结合的教育 在教育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欣赏与惩罚呢?我曾读过一个小故事 使我受益匪浅。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 看到一 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 就制止了他, 并要求他放学后到办公室 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 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块糖给他

9、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 学生惊疑不定地接过糖。接着,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说: “我制止你用 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学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说: “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 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 时,学生激动得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 自己的同学”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块糖:“这块糖奖给你, 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 了。”这样的教育是对孩子心灵深处的触动。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 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 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评,会让一个人精神从此一蹶 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这个小小的教育实例还让我们感受到 教育家的魅力, 在他的惩罚教育中包含着对学生的欣赏, 包含着对学 生浓浓的情。 我想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应包含对学生深深的爱, 这才 是教育的真谛。没有赏识的教育是灰色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 育。赏识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培养学生健康的 心灵;惩罚教育可以使孩子懂规矩、辨是非,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赏 识与惩罚相结合的教育, 才是完美的教育, 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的发 展,开启幸福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