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04567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含答案)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

2、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

3、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的是氧

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4锂矿是

5、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答案】B【解析】【详解】A、“锂”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符合题意;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不符合题意;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5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硒被誉为“抗癌元素”。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

6、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解答。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34,故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4=2+8+18+x,则x=6。故选项错误;D. 根据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错误。点睛: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

7、分析。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答案】D【解析】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8、分子间间隔变大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错误;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D、空气中含有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正确。故选B。8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3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答案】D【解析】【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

9、题意。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

10、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A错误。B、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故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能常不写。故错误。D、由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铁、钨的原子序

11、数依次增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故正确。故选D点睛: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如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B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的信息可知,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正确;B、钾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正确;C、钾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4,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四周期,正确;D、钾元

12、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不相同,钾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钾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错误。故选D。11“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答案】B【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

1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12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答案】A【解析】【详解】A. 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 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

14、小分子间的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C.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反过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13如图,上瓶充满空气,下瓶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发生反应),抽出玻璃片,瓶口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趋于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说明不断运动B当两瓶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微粒停止运动C实验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D实验后,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A.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故A说法正确;B. 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错误;C.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故C说法正确。D. 实验后,二氧化氮占的空间变大,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14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