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04468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 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1今天,几位老师坐听了我的讲授课文程门立雪。相比之前,这节课我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好的多。首先,我的紧张度大大的降低了,没有像以前那么战战兢兢的感觉了,也不像之前那般疲倦和辛苦。一节课下来,我还是挺轻松愉快的。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吧。其次,我不再是背教案,溜课件,完任务的讲课,而是能融入其中,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完成课堂上的任务。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一节课下来,我还是觉得有太多的不足之处。程门立雪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爱学习,同时也教育学生懂得尊重老师

2、长辈。课后,我认真听了几位老师的点评,颇多受益,也当头棒喝,茅塞顿开的感觉。在这一节课的讲授中,我忽视了语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忽视了语文工具性的重要性,而只是取舍于课文内容本身之间的教育意义,实在有失。例如评课老师所言:如果能将课本内“杨时是如何尊重老师的?”这一内容拓展到课外,拓展到我们现实的课堂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探探自己平时是怎么尊重老师和长辈的。这样便能更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也能将语文的文本教育性和生活实际的教育性紧密联系起来,更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优端。通过这节课,我又忽然悟到了许多语文教学有意义的可做之事,不仅仅是教学生认字,写字,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纯文本的教学,而错失了教育学生为

3、人之道的大好机遇。通过教学,要教育学生学习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教学时,我从“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入手,逐渐进入“杨时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这句话,通过这句话,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一点,由这一个问题贯穿全文,品词品句,通过各种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从读中感悟课文。在课文的结尾处,我又接纳了其他版本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并拓展学生的思维,想一想课文的结尾会是什么,并布置了一个随堂练习,写写程老师如果说话了,会说些什么呢?但是由于对课堂时间掌握不到位,从而草草了结。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当更加认真细致的备课,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备课,认真对待

4、每一节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让自己更上一层楼。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2程门立雪是一篇成语故事。本课通过描述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老师请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老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一故事,使学生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同时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尊敬师长的情感。课文情节生动、感情真挚,易引起学生共鸣。上课时,我的课堂设计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实施的:(1)揭示课题,进行质疑。由学生颇感兴趣的成语故事入手,引出课题,然后读题、看图,提问。(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带着提出的问题听录音,然后自由交流,由老师根据交流情况作一个小结,把课文主要内容和文中生字

5、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概括成一段话并出示,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进一步感知课文。(3)再读课文,感悟内容。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布置一个大问题“杨时真是一位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人,请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可以看出?说说理由。”整个过程完全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寻找、去讨论、去争辩,去感悟,真正做到全体总动员,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4)课外拓展,完成练习。由课文学习延伸到学生自己身上,联系实际,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也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净化。2022年程门立雪教学反思3程门立雪是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里的一篇课文。短文主要讲宋朝的

6、大学问家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就到老师家,当看到老师在午睡时,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雪地里等候,被冻得浑身发抖。短文赞扬的是杨时尊敬老师,求知心切,意志坚定的优秀品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_的含义。整堂课,我就提了一个大问题,“课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杨时尊敬老师?”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划句子,圈词语,再读一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好品质。上完这节课,我体会到: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学生并不是一张让老师随意泼墨的白纸,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相反,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老师如果无视学生的生活

7、经验,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展开教学,显然是会碰钉子的在课堂上,有好几个学生圈画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这些重点词,老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想到,比如有一个学生说,句子中一个“您”字,也体现了杨时对老师的尊敬,虽然我的电脑课件上并没有事先圈画出这个词语,但我当场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读书比老师还仔细。课堂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学生圈出的词语并不是特别重点,但是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行。教学有法,无论何时,我们都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教育是一门科学教无定法,教学是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教学中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老师的机智,灵活和应变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育更是一门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