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68359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资源局2021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区数据资源局仔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有关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基层数字治理样板区”为目标,接续奋斗,合力攻坚,统筹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城市大脑建设、数字治理赛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以一流的执行力为打造“重要窗口”的拱墅样本、展现拱墅担当贡献了“数据”力量。一、2021年工作情况(一)加强协调统筹,助推城市治理基固根深一是有力加强数据资源顶层设计。站位全区,通盘考虑和谋划数据资源基础工作,出台全区信息化项目管

2、理办法,对全区信息化项目加强整体谋划、一体建设、统筹管理。所有信息化项目从项目申报、方案审查、经费管理到采购限价、合同备案、竣工验收等12个环节,均由一个口子统一管理、统一把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出台常态开展全区公共数据资源归集文件和电子政务云规范使用和管理文件,从全区层面通盘考虑公共数据资源、电子政务云使用管理等问题,促进全区公共数据资源全量归集、共享共用,电子政务云统一申请、有序使用。二是有力推进三级数字驾驶舱建设。围绕“在线协同”“指令直达”等目标,扎实推进区、街道(部门)、社区三级数字驾驶舱开发建设。区级驾驶舱完成“六专行动”“七个减下来”“1418”经济

3、管理服务等共10个专题二级页面建设开发,并在移动端开发和建设“消息中心”“一键指挥”等功能。街道(部门)驾驶舱建设完成15个,已对接人、房、企、事件、物资、设备、地图7类基础数据和城市眼云共治、住安宝等自建特色系统。同时,以祥符街道及两个社区为试点,加快探索符合“五级机长制”要求的街道、社区数字驾驶舱,以移动端为主体、处置为核心,联动开发在线指挥调度和指令一键下达等功能,逐步实现区内三级驾驶舱的上下联动、协同指挥。三是有力构建智安小区建设一体格局。把小区智慧安防建设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为契机,会同公安分局提出全区小区智慧安防建设“四统一”:前端设备选型统

4、一、建设施工单位统一、数据资源接入统一、系统应用平台统一,构建立体感知体系,提升智能感知水平。全区智安小区形成“一张网”“一平台”“一套应用”的“三个一”数字赋能体系。目前,智安小区综合应用平台已建设完成,接入69个小区数据,到年底全区将建成190个智安小区,有关基础人口、车辆、房屋等数据也将全量接入。(二)加强数字赋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持续探索拓展“城市眼云共治”。城管场景方面,11类场景平均每天发现事件量呈现逐步下降态势,治理成效显著。1-9月全区11类城管类场景处置率和4类城管场景共治率均达100%。平台升级方面,今年6月“城市眼云共治”2.0版上线运行,设定城市管理、治安管理、

5、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四个模块,接入场景20个,并加快迭代升级,打造平台3.0。接入新场景方面,7个场景已完成对接,还有3个场景(智慧门禁、半山森林防火、智慧充电桩)正在对接中。“城市眼云共治”助力基层治理已初显成效,视频监控采集问题数量是传统方式的近15倍,全区日均处置率达97%以上;全区路面巡逻力量下降20%左右;线下共治微信群组建102个,成员达4500余人,其中87%由商家、物业等非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比较大推动了基层共治格局的形成。二是高质量完成市二医院周边街区治理任务。对于市二医院周边入院车辆排队、占用非机动车道等问题,区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协调,从8月上旬启动市二医院周边街区治理。“街道

6、吹哨、部门报到”,通过合力攻坚、多方协同,成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用一个多月时间全部完成方案设计、施工调试、数据接入等环节工作,于9月20日投入运行。该项目依托城市大脑构建停车诱导系统,整合利用医院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各类空余停车泊位资源,应用新型基础设施为就诊车辆提供泊位引导服务,实时推送相关泊位信息,让老百姓到市二医院看病不排队、通行不拥堵。目前周边公共停车场接入泊位1048个,在线率达100%;泊位指数均值提升20%以上,平均每位车主从40分钟泊车时间下降至10分钟,日均导流车辆600余辆。周边道路工作日高峰延误指数下降11%。三是快速开发区防控信息数据库和“三色图”。根据疫情防控

7、需要,自主开发建设区防控信息数据库,连续攻关3天后上线运行,后续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的调整不断升级迭代。该系统可以承接省、市、区三级指挥部每天下发要求管控的重点人员任务,全面归集经过疫情地区或境外返杭人员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人员基本情况和进行后续情况跟踪记录,同步开发二维码助推入杭人员自主填报相关情况,有效减轻了街道、社区的工作量和与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的风险。同时,积极拓展健康码应用领域,依托区疫情防控信息数据库,开发“拱墅区疫情健康码预警应用分析图”(简称“三色图”),利用掌握的辖区内人口信息、企业缴纳社保职工信息、健康码信息和区级管控人员等信息,进行数据比对碰撞、融合分析,并与地理信

8、息系统(gis)相结合,从空间维度展现出不同街道、社区红黄码人员的实有人数和占比,使街道、社区实时掌握本辖区内重点管控人员的管控状态和健康码情况,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工作指导。四是积极摸索“新拱墅人一码通”。对于辖区流动人口只有公安内网掌握,而街道社区底数不清楚、动态掌握不立马的问题,结合疫情防控业中流动人口管理需要,大胆摸索,开发搭建“新拱墅人一码通”。该系统通过在线申报、人脸识别,后台审核,与公安联动,实时收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动态数据,同时利用健康码接口生成个人二维码(颜色与健康码绿、黄、红同步),作为流动人口在拱墅的“电子身份证”。在精准掌握人口底数基础上,围绕流动人口

9、工作生活需求开发流动人口服务模块,如政策查询、法律咨询、群租投诉、律师推荐、子女就学预报名等功能,积极打造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金名片。目前,系统已初步上线流动人口登记、房东登记、归华人员监控、武汉返杭人员登记、核酸血清检测人员登记等功能,共收录流动人口信息10多万条。(三)加强数字惠民,助推民生服务优化升级一是积极参与“民生直达”试点工作。在杭州城市大脑指挥部明确市民政局、市数据资源局统一牵头后,我区主动出击,与市城市大脑指挥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成为试点区,并派骨干力量到云栖小镇参加专班集中办公。按照市专班的统一要求,区数据资源局专人对接和参与技术开发工作,民政、人社、残联、退伍军人等民生部门立

10、马调研摸排可行政策,积极做好民生政策的流程再造、资金试发等工作。工作中加强协调沟通,区财政局牵头设立虚拟账户,对原有拨付路径进行调整,民生部门加班加点,积极承担资金试发、纠错等工作。目前,我区已在“民生直达”平台上线低保、低边、特困、征地农转非等17项民生保障政策,兑付资金8242万余元,直达群众13.26万人。二是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从减材料、减环节向减窗口、减人员迈进,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已从115个减至75个,提前完成市级核减30%目标。全面开展办事指南规范化梳理,累计事项1528项。抓好办件电子归档工作

11、,累计归档办件302160件,归档率100%。抓好“浙政钉2.0”升级迁移工作,浙政钉2.0激活率达100%,10月份活跃率为67.3%,8项应用完成迁移。全面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机关内部非涉密事项100%“网上办”,今年事项申请共8581件,办结8408件,办结率为97.98%。顺应文件精简要求,开发建设基于“浙政钉”平台的全区重点工作“拱墅晾晒台”。推进“公务员全周期一件事”联办,业务在线审批应上尽上,目前公务员一件事线上受理120人次。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监管事项认领4795项,认领率达到59.29%。全面推广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区监管

12、行为已覆盖主项568项,覆盖率70.65%,暂居全市城区第三位。全区掌上执法检查次数6254次,掌上执法应用率99.06%,其中双随机检查次数1369次,双随机事项覆盖率60.58%。三是积极推广城市大脑经典应用场景。先离场后付费。我区先离场后付费累计接入3478个停车场(库),近一周平均使用率24.78%。先看病后付费。接入公立医院14家,近一周使用率达89.67%。30秒入住。我区“30秒入住”自助机共接入酒店36家,当前平均使用率71.73%。目前36家酒店平均每家可减少前台工作人员1人,累计减少30余人;旅客平均每人入住时间由原先的2分钟减少为38秒,降幅达68%。20秒入园,我区20

13、秒入园共接入场馆12家,平均使用率达100%,位列全市并列第一。自20秒入园使用以来,平均每人入园时间由原来的90秒减少为16秒。畅快出行。930任务涉及的6个路口中,目前4个路口已完成考核目标,延误指数平均降幅达26%以上。还有两个路口正在进一步优化中。二、存在问题一是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数据资源服务各项工作源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机关事业单位而言是新事物、新职能。省、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考察过后城市大脑建设上升为一项政治任务,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区县对应的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尤其是数据资源局编制有限,实有人员少,专业力量更是匮乏。二是数据资源壁垒依然存在。我区现有信

14、息系统312套,其中区级系统仅80套,占比为25.64%,可见大部分系统是上级各条线业务系统,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获取数据往往较为困难。同时,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资源相对欠缺,有的部门对是否开放感觉难以把握,少数部门思想认识不足或者部门利益使然,不愿开放相关数据。三、2022年工作计划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区继续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打造基层数字治理样板区的奋进之年。拱墅区数据资源局将仔细贯彻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方向,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在更

15、多领域实现数字赋能,有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在加强统筹协调上力求新作为。积极承担全区政府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立足全区,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编制政府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出台考核细则,健全督查机制,确保全区政府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统筹有力、推进有效。施行拱墅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会同财政局等单位对全区新建信息化项目加强通盘考虑、一体建设,借助专家力量加强项目论证,并把确定的新建项目纳入统一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以“四统一”协调抓好小区智慧安防建设工作

16、,全力构建智安小区建设一体格局,确保感知系统采集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加强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运维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脑终端、政务网络、云资源、机房、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服务规范,有力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运维服务。(二)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上力求新提升。进一步落实“国考”“省考”要求,巩固“互联网”各项指标成果,努力争先进位。一是协调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不断优化办事体验,推动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精减窗口、人员,抓好“好差评”制度施行,促进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二是协调抓好“互联网+监管”工作。大力推进掌上执法,重点推广应用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进一步优化执法监管功能,形成从行政检查到行政处罚及与之相关的行政监管闭环链条,实现使用操作信息化、文书数据化、过程痕迹化、责任明晰化、监督严密化、分析可量化。三是协调抓好“互联网+协同办公”工作。深化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