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46805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AB)177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 A )。A汉代B隋代 C唐代 D宋代2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A ).A.雅典大学 B.赫克迈大学C.阿资哈尔大学D.萨莱诺大学3大学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校园的开放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还有 ( C )。A. 民族化B.地域化 C.国际化 D.时代化4. 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A.专业结构B.学缘结构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6. “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种人生价值观的观点().A.享乐主义 B.存

2、在主义C.权力意志主义D.实用主义7. 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形成合力,是指()。A.层次性原则B.情理相融原则 C.教管结合原则 D.整体性原则8. 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A.学科的发展潜力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9 .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0.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C.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 D.全校师生员工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制B.重视技术

3、教育C.政府加强集权管理D. 推行男、女同校 E.提倡多元捐资办学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标志是().A.办学主体多样化 B.办学形式多样化C.教育目标多样化D.管理体制多样化 E.教学内容多样化3. 从价值观考察的教育本质论包括().A.个人本位B.经济本位C.社会本位D.文化本位E.知识本位4.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多样角色包括().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C.示范者 D.管理者 E.研究者5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指( )。A.职务结构B.学历结构C.性别结构D.专业结构E.年龄结构6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是()。A.人本性B.理想性C.层次性D.开放性E.传统性7德育工作中

4、的消极观点有( ).A.务虚论B.从属论C.法德论D.智德论E.抵消论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A.经济性B.适时性C.专业性D.实践性E.满足性9.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包括()。A.育人B.导向C.辐射D.凝聚E.激励10高校自主权包括( )。A.自主调整招生比例B.自主调整专业设置C.自主制订教学计划D.自主开展与境外高校的交流E自主决定收费额度三、判断题 1战国中后期诞生的大学与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2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正式开始. 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4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包括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 5德育的情理相融原则就是一切都要首先以

5、情动人。6学科是专业设置的基础与依据。 7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未知世界。8高校科研以基础研究为主.9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大量投入资金. 10高等教育发展要遵循公平与平等相统一原则。四、简答题 1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2简述现代大学的功能。3新时期高校教师有哪些基本要求?五、论述题请联系实际,分析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试题( B 卷)一、单项选择题1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A隋代B唐代 C宋代 D明代2唐代官学教育的主干是( )。A艺术教育B文学教育C经学教育D诗赋3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A.耶鲁学院B.普林斯顿大学 C.哈佛

6、学院D.威廉玛丽学院4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集体领导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以法制代替德治是指德育消极观中的( ).A.从属论 B.智德论 C.法德论 D.抵消论 6把科学原理变成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的研究是( )。A.自然科学研究B.工程科学研究C.社会科学研究D.人文科学研究 7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综合研究 D.开发研究8. 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于().A.德国 B.苏联 C.美国 D.日本9. 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是指学校文化的()A.

7、独特性 B.易变性 C.先导性 D.开放性10. 依法治教的具体对象是指()。A.依法治教的主体B.依法治教的客体C.依法治教的主、客体D.依法治教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德国新人文主义代表洪堡提出“大学自治”主张,包括( )。A.学术与国家政治分离B.学术自由,科研至上C.倡导研究学习D. 实行教授治校E.实行灵活的聘任制2. 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有()。A.教育 B.研究 C.服务 D.产业 E.交流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标志是().A.鼓励学生跨国界活动B.地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C.世界留学生规模剧增D.合作办学趋势方兴未艾E. 普遍增设国际性内容的课程4. 西方思潮对大

8、学生价值观带来冲击的有()。A.享乐主义 B.权力意志主义 C.理想主义D.实用主义E.存在主义5高校教师职业的性质是( ).A.专业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E.个体性 6高校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包括( )。A.专业信念B.专业态度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专业形象7. 德育工作到位,体现为()。A.队伍到位B. 目标到位C.政策到位D.阵地到位E.管理到位8. 高校科研按活动对象分,包括().A.自然科学研究B.工程科学研究C.基础科学研究D.综合科学研究E.人文科学研究9.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是()。A.开放性B.稳定性C.先导性D.独特性E.传统性1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9、的原则包括()。A.方向性B.个性化C.学术性D.继承性E.开放性三、判断题1. 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2.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正式开始。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个人生理和心理全面和谐的发展.4.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与归宿,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全过程.5. 德育不能靠灌输,而必须疏导。6. 高校学科设置就是看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7. 高校教学过程是一个个体认识社会化的过程。8. 高校科研要求学术目标与经济效益相结合。9. 高等教育发展要靠遵循多主体、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原则。10. 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管理的范围扩大和职能转

10、变的必然要求。四、简答题1. 现代高等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有哪些区别?2.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3. 简述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五、论述题请联系教学实际,举要高分析等课教程)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AACBBDDAAD二、多选题12345ABEABCEACDABCDEABDE678910ACDBCDEABDEABCDEABCD三、是非题1、对 2、对3、对4、错5、错6、对 7、错8、错9、错10、对四、简答题1、(1)国际人才大竞争的挑战;(2)高新科技大发展的挑战;(3)全球经济大开放的挑 战;(4)知识经济大崛起的挑战;(5)多元文化大汇合的挑战。2、教育功能、科

11、研功能、服务功能、产业功能、交流功能。3、(1)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培养人才;(3)具有渊博的知识面,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学科;(4)具有教育教学 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五、论述题 先分析下述要点:(1)在教学方法的功能定位上,由教授知识转向教会学习;(2)在教 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3)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授为 主转向指导学生自主高等独教育学试 卷结合学卷)实案深入论证。一、单选题12345678910CCCDCBACCB二、多选题12345ABCDABCDEBCDEABDEABCD678910ABC

12、DABCDEABEACDABCE三、是非题1、对 2、错 3、对 4、对 5、错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四、简答题1、(1)从国有化的办学体制转向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2)从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转向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3)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向面向社会自主办学;(4)从单一 的投资体制转向多元集资;(5)从教学上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2、(1)深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健全和发挥大学董事会的作用;(3)进一步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5)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3、(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3)规划课题与自选课题 相结合;(4)科研机构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学术目标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五、论述题先分析下述要点: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为:(1)适时性;(2)完整性;(3)经济性;(4)实践性;(5)量力性;(6)满足性。再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内容深入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