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儿童生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87952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彩的儿童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彩的儿童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彩的儿童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彩的儿童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彩的儿童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彩的儿童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彩的儿童生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彩的儿童生活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 金色的草地 爬天都峰是精 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 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 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 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 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 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掌握 36 个生字和 46 个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2、: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 “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水平,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 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 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 首先考虑的是衔 接问题,这个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 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设计理念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 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

3、文实践的 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增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说明单元学习活动名称: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1我们的民族小学( 2 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 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 5 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 了解自然的意识。 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 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

4、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 ”(1 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 幸福和快乐。4“汇报与展示 ”(3 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个主题实行。活动要能体现学 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 能够设一个班级展示台, 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模块一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准确读写 “坪坝 ”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 民族团结的教育。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

5、含义。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 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请同学们边听边欣 赏各民族服饰。播放 flash 爱我中华2正像歌里唱的那样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 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3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4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

6、 不同之处。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通过你对文章的阅读, 你觉得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 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体会到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了 我们的民族小 学。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使得作者 如此自豪。二、自主、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寻求答案。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看法。4老师适时点拨,归纳,指导朗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学路上,环境美;民族团结,心灵美;穿戴鲜艳,服装美;

7、热情有礼,行为美。想象读第二段(第二、第三自然段)上课、下课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值得称赞,引以为豪;课下尽情玩耍、游戏,为孩子们拥有如此快乐的、自由的童年而高兴。思考: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想象读第三段(第四自然段)点题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通过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想象读三、拓展作者怀着自豪之情赞美了自己的民族小学, 校园美丽, 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 虽然我们不是民族小学,但是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谁能介绍一下。板书设计美丽 自豪我们的民族小学团结 赞美模块二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

8、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理解 “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 ”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 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 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难点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交流交流自己大自然的怀抱里以前历过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从对大自然的观察 中自己所受到的启示。2有一对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特别喜欢大自然,尤其

9、是窗前那一大片草地, 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金色的草地3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带给兄弟俩的快乐。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草地玩耍游戏,蒲公英的变色) 从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四、表演草地玩耍游戏1读熟课文2揣摩兄弟二人的心理、神态, 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 还能够加进相关的对话。 引导学生抓住 “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 ”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 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让 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

10、感受,3表演并体会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 “我们 ”生活带来的快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草地玩耍游戏 ”和 “蒲公英的变色 ”两件 事,我们共同做了草地吹蒲公英的游戏。文中第三自然段对蒲公英变色一事主要是从哪 些方面写的?默读回答。是发现草地会变颜色;二是变色原因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自学要求:1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2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3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二)斟词酌句,体会表达1联系上下文,理解 “我起得很早去钓鱼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 “起得很早 ”呢?2“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 ”, “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3“蒲公英的花就像

11、我们的手掌,能够张开、合上 ”,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4齐读本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自读思考:1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 “我们 ”最喜爱的一种花?2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四、拓展可爱的草地, 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 喜悦,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事?说一说。模块三 在困难面前战胜自己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并准确读写本课生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3体会 “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 “我 ”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

12、爸的话: “你们这个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 上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准备:搜集黄山图片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不多,但都有难度,笔画比较复杂。“陡 ”放在图画中识记,能够理解字义,并注意和“徒的区分;“颤”用动作来理解;“辫”和“辩”的区分:有丝线能够扎小辫儿,有语言能够辩论;“爬”中“爪”的捺起笔在竖上。2单个字集体指导后,逐个 练习 ,全班写好后,再实行下一个字的书写。二、读文感悟1初读课文,处理生字。不理解的词圈出来,作好标记。2看图读文,了解内容。同学们借助搜集到的黄山图片,直观的感受黄山的险和 陡。3激发情趣,再读课文

13、。补充材料也可由学生来完成。天都峰高1892 米,能够和本教学楼比较,让学生感受,有了感受再去读课文。4抓住文中重点句子来读我爬得上去吗? ” r疑自己叫人发颤”一冒己已经犹豫不决了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1同位 练习 朗读不同角色的话,读完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两个人为什么互相 询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2“我”遇到老爷爷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体现了一个心情变化的过程。发颤 力四、问题回顾,学习写法。找出文中描写天都峰险陡的句子, 并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突出描写天都峰的 险呢?五、练习 积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着背诵。模块四 体会劳动中的快乐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1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点。3培养独立阅读水平,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水平,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教学过程本课是学生进入三年级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在内容上说, 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 课文的教学,一般是 “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协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 理解不作为重点。从方法上说,老师要放手,主要靠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 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逐步习得的基本读书方法,提升阅读水平。一、默读课文,圈画生字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 此处能够使用已经掌握了的识

15、字方法 理解理解生字词。二、参照连接语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小组内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的事。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从课文中哪些描写能够体会出来?1、 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再读出来。3全班交流,老师即时总结。(1)勤劳懂事“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2)吃苦耐劳八月,天多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此处有一句描写天热的句子,引导学 生说一说,读出自己的感觉。(3)以苦为乐“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此处写孩子们劳动的场面,写得轻松、欢快、活 泼,一点儿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读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这个点。四、拓展延伸1摘抄描写天气热的句子。2说一说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