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分离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79298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提取分离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提取分离方法摘 要:中药的提取分离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关键步骤 , 它直接影响到中药制 剂的质量、疗效和产量 1。结合中药制剂的特性 ,推广应用低耗高效、可操作 性的提取提纯方法是近年来的中药领域热门研究课题 2。本文对近年来中药 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可操作性强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纯化方法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 , 它对 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其丰富的资源 , 独特的疗效, 较低 的毒副作用, 低廉的价格等特点 ,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中药由于其 所含的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 , 一味

2、中药可能会含有上百种的化学成分 ,既 有有效成分, 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3 4 5 。因此, 中药提取对于提高中 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但常用的提取方法 (如煎煮法、回流 法、浸渍法、渗漉法等 ) 在保留有效成分, 去除无效成分方面 , 存在着有效成 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提高中药质量、改变传统 中药剂型“大、黑、粗”的状态、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 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生产中来,一方面使中药生产加符合传统的中 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 率。近年来 , 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

3、本文就主要介绍这 些新的方法和技术 6。1 中药提取分离的传统方法 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包括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等。其 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传统方法存在较多的缺点: (1)煎煮法有效成 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7(2)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 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 8; (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 去,浓缩率不够高;(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 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5)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 分解。9 10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 , 它对 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

4、了巨大的贡献 , 其丰富的资源 , 独特的疗效, 较低 的毒副作用, 低廉的价格等特点 ,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中药由于其 所含的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 , 一味中药可能会含有上百种的化学成分 ,既 有有效成分, 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3 4 5 。因此, 中药提取对于提高中 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但常用的提取方法 (如煎煮法、回流 法、浸渍法、渗漉法等 ) 在保留有效成分, 去除无效成分方面, 存在着有效成 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提高中药质量、改变传统 中药剂型“大、黑、粗”的状态、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 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

5、生产中来,一方面使中药生产加符合传统的中 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 率。近年来 , 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本文就主要介绍这 些新的方法和技术 6。1 中药提取分离的传统方法 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包括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等。其 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传统方法存在较多的缺点: (1)煎煮法有效成 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7(2)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 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 8; (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 去,浓缩率不够高;(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 脂溶性成分,给

6、精制带来不利;(5)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 分解。9 102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方法21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 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 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中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SFE技术提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 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 极少损失易挥发组分或破坏生理活性物 质, 无溶剂残留, 产品质量高。同时该技术可与其它分析分离技术相结合,对萃取 物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以及提供高纯度样品 11 。在分离纯化鸡蛋食品中的游离胆固醇12中,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比较,超临界CO2具有耗短,容积用 量小等优点22 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提取

7、技术(UE)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另 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该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 高、无需加热、低温提取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护等优点。L )等13在从杜仲中提 取绿原酸的研究表明超声处理效率高于传统提取方法。金莹等 14在苹果多酚超 声波提取条件研究中, 研究了苹果多酚的超声波法, 并与与普通的溶剂提取法进 行了比较, 发现超声波法提取效率较高,23 微波萃取微波萃取(MA)是Ganzler于1986年首先提出的。微波萃取是指使用适 合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 ,从天然药用植物、

8、矿物、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 成分的技术和方法。由于微波较强的穿透力 , 可使反应物内、外部分同时均匀、 快速地加热, 可缩短生产时间, 降低能耗, 减少溶剂用量以及废物的产生 , 同 时可提高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 15 。有报道 16 用微波辅助水提取法提取干 罗汉果中的罗汉果皂苷 , 结果显示此法提取率为 7015% , 比常规水提取法高 45% , 还缩短了 50%的时间。24 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 (HSCCC) 是一种不用任何固态载体或支撑体的 液液分配色谱技术 , 具有分离效率高 , 产品纯度高 , 不存在载体对样品的吸附 和污染,制备量大且溶剂消耗量少等特点,尤

9、其适用于制备性提取17 。Lu 等 18 应用 HSCCC 对石榴糠中的没食子酸的分离进行了研究 , 其中没食子酸 的纯度可达 96%。实验表明, HSCCC 法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制备中草药有效 成分纯品的新方法。25 双水相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 (ATPE) 是利用被提取物质在不同的两相系统间分配行 为的差异进行分离。与传统的水煎醇沉相比,ATPE所形成的两相大部分为水, 两相界面张力很小 , 为有效成分的溶解和萃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相间质量 传递快, 操作方便, 时间短, 条件温和, 易于工程放大和连续操作 19 。卢俊 彩等2。利用ATPE技术从菠菜中提取蜕皮激素和20 -羟基蜕皮

10、激素,方法 简便、快捷、经济。双水相萃取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 为中草药有 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法。26 酶法提取酶法提取是通过酶解反应强化传质过程 , 从而提高提取效率。酶法作用条 件温和, 通过酶法破壁去除杂质可明显提高收率 , 有较大应用价值。Waliszewski 等 21 采用酶法从香草豆中提取香兰素 , 提取效率是溶剂法的 2 倍。近期吴素萍等 22 采用酶法提取枸杞中的枸杞多糖 , 发现酶法提取所得的 枸杞多糖大于空白所得的枸杞多糖。27 膜提取分离技术膜提取分离技术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 , 在常温下操 作, 无相变、能耗低。使用膜技术 (包括微滤、

11、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 可以 在原生物体系环境下实现物质分离 , 可以高效浓缩富积产物 , 有效去除杂质。 Vincze 23等采用膜分离技术收集中草药沙棘中的沙棘汁 , 并进一步生产产 品(如速溶茶) 。 Cai 24 应用选择性膜从甜菜碱样中提取分离甜菜碱 , 除盐率 达到 9914% , 收到卓越的成效。28 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 SBE) 是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 , 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情况, 来设计提取工艺的方法。赵瑞芝等 25 采用半仿生法筛选益母草提取工艺 , 为其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根据。该提取法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 有效成分, 能缩短生产周期 , 降低成本, 但

12、是关于此技术的报道还较少。29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为方便而有效的制备对不同物质分 子具有预定选择性的聚合物的一种技术。近年,HU等26 ,以秦皮乙素为模 板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 , 从中药灰树皮中提取出秦皮乙 素。有关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领域的文献半数以上涉及手性药物的分离和分 析, 而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虽然还不是很多 , 但都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 27 。3 展望 综上所述,新发展的提取分离方法如膜技术,分子蒸馏,高速逆流色谱, 大孔树脂技术的引入,在中药提取纯化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 外,酶工程技术 (cellulose e

13、ngineering technique) ,超声波提取技术( the ultrasonic withdraws the technique ),半仿生提取技术法 (semi-bionic extraction method, SBE)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法)等新兴的提取技术,及超滤(ultra filtration,UF),吸附电泳 (electrophoresis) 等新兴的分离技术也被应用并发展壮大起来 28 29。就此 而言,如何更好的灵活交叉运用各种方法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 参考文献1 谢秀琼现代中药制剂新

14、技术M.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4;31 352 殷霞,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鱼腥草素 中草 药, 1993, 24(2) 73743 黎明,傅若农等高速逆流色谱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药物分析杂志,1998,(1): 60654 蔡艳华,赵红卫等.中草药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J.四川化 工,2005,8(1): 39425 龚晓武,毛雁升等.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实验条件研究 .伊犁教 育学院学报,2005,18(3): 79806 孟庆繁,于笑坤等.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 .吉林大学 学报(理学版),2005,43(5): 6836867 贾立革,刘锁兰等,中药提取分离

15、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解放军药 学学报,2004, 20(4):279 2838 王龙,胥秀英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J.精细化 工,2004,21(1):1301329 人海,查丽杭等.大孔树脂分离提取麻黄碱的研究J.离子交换 与吸附,2002,18(2):9711110 朱浩,侯世祥等.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不同中药有效部位特 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3(10):607 11 Deng C H, Liu N, GaoM X,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amp le p reparation techniques for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s J 1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 1153 (1 - 2) : 90296. 12 高新, 张小燕, 白海涛, 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纯化鸡 蛋食品中的游离胆固醇 J 1 食品科学, 2005, 26 (8) : 2222224. 13 Li H, Chen B, Yao S Z. App lication of ultrasonic technique for 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