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2977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习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关键词:养成教育 习惯 摘要: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习惯对于人一生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始终不渝的教育目标。在培养学生习惯过程中第一、讲明白道理。第二、讲清楚方法。第三、持之以恒,坚持检查。我相信通过耐心细致的长期工作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作者:张琰洁单位:大名县实验中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习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大名县实验中学 张琰洁一个人学业的失败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但是

2、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帮助儿童取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所谓习惯,就是由于重复或训练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行为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心理、行为的牢固定势。一个人一但形成了某种习惯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习惯就具有近似乎模式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凡是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有着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段话:“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3、,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不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我始终不渝的教育目标。我认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 讲明白道理无论让学生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讲明道理。就拿最简单的一件小事来说吧中午打饭,首先应明确按照顺序排队打饭是一种礼仪,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第二,打饭用的餐具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的,只有保持餐具卫生,才能使自己的饮食安全,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第三,明确就算排在最后面一个打饭,也不是真正的最后,老师比你还在往后呢,而且负责给你打饭的老师是全校最后

4、吃饭的,他们不辞辛苦给我们打饭,我们尊重并对他们表示感谢。第四,学校常规中有明确的要求,我们要遵守打饭的秩序。一番明理之后,学生们往往能心服口服地按照要求去做。 案例:张彬,男。主要表现:经常不遵守在校用餐打饭的纪律,尤其是在同学们有秩序的排队时,经常表现出不耐烦,从而导致心情躁动,容易和排在前面的同学产生矛盾。当老师询问他时,他经常谎称是他人影响到他;他的餐具常是杂乱无章,满是污垢。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大多是又与性格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师长们的期望和态度,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

5、达能力差,常容易流露出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超出自己的控制,这个问题对他的人际关系,和对养成习惯的养成产生了影响。对于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简洁而及时的纠正。 方法:首先,让孩子与附近的同学一起加入一个行为习惯指导小组,老师和行为习惯小组成员可以提醒这个同学要懂得礼让,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多付出关爱,多给予赏识和夸赞。还可以按照打饭的遵守秩序的情况及时给予他鼓励或奖励。其次,使用积极而及时的强化,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做法。也可以用老师、家长相互用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行为习惯情况。二、 讲清楚方法 良好的习惯是生活方式健康的表现,有利于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自己身

6、心健康的发展。反之,不良的习惯、恶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是品德不好的表现,这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有害于社会的文明。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责无旁贷。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做好一件事,讲清楚方法很重要。还说打饭这件事,我们要求学生按顺序排队打饭,学生往往做的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方法指导。在学生刚入学时我要求学生打饭排队时,必须双手托住餐盘,前后两人保持一块砖的距离,尽量目视前方,能第一时间看到前面的同学是否向前走了,有助于保护好自己及餐盘。我认为学生边排队边交流的行为很正常,如果我们大人在排队,可能也避免不了交流,但是同学们全都在交流,一是容易使走廊秩序混乱;二是可能会忘记按顺

7、序往前走,影响打饭的速度,还可能因为交流的好与不好发生争执。所以干脆离开一点,减少不必要的交流。 案例:李博伦,男,主要表现:排队打饭不遵守纪律,午餐时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时不时在排队时打打“太极拳”;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 方法:第一,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讲清方法开始,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鼓励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句话说的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爱说,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即使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有其积极可贵的地方。我从李博伦的优点引导,交

8、给他方法,让他觉得如果用老师的方法自己就会很兴奋和开心。接下来我就是肯定他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是他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第二,在讲求方法的时候,我要坚持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坚持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我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平时多注意他,时不时跟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只要他回答问题正确,就大力表扬,回答不对,也多鼓励,少批评。在这样的教育下,发现他一听到表扬,学习起来也带劲了。三、 持之以恒,坚持检查道理明确了,方法讲清了,还

9、要坚持检查。一方面是我要坚持每天检查,另一方面要选一名自己做得好的同学,作为监督员协助老师检查。一个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大约需要21天,所以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应尽量每天都坚持检查;90天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月也要尽量地多跟学生。而且,要支持打饭监督员的报告,为他树立威信,达到协助监管的目的,逐渐形成全体学生的自觉。“冰冻三尺百一日之寒,冰雪消融非一日之暖。”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治都必然有个较长的过程。反复、曲折也在所难免。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所以,在工作中,我向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而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既是一个生理上的人,又是一个心理上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全人”(即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而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教改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手段,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成长的新一代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