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50586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场优先与高场优先、基于帧有什么不同?每一帧分成 上下场,就是一条条线一样扫描视频,因为电视机分逐行和隔行 扫描, 一般的电 视机是隔行.现在高清的电视机是逐行的, 隔行是先把低场的那部份显示出来,然后再显示高场那部份, 逐行是不论高低场,从上向下显示.一般 DV 采集的视频都是下场(低场)优先 ,以前的中国电视机也是这样,如果设置为高场先, 图像会闪烁, 基本帧就是不分场了一、为什么会有上场和下场一个不停闪烁的光源,如果其频率达到每秒钟50次(也就是所说的频率50Hz),在人眼中 他是不闪烁的。我们家里的电灯炮就是一亮一熄的,所以在我们的眼中没有感觉到他是一亮 一熄的,是因为频率达到了 50

2、Hz。根据这个原理,最初电视机每秒要传输的图像被定为50帧。认为这样图像在我们眼中才不 闪烁。但是根据当时技术上能力,要每秒钟传输50帧图像很难办到。这要根据显像管的工 作原理说起。显象管的工作原理是:图像的产生是通过显像管后部的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 电子撞到屏幕产生亮点。如果屏幕的分辨率为720*576 的话,那么电子枪通过偏转线圈的控 制从屏幕左上方开始,向右上方移动。一共要发射720个电子,然后向下移动重复576次后 到达屏幕的最下方,通过发射电子的强弱来表示象素的亮度,完成一帧图象的传输。这样可 以算出来。电子枪每传输一幅图像要发射 720*576=414720 个电子。如果每秒钟要

3、传输 50 帧图像的话、那么他的工作频率就是 414720*50=2073600/秒。这样高的频率电子枪无法达 到,(真正的原因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图像的频率,图像要这么高的频率,信号的载波频率 要求更高,更难达到要求,要讲清这方面的东西要很大的篇幅,再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家 这样理解,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产生上场和下场的最初的原因科学家们利用视觉的 滞留性,让电子枪不按顺序发射电子,而是每发射一行隔一行,比如先发射奇数行13579 回头再发射2468利用两次扫描来完成一幅图像,因为视觉的滞留性,我们看到的效果 是差不多的。这样在图像效果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电子枪的工作频率降低了一半,在技术上

4、是可以达到了。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场”,从而出现“上场优先”“下场优先”。二、什么是上场优先、什么是下场优先a:图像的传送如果把一幅图像分成上下两半,分两次送到我们手里,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重要的 是要告诉我先送来的那部份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我才能得正确图象。这就是“上场优先” 和“下场优先”的意思。先送上部就是上场优先(1 就是奇数、奇数场)。先送下部,就是 下场优先(2 偶数。偶数场)。如果图像是一个人的全身像,我按正确的顺序摆放后,得到 的图像才会是头在上面,脚在下面;如果顺序搞错了,那么就是头和脚在中间。图像的最上 方和最下方都是人的腰部。但是在视频中,因为图像的像素高,也就是分

5、成了很多块,虽然 顺序放错了,但是它的位移不会偏离的很远,我们肉眼观察不出来,所能发觉的就是有抖动、 毛刺等。出现的后果是跟视频的内容有关的。如果视频是单一、纯色的一个画面,那么不管 场序正确与否,画面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果是视频中是一个缓慢移动的物体,那么我们看 到的可能是有些轻微的抖动,画面有些模糊。如果是一个有激烈运动的视频,那么就可能出 现严重的毛刺。因为像素的内容变化大,一但错位,就很明显。综上所述,一个视频信号在传送时,无论用上场优先还是下场优先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要 让接收设备知道所接收的信号是用那种场序,才能把图像正确的显示出来。无论视频是什么 场序,播放时都是把视频所包涵的图

6、像按顺序显示出来。唯一不同的是在传送每个单位的图 像时是先传奇数场还是偶数场。这就是视频的场序。b:图像的存储无论是什么视频,存储时无凝都是把一序列的图片按顺序摆放,但是带有场的视频,它的每 一幅图片又分成上场和下场两部分,在一幅图像应该占有的空间里,把上场放在前面还是放 在后面。这也就是这个视频的场序问题,把上场放在前面就是上场优先。如果把这个视频导 入编辑软件中,再把项目设置成下场优先,那么软件就把视频的上场当成下场,把下场当成 上场,播放时像素发生错位,就出现了异常。我们的 DV 在拍摄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存储图像 的过程,如果你的 DV 拍摄方式是下场优先,就是说它先把第一个图像的偶数场的

7、信息记录 在磁带的第一个位置上,把奇数场的信息记录在第二个位子上,然后把第二个图像的偶数场 放在第三个位置,第二个图像的奇数场的信息放在第四个位置,依次类推,在采集的时 候就要把软件的项目设成下场优先,也就是告诉软件这个磁带记录信息的方式,无论采集后 数据如何存放,它都会把第一个位置采集来的数据当成第一个图像的下场,第二个位置当成 上场,这样视频才得已真实的再现,这就是为什么采集时要把软件的场序设成和DV的场序 一样的原因。基于帧 每一帧画面以非交错的方式进行,由上到下顺序显示,由于计算机的显示器是非交错的方式 进行的,如果视频文件输出到计算机上显示,选择“基于帧”对于PAL制VCD,由于画

8、面尺寸较小,数据传播率较低,也可选择基于帧。在配置较低的计算机上播放场基于帧的影片时,会出现丢帧现象。 场顺序 A每帧画面以交错方式分二次扫描,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扫描过程中,扫描总是从图像 的左上角开始,水平向前行进,同时扫描点也以较慢的速率向下移动,当扫描点到达图像右 侧边缘时,扫描点快速返回左侧,重新开始在第 1行的起点下面进行第2行扫描,行与行之 间的返回过程称为水平消隐,对于PAL制信号,采用每帧625行扫描。通常,对于回录到DV摄像机的AVI、PAL制DVD、SVCD选择场顺序A。 在配置较低的计算机上播放场顺序 A 的影片时,会出现白色细横线,如错误设置场顺序 A 和场顺序B

9、,可能导致视频跳动或播放不流畅。场顺序 B每帧画面以交错方式分二次扫描,从第 0 条扫描线开始,双数的扫描线先显示,单数的扫描 线后显示,其原理和注意事项与场顺序A相同,如不能确定选择场顺序A或场顺序B,可 查看采集卡说明中它的场顺序读取功能。我个人在选择场顺序时,默认场顺序A (低场优先),从而可广泛适用AVI、VCD、SVCD、 DVD 的制作。(renzhan 先生)我对场序的粗浅认识(转自大庆多媒体工作室)和电影一样,在视频领域同样要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产生运动影像。因此,对每秒钟扫 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 制电视系统

10、,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他们还没有高到足 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眼可觉察到以低于1/50 秒速度刷新的图像中 的闪烁。然而,要把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 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隔行扫描就是用一个以上的垂直扫描场再现一个完整的帧。在电视系统中,均采用了两个 垂直扫描场表示一个完整的帧的方式,这也叫交错视频场。其中一个垂直扫描场扫描帧的全 部奇数行,称为奇数场,在premiere中称为上场(upper field);另一个扫描场扫描帧的全部 偶数行,称为偶数场,在premier

11、e中称为下场(lower field)。对于帧速率25帧的pal制电视 系统来说,虽然每一行都以每秒25次扫描速度刷新,但整个图像看起来是以每秒50次扫描 来刷新的,这样眼睛就不会立即看到很少的闪烁目标。隔行扫描,实际上是以牺牲一定的图 像分辨率为代价的折衷方案。对于远距离观看的电视,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于图像 的细节可不予考虑,因此采用隔行扫描的办法是完全可行的。而对于近距离观看的计算机显 示器而言,隔行扫描是不可取的,它会给人眼带来损害,因此对于计算器显示器,都采用了 逐行扫描的办法,其刷新频率在60hz以上。对于隔行扫描来时,存在场序问题,就是显示一帧时先显示哪一场。很遗憾!这也没

12、有固 定的标准,并不是奇数场就先显示,不同的系统可能有不同的设置。场序问题很重要,如果 场序错误,图像播放时会抖动,这也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场序:svcd 和 dvd 影碟是上场优先, vcd 是无场, 1394 卡生成的 avi 文件是下场优先, 8*8 芯片的采集 卡(或电视卡)生成的 avi 文件是上场优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如果不知道文件的场序, 可以把它调入小日本的向导里,它会判断场序。这回大家可能要问, vcd 为什么无场?是这样: pal 制水平扫描线为 625 行,其中真正显 示图像的扫描线为576行,分2次扫描,每次扫描288条为一个场,pal-dvd分辨率为720*576, 包含了 2场的全部信息,而pal-vcd标准为352*288分辨率,只取了 288条扫描线即1场信 息。dvd的576的像素1帧包含2场,回放到电视上相当于2个独立的画面,25帧/秒在隔 行扫描的电视上实际上变成了 50个活动画面/秒。而vcd的288像素1帧只包含1场,另1 个场只是简单地重复这个同样的画面,因而vcd在电视上只有25个画面/秒,当然是“无场” 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