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49364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汇总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全面监管甲、乙、丙类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所有地面剪力墙-在非地震、6 度、7 度、8度和9 度地震时,它们是 顺风和侧风结构顶点的最大值,分别通过每150年、140年和1XXXX 年一次的风荷载计算住宅和公寓的最大加速度为0.15 m/s2,办公室和酒店的最大加速度 为 0.25 m/s2。伸缩接头1. 最大间距:45m现浇,65m拼装。2. 最大间距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部开间等部位温度变化较大影响配筋 率(2) 顶层加强保温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 每隔3040 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 m

2、m,钢筋采用搭接, 两个月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4) 顶层改为刚性较低的结构,或顶层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分成 较短的部分(5) 使用收缩较少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添加 剂 增加各楼板的结构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抗震接头1. 最小宽度:框架结构的 50%,但不小于 70 毫米框架结构抗震缝的最小宽度定义为:70毫米;对于高度15m的部分; 如果高度超过15 米,每增加5米、4 米、3 米和2 米,接缝宽度将分 别增加6度、7度、8度和9度,加宽20毫米2. 如果接缝两侧的结构系统不同,应根据不利条件确定。 如果接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应根据下部房屋高度确定。3. 接缝应

3、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置,但结构和连接应 在与上部抗震接缝相应的位置加强。4. 当相邻结构基础之间的沉降差较大时,应加宽抗震缝墙壁布局双向布置是合适的,尤其是抗震时应避免单向布置。 门窗洞口应上下对齐,成排排列。一、二、* * *地震时,钢筋部分 的底部不应采用交错孔壁,而所有部分不应采用复合交错孔壁墙肢长度不应超过8m,墙段总高度与墙肢高度之比应大于2。当 墙肢较长时,应打开洞口,并在各墙段之间设置弱连梁。应防止楼板梁垂直支撑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端部(审查要点 3.6.3/6)墙肢在平面外方向与地梁连接时,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普通剪力墙底部配筋部分的高度值:(注:当有地下室时,墙

4、肢的总高度应从地面以上第一层开始计算,但 地下室的高度应加到底部加固部分)剖面设计当构件截面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4时,应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混 凝土规程 10.5.1)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长厚比不小于5 当比值小于5-重力荷载作用下轴压比的极限值代表值时,当第一次和 第二次地震时,应比正常墙肢的相应值小0.1, * * *地震为0.6 当配筋率不大于3时,应按框架柱设计,但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 应改变,箍筋应沿全高加密。在双肢剪力墙抗震设计中,小挠度不适用于墙肢。当任何墙肢有较 大挠度时,两个墙肢应乘以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增加系数为 1.25(注:不同应力状态下剪力墙肢的延性-小挠度剪力墙

5、截面设计内容: 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压或拉压,平面外受轴压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应在墙内设置暗柱,并注明暗柱纵向钢筋的连 接方式。当无暗柱时,应检查局部抗压承载力 一级抗震时,应检查墙体水平施工缝的抗滑性。截面厚度 一、二级抗震时,底部钢筋部分N其他部分N(具体规定 11.7.9/1)补充:当墙的端部没有端柱或翼墙时,超过楼层高 度的 1/12。 3、4级抗震时,底部钢筋部分N其他部分N不抗震时,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进行墙的稳定性计算(高规附录D)在剪力墙竖井中,分隔电梯竖井或管道竖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 减小,但不应小于 160 mm截面尺寸也应满足剪切要求搅拌机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

6、的 1/25(混凝土规则” 10.5.2) 轴压比限值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固部位* * *无抗震规定,二级0.6 ,一级0.5(7 度和 8 度),一级 0.4(9 度)其他部分-没有规则短肢剪力墙各部分应统一规定为* * *抗震0.7,次抗震0.6,一次抗 震 0.5,锯齿形墙分别减 0.1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带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25横截面加强件纵横向钢筋不应排成一排:当截面厚度hw 400时,可排成两排钢筋;当截面厚度hw 700 700时,应使用四排钢筋短肢剪力墙底部配筋部分的纵向配筋率1.2%;其他部分 1.0%端部纵向肋墙肢两端的竖向钢筋不应小于4申12或2申16。相应支架的直

7、径不得小于6mm(间距250毫米)(混凝土规范10.5.8)对于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端部结构应设置不少于4申12的纵向钢筋, 沿纵向钢筋不少于6mm直径和250mm间距的抗拉钢筋(高规7.2 . 17/5)同上纵向钢筋搭接长度:N laE和la(抗震和非抗震) 钢筋的垂直和水平分布普通剪力墙:抗震时最小配筋率:1.2, * * * 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为0.20%间距:300毫米;直径28毫米,但S墙肢厚度的1/10 剪力墙以下特殊部位的配筋应加强,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间距不应大于 200 mm房屋顶层带剪力墙的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和电梯室剪力墙端间的 纵向剪力墙端山墙对于温

8、度高、收缩应力大的部位,应适当加强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 配筋(混凝土规程 10.5.9)水平分布的钢筋重叠搭接间距:同一排水平配筋搭接处的水平净间距N 500mm上下相邻水平配筋搭接处的垂直净距应N 500mm搭接长度:N 1.2 laE和1.2 la(抗震和非抗震)垂直分布的钢筋重叠搭接间距:可以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2 1.2 laE和1.2 la(抗震和非抗震)大括号搅拌机间距不应大于600毫米,直径不应小于6毫米(一般取申6 600)在底部钢筋部分,除约束边构件外的系杆间距应适当加密(一般为申6400)结构边缘构件阴影区的水平系杆间距不得大于纵向系杆间距的2倍(混凝土规程 11.7.16

9、)边缘构件 约束边构件的设置范围:抗震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的加强部分和 上层的墙肢端部结构边缘构件设置范围:抗震一、二级剪力墙其他部位的墙肢端 三、四、非抗震设计剪力墙所有部位的墙肢端在设置约束边构件的范围内,如果墙肢底部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 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下列规定值,可根据结构边构件 (抗震规范 6.4.6/1)(混凝土规范 11.7.4)进行设置-一级抗震(9度)0.1,一级抗震(8度)0.2,二级抗震 0.3受约束的边缘构件剪力墙受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特征值Xv应按下表取值。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应作为表值,最大值为1.5 bw和450 mm。项目一级(9度)、一级(7 度、8 度)和二

10、级九v 0.20 0.20 0.20Lc(暗柱)0.25硬件0.20硬件0.20硬件Lc(翼墙或端柱)0.20 hw 0.15 hw 0.15 hw(注:hw为剪力墙肢长)当有端柱、翼墙或角墙时,lc N(翼墙厚度+300 mm)或(端柱沿墙肢 方向的截面高度+300 mm)(具体规定11.7.5/1)翼壁长度不小于其厚度的3倍,端柱截面的边长不小于壁厚的2倍, 否则视为无翼壁或无环柱。竖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中阴影区,在一级和二级抗震时, 不应分别小于6申16和6申14,且不应分别小于阴影区的1.2%和1.0% (一般来说,末端的纵向条排列在阴影范围内,阴影范围外和lc范围 内的纵向条垂

11、直分布排列)图中阴影表示九V要求的箍筋范围。箍筋直径不小于8 mm,进行 一、二级抗震时,箍筋间距分别不大于100mm和150mm。构建边缘成员剪力墙结构边缘构件结构边缘构件的范围如上图所示。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表 底部加强件的其他部分抗震等级纵向钢筋的最小数量 (较大值)箍筋纵向钢筋的最小数量(较 大值)箍筋最小直径(毫米)最大间距(毫米)最小直径(毫米)最大间距(毫米)一级-0.008交流电,6申14 8 150二级-0.006交流电,6申12 8 200* 0.005AC, 4申12 6 150 0.004Ac, 4申12 6 2004级0.005交流电,4申12 6 200 0.004交

12、流电,4申12 6 250搅拌机箍筋的不分枝长度不应大于300毫米,斜撑水平间距不应大于 纵向钢筋的2倍(当间隔拉动系杆时,纵向系杆间距S 150毫米;当每根纵向钢筋配有 抗拉钢筋时,纵向钢筋间距一般能满足300毫米的要求)当墙端为端柱时,端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应根据框架柱的结构要求 配置耦合梁当跨高比大于 5 时,应按框架梁设计。搅拌机底板梁不应支撑在连接梁上 耦合梁的刚度可以减小,减小系数不小于 0.5 计算连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当连梁的截面尺寸不满足抗剪要求 (过筋)时,可进行以下处理1. 降低连梁的截面高度2. 耦合梁的内力可以调整,以降低剪切设计值。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方 法,并应限制调

13、幅范围,因为耦合梁的刚度已降低。3.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没有明显影响时,可以认为连梁在大 地震作用下不参与工作,第二次频繁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按独立墙 肢进行,加固设计按墙肢两次计算的较大内力进行。纵向肋的设置:1. 本规范未规定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参照同级框架梁的要求。 但是,在保证抗弯承载力的前提下,纵向配筋越小越好,使连梁在地 震作用下尽快屈服和耗能,形成抗震第一道防线。2. 孔上下两侧连接梁的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小于孔截断的水平配筋面积的一半,且N2片,却12毫米(混凝土规程10.5.8)箍筋设置:1. 抗震设计时,应根据框架梁端部加密区箍筋的结构要求,采用沿连 梁全长的箍筋结

14、构2. 门式连接梁全长箍筋:直径N6m m,间距150(混凝土规范10.5.14)3. 在顶部连梁纵向钢筋的锚固范围内,应设置箍筋(抗震规范 6.4.11)。 箍筋直径应与连梁相同,但间距不得大于150 毫米腰筋设置:1. 在连梁范围内,墙体水平配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连续布置 (一般来说,梁腰钢筋是墙体水平分布钢筋)2. 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 700 毫米时,两侧腰肋直径不小于 10 毫米, 间距不大于 200 毫米3. 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5 时,两侧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小于0.3%。4. 腰部钢筋应放置在连梁箍筋(00G101)外侧 一级和二级抗震,当连梁的跨高比2,墙200时,除普通箍筋

15、外,连梁还应增设直径不小于12 毫米的对角十字构造钢筋(抗震规范 6.4.10),对角钢筋应根据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锚固在墙内 裸眼,错孔当剪力墙表面有不连续的小开口,且每边长度小于800毫米,且整 体计算中未考虑其影响时,开口周围不可增设钢筋。被开孔截断的墙 内分布的钢筋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开孔的四边,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 毫米搅拌机剪力墙平面内边缘长度小于洞口 300毫米,按要求预留穿过连梁的管道应预埋套管,孔上下有效高度应2卩14孔用钢筋 加固检查连梁被孔削弱的部分的承载力 楼板上的大洞削弱后,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1. 加厚洞口附近的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双层双向配筋,增加斜 向配筋2. 洞口边缘装有边梁和暗梁。3. 楼板洞口拐角处应设置斜向钢筋。 短肢剪力墙的特殊规定定义: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 8 截面厚度不得小于200毫米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低于一般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不应大于10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