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1154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筹划一、学生基本状况分析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浮现。孩子们积极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爱好,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她们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她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部分孩子乐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发言,能听懂重要内容,能积极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可以这样觉得,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种奔腾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是一件非常迅速而又容易的事。但

2、在优等生与潜能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教学中还应多关注潜能生的发展。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科书全册共个单元,全册2篇课文,4个识字,8个语文乐园。每单元由课文、课后习题、语文乐园三部分构成,课文内容的安排选文新颖,题材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小朋友认知心理的发展,且各有不同侧重点。课后题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注意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语文乐园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形式活泼多样,有选词写话、猜字谜、扩句练习等,安排了阅读、口语交际、语文生活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全册规定常用字会认376个和6个多音字,会写16个,识字措施仍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特

3、别是语文生活安排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三、教学目的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规定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对的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体现之中。有积极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中文的形体美。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爱好。学习用一般话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极

4、积累词句。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她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惜图书的习惯。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体现的不同语调。8、增强乐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发言,能听懂重要内容。能积极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体现的自信心,能就感爱好的话题刊登自己的意见。9、对写话有爱好,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体现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学习写日记。四、教学重点、难点与核心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识字速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

5、语文素养。2、教学难点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3、教学核心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中寻找契机,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增进学生的发展。五、教改措施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多开展语文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3、认真钻研教材,精确把握教学目的,不随意拔高或减少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地进行语言训练。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展开语言积累。、注重学习措施的指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措施。六、培优辅差筹划(一

6、)、指引筹划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协助差生获得合适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协助下,逐渐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筹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她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夯实的基本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教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二)、制定目的: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筹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9分左右,并协助教师实行辅差工作,协助差生获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教师的规定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考

7、试这一基本的能力。(三)、定内容:培优重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简介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特别是散文化倾向方面,多给她们一定的指引,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话水平,定期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规定她们完毕,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本的内容让她们掌握,写话至少能写得出,可先布置她们摘抄。仿写,后独立完毕,保证每个差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训练差生的口头体现能力,堂上发明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四)、补差学生:张炳格张大娟吴远周郑海迪(五)、重要措施:1、课外辅导,运用课余时间2、采用

8、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3、请优生简介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4、课堂上发明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措施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行多做多练措施。优生合适增长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采用鼓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楷模,给机会体现,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7、充足理解差生现行学习措施,予以对的引导,朝对的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注重中档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七、典型诵读筹划(一)、指引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老式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

9、,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增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的和具体目的1、总体目的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典型,让她们在毕生记忆力最佳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增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具体目的(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协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三)、诵读内容重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原则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千字文、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差别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别性。2、措施()人人是教师

10、,到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种诵读教师。()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措施多听多读。并非完全不要理解,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3)纳入课程筹划,每周运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4)每日早读、(以语文教师为主,不限于语文教师)运用典型诵读课、背诵。(四)、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根据典型诵读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不小于测试性质。采用每天评价、每学期评价、弹性评价方式。1、每天评价(1)、正常评价:评价的

11、范畴是前一天的进度。评价时间最佳在早上,教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种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她满分。该生即指定为当天典型诵读班长。让她运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窗。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教师解决。(2)、特殊评价:凡通但是组长检测者,由教师特殊解决。(在一般状况下,念过一百遍而不能熟背的人很少)让她运用下学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遍即可,补念二十遍后,不管与否会背,也给她满分。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措施进行达标和定级评价。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必背和选背。规定诵背内容为必背内容。八、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周次具体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学时安排第一周9.9.入学教育、第一

12、课6第二周9.9.10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9第三周9.191识字一、语文乐园一一园8-9.309第四周.204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9第五周9.10.1第八课、3第六周.40.8国庆放假第七周10.110.5第九课3第八周10.1810.22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九周10.2510.9识字二、语文乐园三、第十三课第十周111.5第十四课、第十五课、第十六课9第十一周11.081.12语文乐园四、期中复习9第十二周1.511.19第十七课、第十八课、第十九课第十三周11.221126第二十课、识字三、语文乐园五第十四周129123第二十一课、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三课第十五周2612.10第二十四课、语文乐园六、第二十五课第十六周1.312.17第二十六课、第二十七课、第二十八课9第十七周2.21224识字四、语文乐园七、第二十九课9第十八周2.2712.3第三十课、第三十一课、第三十二课9第十九周.3.7语文乐园八、复习5第二十周1.101.14复习9第二十一周.1.2期末检测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