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15404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入世后县域经济开展对策初探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根底。加速县域经济的开展,是稳固根底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县域经济如何应对挑战、加速开展呢?这是各级领导特别是从事县、乡工作的领导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参加世贸组织,对县域经济的开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开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近期的影响,也有长远的影响,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总体来说,大致有四:1.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一般低于我国农产品价格15-40%,而且产品质量较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一些兴旺国家在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政府对生产和

2、出口实行优惠和补贴政策,也相应提高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我国入世后,将按国际市场规那么逐步放开国内农产品市场,大批质优价廉价的国外农产品将涌入我国市场,这对我国农副产品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粮产区,更是首当其冲。就拿安徽省滁州市来说,粮食生产能力每年都在330万吨左右,其中稻谷210万吨,小麦75万吨,甘薯、玉米、大豆等杂粮约45万吨。粮食的商品率约在50%上下。参加世贸组织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粮价低于国内,品质好于国内,粮食调入省份就会直接从国外进口,势必打破现有的国内粮食产品的交易格局。当然,这对农民留作自用的局部影响不大,但对占产量一半以上的商品粮就影响很大。2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的收入将会降低。入世以后,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将会减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质优价廉,进入国内市场后有很强的竞争力。现在,世界各国对农产品的质量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方面的技术壁垒越来越严。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常规检验就达25项,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不允许出口。所以,经过严格检验而进入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一般质量都比拟好。而国内市场上某些农产品,由于化肥、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其有害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在价格方面,国外的农产品由于生产率水平高,本钱低,一般价格比拟适中,有些还低于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

4、如2001年7月国际市场现货500g价格,美国1号硬红冬麦0.52元,美国2号软红冬麦0.44元,美国2号黄玉米0.38元,曼谷大米 0.61元,荷兰油菜籽1.75元。这些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后,不仅会击败那些低质农产品,而且将引起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进一步加剧农产品“卖难 矛盾,影响一局部农民收入的增加。3.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会被冲破。千百年来,我国农业一直沿袭着“分散经营、农户耕作的模式。农业合作化的工作失误和联产承包的政策收益,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就是农村唯一正确的经营模式。殊不知,这给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阻力。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底我国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为0.5

5、2公顷,地块数为6.06块,平均每块仅0.09公顷。美国家庭农场一般每户133公顷,欧盟的中小农场规模也有500亩左右,连日本的小农户也是20多亩地。我国农村土地经营不仅规模小,而且由于受到投入与经营以及农民自身文化的限制,还处于一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状况,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同时,在经营的品种结构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停留在谷物、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而土地密集型产品正是我们面临世界市场竞争的弱项。以谷物为例,我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所产谷物在1.2-1.5吨,而美国平均每个劳动力所产谷物在120-150吨,高出中国100倍。我国农业的比拟优势应

6、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导向,农村经济的开展势必会冲破传统的经营模式。4.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形式上是经济竞争,而实际上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力资源和科技水平的竞争。我国农业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够,文化程度较低,科技培训缺乏。以滁州市为例,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比例只有165人,低于全国361人、全省229人的水平,而万人中的科技人员更少。尽管各县、乡政府注意了农民的教育,搞了科技推广、科学种田,但广阔农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更显得力不从心。二面对入

7、世给县域经济开展带来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客观、冷静、全面地分析,既不可夸大冲击、盲目恐惧,庸人自扰;也不能无视影响,无动于衷,束手无策。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理出可行思路,拿出过硬措施,趋利避害,破难而进,从重重困难中,闯出一条生路来。1.走自己的路,创造本区域经济开展的特色任何一个地区的开展,实质上都是该地区自身能量的释放,任何一个领导要使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卓有成效,都必须努力寻求自身能量释放的最正确途径,走自己的路。所谓“路,一是开展思路。要吃透县情,理出开展思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闯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开展之路。二是振兴之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出开展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本地

8、的特色。任何地区,哪怕是最贫困的地区,也会有自身的优势,比方安徽的江淮分水岭地区,虽然常年少雨干旱,庄稼欠收,百姓贫困。但这些县一般矿产资源都比拟丰富,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畜牧业和养殖业比拟兴旺,要扬长避短,谋求振兴之策。面对入世,要突出经济开展的特色。“物以稀为贵,市场追求的就是特色。特色,到处都有,就看是否认识,是否全力培育。比方,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凤阳县,石英砂、石灰石的开发就是特色;定远县瘦肉型猪的养殖,也算一大特色。即使种植业,也应突出特色,开展一些名、特、优、新产品。一般的大路货,已为市场所不容,名、特、优、新产品才倍受消费者青睐。滁州市近年来,狠抓特色农业,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扩大优

9、势农产品出口,收到较好效益。如明光的绿豆,凤阳的粉丝,来安的大蒜,天长的百合、榨菜,南谯的滁菊,全椒的优质米、优质油等农产品在当地有特色,在出口创汇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入世之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要集中力量,全力扶持,把这些品牌做大做强,保住已有的,开辟新生的,品牌带动生产,创出本地区经济开展的特色来。2.调整农业开展战略,按比拟优势原那么开展农村经济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廉价,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农业的比拟优势。所谓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直接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其次是中间产品,如原糖、面粉、淀粉、乳制品、动

10、物饲料等。再次是消费者导向产品,如肉类加工品、水果加工品等。目前,我国这些产品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苹果、鸭梨、柑橘低于国际市场4-7成,蔬菜低于国际市场3-4成,牛、羊肉低于国际市场5成以上。而土地密集型产品那么是我国农业的比拟劣势,所谓土地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指大宗农产品,如谷物、油籽、棉花等。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生产率水平大大低于兴旺国家水平。一些兴旺国家在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政府还对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实行补贴政策,更降低了生产者本钱,使得我国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显劣势。在比拟优劣的根底上,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开展战略。

11、首先,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开展“两高一优农业,选择生产有优势,产品有销路的主导产品、特色产品,在资金、科技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和规模化,发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优势,提高质量,降低本钱,增强竞争力。同时,也可借助国际市场,针对国外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有方案地进口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一方面保护国土资源,也可调节和改善人民的生活。其次,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要抓住兴旺国家降低对农产品进口的壁垒,让出一局部市场份额的时机,大力开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要调整现行的农业种

12、植结构,压缩局部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的生产,以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挤进国际市场。同时,也可换个思路,把剩余劳动力打进国际市场,组织人员到国外去办农场,搞开发,生产有特色的农产品并组织就地销售。3.开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农业经营中,农民最苦恼的是信息闭塞,不知道什么东西紧俏,什么东西能卖上好价钱,往往是“羊吃碰头草,走到哪吃到哪。近几年来,各地创造的“订单农业,把产销衔接起来,把农业带出了迷茫,为农民致富创出了新路。所谓“订单农业,就是用“订单的形式,把销售企业与生产农户衔接起来,销售企业根据市场行情,与生产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订单,农户根据合同

13、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由销售企业依据合同进行收购,并进行加工销售。从而形成了产购销一条龙,形成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订单一头挂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把产与销有效地衔接起来。订单是一种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作用,农民种得放心,卖得开心,这种形式很受农户欢送。目前,在滁州农村普遍实行的形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全椒县米厂依托“青莲牌大米的品牌优势,与农户签订了3万亩优质水稻生产“订单;凤阳粉丝厂依托“日月牌粉丝品牌,与农户签订了1万亩脱毒山芋生产“订单,生产的粉丝畅销日本、韩国和美国。这些“龙头企业,一般自身实力较强,生产的产品市场销路好,合同履约率高,对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具有较强的拉动作

14、用。公司带基地型。如全椒县棉麻公司、棉花原种总场联手,依托具有较强的棉花良种繁育、营销、加工能力,开展棉花生产基地5.3万公顷,基地内全部实行“订单生产;明光市明贸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宇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紧密合作,引进甜叶菊种植,建立了4个乡6个村239公顷的生产基地,该公司每年产前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产中加强技术指导,产后按“订单收购,农户非常欢送,基地逐年扩大。中介组织带动型。这里的“中介组织通常是由当地政府组织的带有效劳性的组织,通过“订单把分散的农户吸引到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来。如全椒县城东乡政府,利用城郊农民有蔬菜种植经验的优势,成立蔬菜生产中介效劳组织,与上海、巢湖等地的蔬菜加工企业合

15、作,与农户签订了66公顷日本山芋、33公顷黑豆、33公顷荷兰豆生产收购订单;明光市自来桥镇政府牵头,利用冬瓜运销大户的优势,成立了“自来桥村社冬瓜合作开发公司,在扬州、南京、上海、合肥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络,与农户签订了200公顷冬瓜收购订单,带动了全镇冬瓜的种植,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能人带动型。由当地“能人从外地拿到某种产品的订单或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进行收购。如凤阳县枣巷乡农民王瑞林,他了解双苞菇市场和销售渠道,产品有销路,便与农户签订了几十公顷的生产订单,产品直销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订单农业的开展,对把农民导向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开展起了

16、重要作用,但目前规模较小,品种偏少,参加的农户也不多。要想真正应对入世,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就必须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产业为龙头,以公司为基地,以农户为网络,在全局上形成:主导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主导产业有市场,有销路,要做大做强。公司基地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户是公司藤上的瓜,真正形成一条龙,真正把产供销衔接起来,并以此来导向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最关键的是“销售龙头,难销那么难产,各地政府从外部环境到政策扶持,要有意识地培育和开展销售龙头企业,使之逐步成为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据了解,在美国带着农民闯市场的不是各级政府,也不是个体农户,而是美国农民的行业协会。千百年来,我国农产品的销售一直延续着提篮叫卖的方式,这种单独经营的小本生意如何与大量涌进国门来的有着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