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6440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中医认为人体内脏器官之间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 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 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五脏六腑的功能 五脏六腑是什么。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 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 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与膀肮相表里;心

2、包与三焦相表里。1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有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烂或口舌生疮, 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2肿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消化。若 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黄应等症。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脾胃是生命的根本。因此,脾病及胃影 响运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热,肃 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响肺气肃降, 而引起胸闷喘满 等症。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泻;大肠气

3、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5 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如 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其经脉互相联 络而相表里。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 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营分丁。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哮喘病,常配 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 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根据脏腑表里经气相通的理论来运用的。脏与脏

4、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 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 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2.心与肝:心为一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肥器。所以心血旺 盛,肝血也就贮藏充盈,就可以营养筋脉,促进人体及四肢屈仲的五批活功。如果血液不足, 损耗过度,以致血亏肝虚,血不养筋,则出现筋绎痉浦,手足痔孪、抽搐等症状,这说 明心血过耗,肝失所养造成的病理变化。3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推动,而心血的生成,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 相转输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

5、,才能很好的统摄血液;若 脾阳虑衰,就要导致血不循经等疾病。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 态下,心阳不断下降 ,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 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 痛、腹泻等。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 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

6、犯肺,又可见胸胁痛、 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 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 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 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8.肺与脾:肺气的强弱南赖于水谷之天的供给,水谷之气与脾的远化是晓切相夫, 故脾虚影响到肺时,常出现面色苍白、懒言、少食、消瘦、咳嗽、便溶等症状。治疗上常用 “补脾益肺”的方法。又如慢性咳嗽的痰多而稀白,身倦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病变虽在 肺而病本在于脾,必须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才能奏效。

7、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由此就可以体现脾与肺的关系。9l 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 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 疼、水肿等。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 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 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 出入升降的功能。六腑是传化食物的器官,它们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 泄。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消化、下灌肠道;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 大肠的吸收水份和诽便,膀肮的贮存和徘出尿液等等.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 气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腑失职或病变,都要影响饮 食物正常的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