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书信格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19032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体书信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体书信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体书信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体书信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体书信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体书信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体书信格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书信格式 1 提称语 默认分类2010-07-21 20:36:57阅读137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提高称谓,也就是对收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 ”,再如, 运使学士阁下、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有些提称词除提高称谓外,还有请收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的常用提称词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搭配。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词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词后,在称谓下加冒号 “: ”,如“希圣老师: ”。这里对较常见的提称语做些解释。足下 古时最迟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

2、于同辈之间。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即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鉴,即古代的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于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 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意。赐,上给予下叫赐。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 宦官多冠以钧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 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同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 尊长、平辈,皆可使用。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 称“道鉴”。大、

3、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 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 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 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的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朴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 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公鉴 共鉴 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

4、从事 教育、将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收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 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 作传世垂史。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Table 书信中请查阅敬语尊长 尊鉴、赐鉴、钧鉴、崇鉴师长 尊鉴、台鉴平辈 台鉴、大鉴、惠鉴晚辈 青鉴、青览、收览政界 钧鉴、台鉴、勋鉴女性 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夫妇 儷鉴宗教 道鉴Table 常用礼告敬语直系尊亲 谨禀、敬禀、叩禀、叩上上辈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平辈 敬启、拜启、谨白、上晚辈手书、手谕、字、示Table 传统称谓敬语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长

5、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老师 兄弟姐妹 平辈 平辈年幼者函下、帐下、左右、吾师手足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 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同学小辈长辈女性 平辈女性研右、砚席、文几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懿鉴、懿座妆阁、妆次、绣次文人新进史席、著席、撰席英鉴、伟鉴、台鉴古代书信格式 2启辞3正文默认分类2010-07-21 21:26:27阅读33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 “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用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

6、形成了一系列的套 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启辞又分为两类。第一类表示写信人以陈恳的态度,请收信人阅读信文。第一类传统启事用语 祖父母、父母及上级 尊长通常使用请求时使用 丧家讣告时使用第二类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谨肃者 敬禀者 敬肃者叩禀者 叩肃者 谨禀者 谨启者 敬启者 兹肃者 启者 兹启者 徑启者 敬托者 兹肯者哀启者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 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即禀者 同上。敬启者 写信人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 的内容。

7、即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徑启者 徑,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拜启者 拜,表敬辞。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 意。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事实的书信。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第二行开始写, 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字开始书写。书信

8、 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来说,应先 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 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 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古代书信格式 5 祝辞默认分类2010-07-21 23:04:08阅读133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 “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 等词

9、,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词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 起,不必分拆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 “颁”、“此致”等字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 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择用。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祝辞一项便可省 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 注意避免。Table 传统请安用语祖父母、父母敬叩金安 敬请福安尊长恭请福安 敬请康安

10、顺请福履 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 虔请崇安 恭请福绥老师敬请讲安 虔请诲安 肃请麈安 袛叩教安上级恭请德安 敬请勋安 袛请钧安平辈祝你安好 此颂曼福 即请道安 敬颂台安 敬颂大安 顺颂时绥 即颂时祺此颂时祉敬候佳祉 即颂佳胜 即颂近祺 此祝康吉 即侯日祉 顺侯起居 并祝安健小辈顺询近祉 此询近佳 即问近安 即问日佳文化人敬候撰安 敬祝著安 即颂著祺 敬请文安 即颂文祺 祉请著安 祉颂道安顺颂撰安 即颂文祉女性长辈敬颂壼安 敬候坤棋女性小辈此询壼安 即询闰好商人即请财安 顺颂筹安 顺颂商祺旅途者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顺颂旅祺 顺侯旅祉贺喜信敬请儷安 恭贺燕喜 顺贺大喜贺年信敬贺年禧 顺贺新祺 顺贺新禧

11、季节敬请春安 即颂春祺 并颂春禧 顺侯夏祉 此颂夏安 即请秋安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 敬颂冬绥 此请炉安 即请冬安常见祝辞分类总结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可用:专此,致 | 专此,祝 | 专此即请 | 专此布达,即颂 | 专此奉复,并祝(复 信用)拓展:http:/ 即请 顺效 顺祝或为:此侯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侯或为:祝 颂 请 问 致 侯对尊长,可选用: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恭颂 恭请 恭候为强调郑重其事:谨祝 谨贺对晚辈: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 愿(你) 盼 望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对父母辈颂祝:金安 福安对尊长: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12、 颐安对女长辈: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祉 暑安 秋祺 冬绥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 春禧(春节) 年禧 岁祺(节日通用) 新年快乐 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言,颂: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对女性可颂:淑安 妆安 阃安对未婚女子,颂:闺安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颂:侍安 侍祉对晚辈后生,祝愿: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祺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儷安 儷祉贺有喜庆者,道喜安 庆祺贺新婚者:燕安 燕喜八、八、口贺生子者:麟安对家居

13、者,颂:潭安 潭祺 潭祉对行旅者:客安 行祺 一帆风顺 旅居康安唁丧,请侯:礼安 孝履问病,祝颂:早日康复 痊安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对知识界,可范颂: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对编辑:编祺 编安对写作者:著祺 撰安 笔健对教师:教祺 教安 诲安对军界:勋祉 戎安对政界: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对工商实业界: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家顺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古代书信格式6署名默认分类2010-07-22 19:42:07阅读23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时间。要

14、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 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自称,是对收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 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的自称与开 头所书收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 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1 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2 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 “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冬”、“愚兄晓林”等3 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 “ 学生林涛 ” 、 “ 同学赵白凡 ” 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凡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 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 辞,也叫做“末启辞”。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可加可不加。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 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 “万籁俱寂”之类。Table 传统礼告用语直系尊亲谨禀敬禀叩禀叩上长辈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