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94090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解说词 导读:成都新经济展厅解说词欢迎来到天府新区美丽的兴隆湖畔,参观我市记录成都新经济发展历程的专题展 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机遇,确定新时代成都建 成都脑康失眠抑郁症研究院附属诊所成都新经济展厅解说词欢迎来到天府新区美丽的兴隆湖畔,参观我市记录成都新经济发展历程的专题展 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机遇,确定新时代成都建 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三步走”战略目标。 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成都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 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

2、版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此,我市 成立了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为全方位展示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建设了成都新 经济研究院展厅。一、序厅解说词 本展厅共分为 4 个厅,我们所在位置是序厅。地面的 iNED 是我们成都新经济发展 研究院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墙面上展示的是世界视野下的成都,LED 大屏以成都地图为 轮廓,寓意着成都将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我们也将从成都出发,以开放的 姿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先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片,快速了解成都新经济发展 1 小时的相关数据。(看视频 2 分钟,短版)。 接下来,请各位随我来到感应门,通过商

3、汤科技的人脸识别验证一起进入一厅, 正式开启成都新经济之旅。二、一厅解说词:“新引擎理念与探索”本厅共分为四大版块。围绕“新引擎理念与探索”的主题,通过图文方式展示 了中央关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发展新经济的实践探索。第一版块从科技进步、国家战略、和城市担当三个维度介绍了新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一板块的第一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新一代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产品,重塑了全球经济增长格 局,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为各方共识。 (第一板块的第二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4、在实 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建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以“经济新常态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三个关键词为线索,对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论述进行了 梳理,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经济新常态、二是创新驱动发展、三是高质量发展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里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有关论述。 (1)(待机界面)2014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 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 (点击图片后显示)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首次提及“新常 态”。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

5、书记多次从发展速度、方式、结构和动力等方面阐述了 “新常态”的有关论断,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 业态蓬勃发展。 这里展示了中央关于创新驱动的重要论述。 (2)(待机界面)2013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点击图片后显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等场合多次强调,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定着中华民 族前途命运。今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

6、次强调了三个“第 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待机界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2016 年 3 月,“新经济”首次被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 (点击图片后显示)从 2014 年以来,习总书记和克强总理在多种场合对发展新经济培 育新动能作了重要阐述。指出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 展促进新辉煌。(第一板块的第三栏)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我省建设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成都站在民族复兴

7、赋予的城市使命角度,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确立为城市经济 结构优化调整、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的重大战略。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市委十三届 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为落实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2018 年 6 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 我省建设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2017 年 11 月,我市召开了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系统提出了发展新经济培育 新动能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随后出台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的意见。】 【

8、今年 7 月,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 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 性产业体系。】第二版块,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脉络,我们梳理了 成都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提出将成都建设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创新方面)创新创造是成都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世界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 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蜀都大厦”都诞生在成都。成都 拥有丰富的优秀科研资源,拥有创新创业载体近 289 家,去年国务

9、院推广的 13 条创新 举措,成都占了 5 条。(协调方面)省委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成都将进一步发挥首位城市 作用,带动其他城市协调发展。同时,作为宜居宜业之城,连续 6 年蝉联中国最具幸 福感城市。“蓉漂”计划与人才新政 12 条吸引了 20 余万青年人才落户成都。去年成 都海归创业吸引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绿色方面)成都通过实施“三治一增”,(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 域增绿)启动建设世界最长天府绿道慢行系统和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着力打造 让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我市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大力构 建绿色低碳制度、产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汇体系和提

10、升低碳发展基础能力“六 体系一能力”,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制造业、服务业和循环产业,努力将成都建设为西 部地区的低碳发展“引领区”、低碳生产生活“标杆区”、低碳市场化服务“核心区” 和低碳发展机制体制建设“示范区”。(开放方面)成都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是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 汇点,是全国第三个“一市两场”的航空枢纽城市,蓉欧班列开行数量全国第一。成 都推动全域开放合作,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全球 22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 贸关系,外国领事机构和世界 500 强企业数量均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共享方面)成都人更容易接受和包容新生事物,喜好新颖时尚消费,对新产品、 新模式、新服务接

11、受程度高。互联网应用和网上购物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包容共享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第三版块,主要介绍我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理论探索,简单来说是成都发展 新经济的“四五六七”。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 能的意见,提出新经济的发展四大特征、五大发展路径、六大经济形态、七大应用 场景和战略目标、基本路径。我们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播放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关键词了解详细内容。 我们认为新经济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聚合共享。(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 才流等各类资源通过网络重新聚合和高效配置,注重最佳体验和物尽其用;)二是跨 界融合。(新业态与信息技术推

12、动价值链上下游分工,转变为价值链交互系统,产业 内部精耕细作转变为产业跨界组合创新)三是快速迭代。(颠覆式技术创新推动产业 变革升级时间短于传播普及时间)四是高速增长。(新经济以指数增长,新经济企业 呈现跃迁式快速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爆发式井喷) 基于新经济四大特征的判断,意见提出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 以新模式为突破、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产业为支撑的“五大发展路径”。其中,新 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表现形式,新技术、新组织是驱动力量,共同构成集成、系 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 基于成都资源禀赋、人才储备、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具有特

13、色的新经济开放型产业体系,我市提出了重点发展数字 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并 明确细分了各领域的代表性产业。 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建设,即“七大应用场景”。把应用场景构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竞争点,以渗透型场景营造带动生产、生活型场景营造,将数 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推动产业链条延伸,为企业发展提供“入口”和机会,推进 “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第四个版块介绍“7+N”产业空间布局。我市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打破现有行政 区划管理界限,提出建设的 7 大产业核心区和依托全市 66 个产业功能区布局的产业聚 集区,从而形成的“7+N”的

14、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7”指的是“电子信息+”、“新 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娱乐”、“新文创”、“大健康”和“新金 融”产业核心区;“N”指的是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条件,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 功能区。这里可以查询各产业园区的区域分布、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以及园区 规划等情况。(请 XXX 来尝试点击您最想了解的核心区。您点击了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您看, 相关园区已经在沙盘中点亮,竖屏会给您展示该集聚区的简介资料、重点产业、龙头 企业及动态的园区三维模型,并通过控制台的缩放、旋转做更详细的信息展示)最后一个板块介绍的是我市的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具有

15、全球 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 素聚集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新型城市。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上的 具体的一些目标。目前,我市已经有 2 家独角兽企业,新潮传媒和医云科技,根据我 市的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预计到今年底,我市独角兽企业将超过 3 家,准独角 兽企业超过 50 家,种子企业超过 100 家。(参观一厅时,暂不解说本版块)三、二厅解说词:“新实践创新与发展”二厅主题为“新实践创新与发展”。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 市,成都率先提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竞争点,为企 业发展提供“入口”和机会。本展厅通过交互式的场景打造,展现成都发展新经济培 育新动能的实践和阶段性成果。分为两大部分,要素走廊和新经济应用场景体验区。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政策的支持。在进行新经济顶层设计和 工作推进中,我们将营造新生态和良好营商环境作为政府治理的着力点,注重实现“三 个转变”:一是“配菜”向点菜“点菜”转变:转变政府给政策为问需于企,出台企 业真正需要的政策。二是“个别服务”向“公共政策”转变:将企业的共性需求总结 梳理形成公共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实用性。三是“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 通过政府提供应用场景、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