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82313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品文档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比例知识,了解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建立数学模型一求解一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做事认真,用数学眼光透视周围事物,增强数学意识。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变速自行车能变速的原理。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3、 教学用具学习单,课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 .了解自

2、行车种类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2 .了解自行车的已学知识(1)三角形的知识: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做成三角形。(2)圆的知识: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圆心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半径的长。(3)师:其实自行车里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板书课题)(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1提出问题。师:大家知道自己的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2分析问题。( 1)直接测量生:汇报测量结果。(蹬一圈得出来的测量结果有:5.7米,4.6米)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生: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师:误差大说明测量这

3、种方法不太准确。有没有准确一些的方法呢?生:计算。( 2)计算方法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看看蹬一圈,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的周长。师:蹬一圈是谁转动了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谁的圈数?下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单来研究自行车蹬一圈的路程究竟是多少。3.小组合作,研究原理师:在小组长带领下,借助修正带的工作原理,研究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填写学习学习单1 合作研究自行车的工作原理。(1)蹬一圈是指)转一圈(2)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的圈敖,2 .合作研究齿轮转动原理。(1)前齿轮C)支齿,后齿轮()仝齿(2)前齿轮转I圈,后齿轮转()圈,车后轮转()圈.(3)如果前齿轮转2圈,后齿轮转(

4、)圈,车后轮转()圈.3 .你观察后得出什么结论:4 .汇报交流,理清原理。(1)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蹬一圈是指(脚踏处的前齿轮)转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后齿轮转动)的圈数(2)齿轮转动原理:前齿轮(45)个齿,后齿轮(15)个齿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转(3)圈,车后轮转(3)圈。如果前齿轮转2圈,后齿轮转(6)圈,车后轮转(6)圈。(3)研究结论:解决自行车蹬一圈的问题关键是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前后齿轮转动的齿数始终一样。齿数和转的圈数成反比例关系。前齿轮的齿数乘圈数等于后齿轮的齿数乘圈数。5 .分析总结,建立模型(1)师:根据前齿轮的齿数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数”。进行推理:前齿轮

5、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怎样用算式表示?生:前齿轮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2)师:后齿轮转的圈数即是车轮转的圈数,由此,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怎么计算。生: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小轮的周长。(3)师: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是一个固定的比值,称之为齿数比。那么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可以总结为什么?生: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小轮的周长。引导学生根据分析问题得到解题思路: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X(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6.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一种自行车,前齿轮26个齿,后齿轮16个齿,车轮半径33厘米,蹬一圈可前

6、进多少厘米?(精确到整数位)(2)已知:前齿轮齿数为:48后齿轮齿数为:24车轮直径为:66cm问: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小明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三)研究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1.介绍变速自行车的结构师: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40),6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0,18,16,14)。2、独立完成学习单。3欢血下载品品文档学习单L我用下列方法得出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2 .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近?我的发现是:3 .我的理由是工3.小组合作探究。轮流交流学习单上的内容。验证你们组的结论。每

7、组选一个人作为代表发言。4.展示分享,全班交流(1)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的组合方法。表格法齿7齿44402848/2840/282448/2440/242048/2040/201848/1840/181648/1640/161448/1440/14连线法前距轮洱数比强W后齿轮由数;2821201H1614计算:26=12(种)(2)讨论: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48/14的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当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比值最大时,走得最远。5.小结师: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可以怎样计算?生:前齿轮个数汨齿轮个数。(四)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一辆自行

8、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4.71米)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5.024米)(五)分享收获畅谈感想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1: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轮的周长。生2:自行车跑得快不仅与齿轮比有关,还与车轮的大小有关。生3: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是:前齿轮个数汨齿轮个数。板书:自行车里的数学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叫数比/轮的周长变速自行车组合出不同速度数量二前齿轮个数X后齿轮个数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王绍琴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课

9、前调查为铺垫,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辅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历”提出问题-实验一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提出问题一实验-建立数学模型一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1、感知观察。得出结论。首先从计算大小齿轮转动的圈数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反比例知识知识储备出发,为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作好铺垫。然后再通过质疑引入例题教学,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中分两个层次及由浅及深地全程参与到“要是蹬一圈,能走多远?”“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的问题讨论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前收集的有关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数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2、动手操作,培养能力。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教师把变速自行车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实际操作自行车,进一步理解前后齿轮的关系。同时也间接地了解自行车的省力与速度的关系。把操作、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