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过秦论同案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82172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过秦论同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过秦论同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过秦论同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过秦论同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过秦论同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过秦论同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号:01 时间:编写人:刘明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 题过秦论学习目标1.知识获取: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2.能力培养:探究作者写秦之过的方法。3.素养提升: 学习对比论证手法。预习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预习说明与学法指导 教记1解释字词:瓮牖绳枢:揭竿为旗: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3翻译重点句子: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我的疑问探究案横看成岭侧成

2、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探究1: 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联系你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你的看法。探究2: 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量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探究3: 最后两段写陈涉起义,作者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并拿陈涉与六国之师作了对比,这对于证明作者论点有何作用?探究4: 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把陈涉和九国之师作了对比?探究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检测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6题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3、。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诸侯力政 力政:以武力相攻伐B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百姓C夫兼并者高诈力 高:崇尚D取与守不同术也术:计算,算术2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C是以诸侯力政。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3对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安危之本近古之无王者久矣今秦南面而王天下秦离战国而王天下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B天下百姓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5.写出作者认为秦灭亡原因的观点句子。 6翻译下列句子。(1)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译文: (2)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译文:总结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