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971586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候是以农历还是公历为准1、天气的冷热变化是以农历为准,还是以公历为准?严格的来说是以公历为准,当然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可以指示 一年中大致的天气变化,可是如果你稍微注意一点就会发现二十四节 气每个节气的日期在公历的日期是不变的,但是在农历的日期是每年 都不同的。在表示一年中的天气变化而言,公历不需要其他辅助,而 农历需要另外设立二十四个节气来辅助。2、气候的冷热变化是以农历为准,还是以公历为准?首先说明,气候的变化copy是不会以历法为准的.全球变暖,或者 今年的冬天比过去几十年年都冷这类才叫做气候的变化如果你问的是季节天气的话那是以公历为准,其实说以农历为准 也可以的了,因为我们传统的农历

2、中不只有日期和时间,还有24节 气,24节气也算是历法的一部分,我们的24节气和公历一样是属于阳历, 可以表示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哦.3、气候和农作物密不可分,但为什么气候转换看阳历,而农作物耕 作看阴历?气候和农作物种植有关系,而阳历来和阴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 系。我们在某地区种植某种作物,主要是根据纬度、海拔等,而海拔、 纬度的不同,源太阳的作用程度也不同,要知道,温度是作物生长发 育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百我们的阳历的制定是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的, 所以,农作物的种植要看阳历啊。至于农作物耕作看阴历的说法,这没有太具备说服力度的理 由。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阳历的时间变迁影响农作物,而农作 物的

3、生长发育的不同表现是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季节的最直接方法。所 以你说问的农作物耕作看阴历,我认为应该倒过来说“阴历的季节概 念或季节感受,看农作物的生长答和发育”4、天气变化是根据阴历还是阳历重复的?天气是短时间的,一般是在一天里。你问一整年的话应该是说 “气候”或“季节”。节气说白了就是地球在黄道上的24个点,既然是在黄道上的点, 当然是按阳历。如果你是问“气候”的话,准确的来说,“气候”只和你所在的 地理位置有关,与时间无关。如果你说的是季节,要知道在中国,季节是根据节气来判断的, 那当然是按阳历啦!补充一下:我看到另外两位自的回答,发觉他们对我国历法 有误解。我国传统的历法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

4、,而是阴阳历(俗称农历)。 西方历法(一般叫公历)是阳历,只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来确定, 与月亮的运动无关。伊斯兰国家用的历法(一般叫回历)是阴历,只 根据月亮的运动来确定,与太阳的运动无关。我国的农历,每月的天 数是根据月亮的盈亏确定的,这会造成12个月并不是一个回归年,所 以我们zd规定:如果某个月中只有一个节气(一般一个月都有两个节 气),那就要在它后面加多一个闰月,以此修正。所以,不能说阳历是外国的就说我国历法不包含阳历的成分。5、农历越晚,气候越晚吗?不是6、为什么人的生日要有阴历和阳历?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气候对农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 中国古人对气候变化回的研答究十分关心。

5、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 把北半球的气候变化分成24种状况以及昼(白天)夜(晚上)的实际 长短,制定了24节气【具体节气的含义见楼上】。由地理气象理论知 道,地球气候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日照的变化,而日照的变化与地球 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也就是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太)阳历对应。 由此,24节气就与阳历吻合了。 农历实际上应该叫(太)阴历,是 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周期的,这个对农耕没有太大直接关系,但对潮汐有直接影响。每逢满月时潮水特别大,因此我国沿海的渔,农民在 生产中就非常注意阴历。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主要是月亮和星星, 而历法的制定主要是对天象的观察,古语有“斗转星移”表示日子的 变化就是一个

6、反映。因此中国古代主要式样的历法是阴历。阳历在西 方科技发展起来并影响到中国后才引进使用。由于阴历与阳历的历法依据不同,也就是节气人们记录日期的周期有差异,因此采取增加 闰月的方法来调节。同时由于阴历与节气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节气 归节气,阴历归阴历。7、每年气候的冷热变化是随阳历还是随阴历?求大神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白气候的定义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 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全球气候可大致划分为11个类型:极地气候/寒带气候(包 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

7、、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高原 山地)气候。我理解您所指的气候变化是指四季更替的变化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我国属于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这里的四季划分与气候冷热变化就 是采用的阳历的12个月作为划分标准。而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 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 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 黄道上运行了 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就是以阴历作为划 分标准。实际上无论是阳历还是阴历都是以温度的变化来

8、区分四季交替的。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 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现在的气候的冷 暖变化以及不能简单用月份或者节气来划分了。8、为什么农历气节会对气候变化往往有着精准的提示?天文学与气象学,是我国文明史上,古老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 聪明的祖先,经历几千年的研究,实践、创造出来的一大产物。我国历法记载有三种,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阳历又称公历, 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总长度为365天左右。阴历则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个月。平均公转一周, 总长度为354天左右,这就形成了公转时差。农历节气,又称阴阳历,就是现在所说的老黄历。是综合了阴历 与阳

9、历的基础上添加了 24节气。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 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 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 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 “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 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 发明”。叩:一凿足圮珥小近.!.半超卷-的 毋%口 itwLL.旌峪到永P

10、P黄经rl矗恐始E.LJi.四外皿杼,宋听器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 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 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 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 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立春、惊 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 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 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 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

11、已经 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9、阴历和阳历,哪个和气候变化更贴近呢?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 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 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 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阴 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 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 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 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 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 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 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三年多一个闰月。“阴历”又 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 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 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 家,而名之日“农历”。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 所以“阴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日常中的阴历,尤其是它的节气和气候变化更贴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