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850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高考物理模拟试题(0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8分。命题:黄冈市重点中学联合体物理命题组第一卷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 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错选的得0分)。1.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依法规定限制温室 气体排放,地球的大气层中,差不多不变的成分为氧气、氮气、氢气等,占大气总量的99.96%, 可变气体成分要紧有二氧化碳 (CO2)、水蒸气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专门少,但对大气

2、物理状况阻碍却专门大,据研究: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CO2,使大气中的 CO2浓度不断增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要紧缘故,即: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咨询题,由此可判定:CO2比大气中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差不多不变的气体成分A .对可见光的吸取作用强C.对紫外线的吸取作用强B 对无线电波的吸取作用强D .对红外线的吸取作用强2 .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 C和100C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出现出”中间多、两 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 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 所占的比例高n捉 Ian嘴1O

3、DTD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3如右图为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其中 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再通过一个周期,B 再通过半个周期,C.再通过半个周期,a、a、a、b位移大小仍相等 b位移大小仍相等 b速度相等a、b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D .某一时刻a、b有可能同时通过平稳位置4. 2004年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打算并将终止美国全球全面实施时期,这标志着欧洲和我国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GPS在世界独占鳌头的局面。据悉”伽利略卫星定位 系统将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4 204km,倾角为 56 分布在3个轨道

4、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1颗在轨备 份卫星。当某颗卫星显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假设某颗替补卫星 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那么这颗卫星的周期和速度与工作卫 星相比较,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替补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 B .替补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速度C.替补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速度D 替补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5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质子(;H )和a粒子(;He)等带电粒子贮存在圆环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偏转磁场)中,磁感应

5、强度为 B。假如质子和a粒子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 (如图中虚线所示),偏转磁场也相同。比较 质子和a粒子在圆环状空腔中运动的动能Eh和E a,运动的周期Th和Ta的大小,有A EH = E a, TH HTaC. Eh HEa Th HTaB EH = E a, TH=T aD. Eh HEa, T h =T a6.如下图,真空中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平均的玻璃球,频率为v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 BC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 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 空中,/ COD = 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3,那么以 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激光束在C点的入射

6、角a= 60 B .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刻为t= 3R(其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C. 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步变小D.改变入射角 a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C处发生全反射7 如下图,小球B刚好放在真空容器 竖直向上抛出,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B 假设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C假设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D 假设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内,将它们以初速度B对A的压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B对A的压力向下8如下图,绝缘光滑的半圆轨道位于竖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电流表A 2(量程500讣,R1(阻值约为100 Q,起爱

7、强电场E穿过其中,在轨道的上缘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开始由半圆形轨道的顶点沿轨道运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小球在轨道最低点时速度最大C.小球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为mg+qED .小球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为3(mg+qE)二、实验题共17分9. (1)有一根粗细平均的金属电阻线,用螺旋测微器测直径时,示数如下图,读数为 mm。(2)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路来测量 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 能测得多组数据。待测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n约为40 Q)内阻2为750 Q)电压表 V(

8、量程10V,内阻r3约为10k Q ,电阻 护电阻的作用),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50 Q),电源E(电动势为1.5V ,内阻专门小),此 外还有开关S和导线假设干。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代号。假设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运算电流表Ai的内阻,那么所用的表达式为 ri=,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三、运算题10. 宇航员在某一星球上以速度 vo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通过时刻t,小球又落回到原抛出点,然后他用一根长为I的细绳把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悬挂在 0点,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现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I,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通过悬点正上方,那么冲量 I满足什么条件?町f11

9、. 2003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俄罗斯的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布尔格和英国人后加入 美国国籍禾U盖特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导电体和超流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奉献。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可简化为如下图的模型,在水平面上,两根平行直导轨间有竖直方向且等距离分布的匀强磁场Bi和B2,导轨上有金属框 abed,金属框宽度ab与磁场Bi、B2宽度相同。当匀强磁场 Bi和B2同时以速度vo沿直导轨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金属框也会沿直 导轨运动,设直导轨间距为L , Bi=B2=B,金属框的电阻为 R,金属框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为F,那么金属框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多少?12. 质量 mA=3.0kg、长度L=0.60m、电

10、量q=+4.05C的导体板 A在绝缘水平面上,质量mB= 1.0kg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 B在导体板A上的左端,开始时 A、B保持相对静 止一起向右滑动,当它们的速度减小到vo=3.Om/s时,赶忙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 1.0 105N/C的匀强电场,现在 A的右端到竖直绝缘挡板的距离为S,此后A、B始终处在匀强电场中,如下图。假定 A与挡板碰撞时刻极短且无机械能缺失,A与B之间(动摩擦因数m = 0.25)及A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 烬=0.10)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其滑动摩 擦力,g取10m/s2。试求要使B不从A上滑下,S应满足的条件。各题对应考点及参考答案题号考点要求

11、答案分值1电磁波谱ID48分2执学IA3波IABC4圆周运动万有引力nD5磁场IA6光学nAB7力学nB8电学nBD9.(1)实验I1.0005分实验n2 211、12分不为电流表Q11的示数庖12分10圆周运动万有引力I,5(10VolI t16分11电磁感应综合n4B2l2V0 FRVm =2 24B2L218分12力、能、动量观点综合应用n2 m2 v 设最高点的速度为 v 由mg=ml设星球表面 邻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竖直上抛运动公式t=2Vo得g 竺。当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时,gt有v= . gl,现在通过最高点细绳刚好放松,小球对细绳无力作用,那么小球在最低点的B不从A上

12、滑下SK I,解代入数据得S 2.0m最大速度为vmax 。那么由机121 2mVmaz2mgl-mv ,I mazmvmax 即22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有:10volI刑 一 t11.解:2 24B2|2V0 FR4B L(线框必定同时有两条边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线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 v=v o-vm,当线框以最大速度 vm匀速行驶时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为E = 2BLv,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1 = R,线框所受安培力为F安=2BIL,线框匀速行驶时,据平稳条件可得F安=F,解得Vm=空。)4B2L212.解:设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im,那么fim=pimBg=2.5N

13、,设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2,那么f2= w(mA+mB)g=4.0N,施加电场后,设 A、B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减 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qE+f2=(mA+mB)a,解得a=2.0m/s2。设B受到的摩擦力为f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Ba,解得f1=2.0N,由于f 1f1m,因此电场作用后,A、B仍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加速度a向右做匀减速运动,A与挡板碰前瞬时,设 A、B向右的共同速度为 v1, v12=v02 2aS,A与挡板碰后,以 A、B系统为研究对象 qE=f2, 故A、B系统动量守恒,设A、B向左共同速度为 v,规定向左为正方向 mAv1 mBv1=(m A+mB)v ,设该过程中,B相关于A向右的位移为S1, A向左的位移为S2,由系统功能关系qES21wmgS1 Q(mA+mB)gS2 = (mA+mB)v2(mA+m b)v12或写为(jmBgS1 =11 、一(mA+mb)v12 (mA+mB)v2,同样给这4分,A、B达到共同速度v后做匀速运动,要使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