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840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坝河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修改过)(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洱市 景谷县民乐镇平坝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昆明滇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七月责任表批准:杨 勇核定:张 碧审查:丁 波校核:张学良编写:吴正祥 田张亮概算:康晓龙参加工作人员:丁 波 吴正祥 陶永和 张学良 田张亮 康晓龙 周 宾昆明滇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93目 录1综合说明11.1工程概况11.2除险加固的必要性21.3除险加固设计31.4结论251.5工程特性表262 水文292.1 基本情况292.2 防洪标准342.3 设计洪水352.4 洪水合理性检查402.5 枯期洪水452.6 泥沙482.6 水文设施493工程地质503.1绪言503.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523.

2、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述543.4坝体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583.5天然建筑材料623.6结论与建议634工程任务和规模654.1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654.2工程任务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664.3工程规模675除险加固工程设计745.1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45.2除险加固设计依据765.3除险加固总体布置方案845.4挡水建筑物855.5泄水建筑物925.6输水建筑物975.7其他除险加固内容设计985.8工程量汇总986施工组织设计1016.1施工条件1016.2施工导流与度汛1046.3主体工程施工1056.4施工总进度1117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127.1环境保护1127.2

3、水土保持1218工程管理设计1288.1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现状1288.2管理体制1288.3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1288.4工程管理设施1298.5工程运用管理1299设计概算1319.1工程概况1319.2投资主要指标1319.3编制依据及方法13110经济评价18110.1概述18110.2国民经济评价18210.3财务评价18810.4综合评价189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平坝河水库坝址位于景谷县民乐镇翁孔村平坝河上游,属澜沧江水系。坝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002957,北纬 233049,水库距镇政府36km,距景谷县城35km。进库公路3 km不畅通。0.5km未通。水库径流面积0.75

4、km2,水库现状坝顶高程为1160.70m,水库原设计总库容12万m3,设计灌溉面积250亩,是一座农业灌溉、兼顾防洪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平坝河水库建成于始建于1969年,建成于1980年,至今已运行31年。水库受益区主要为翁孔村25户,77人,215头大牲畜饮水及250亩的农田调节灌溉用水。虽然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十分明显,但其社会效益显著,对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安定起到很大作用。水库枢纽工程现状由拦河坝、溢洪道和输水涵管组成。拦河坝为均质土坝,现状坝顶高程为1160.70m,坝顶长35.0m,坝顶宽3.0m,最大坝高11.5m。上、下游坝面无护坡,无排水棱体。溢洪道布置在左坝肩,进口

5、底板高程1158.2m,为0.8m宽的临时性简易土渠。输水涵管布置于拦河坝右岸坝下,为坝下有压管,采用200mm铸铁管,全长63m,放水设备为凡尔闸,启闭正常,无闸阀室,水库淤积平涵管进口,涵管出口位于坝体平台上。1.2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平坝河水库是一座农业灌溉、兼顾防洪的综合利用的的小()型水库。受益区主要为翁孔村25户、250亩农田灌溉用水,受益人口77人。目前,拦河坝和溢洪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正常运行,需尽快进行除险加固处理。1.2.1拦河坝病险情况由于坝体为人工碾压,坝土密实度差,回填质量差异大,土料不均匀,河床坝基存在强度较低的冲洪积层,水库运行30多年来,经历了多次地震破坏,

6、坝体局部沉降变形,下游坝面渗漏潮湿。坝体施工方法主要是用人工取土,人挑、手推车运土,人工铺平,人工压实。料场采用平面开采的方法,因而土料粗细不均匀。坝体土压实密度差,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呈上密下松,是坝体出现水平层间渗漏的主要原因。(1)经复核坝顶不均匀沉降,坝体施工主要为人工夯压,坝土碾压密实度平均值小于规范值,坝体碾压质量差,坝体存在压缩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坝顶路面为坝体填土,目前坝顶被雨水冲刷剥蚀强烈,已不能满足防洪功能要求。(2)上游坝坡无护坡,上游坝面杂草丛生。坝土遭雨水冲刷流失严重。(3)下游坝坡无护坡,造成坝土流失,雨水任意冲刷坝面严重。下游坝坡抬头坝与下部坝体接触部位出现渗漏,呈散

7、浸状,整个坝面潮湿。坝坡无任何支护,杂草、杂木丛生,无排水棱体。(4)坝体内白蚁发展迅猛。1.2.2输水涵管病险情况水库淤积略高于涵管进口,成漏斗状。1.2.3溢洪道溢洪道,为0.8m宽的临时性简易土渠。1.2.4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平坝河水库大坝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为差;大坝现状抗洪能力不足,防洪标准复核为C级;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C级;抗震安全复核评价为A级;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为C级;金属结构安全评价为A级。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平坝河水库大坝安全性综合评定为三类坝。1.2.5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平坝河水库是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下游防洪的

8、小()型水库。受益区主要为翁孔村25户的人畜饮水及250亩农田的调节灌溉用水。目前,拦河坝和溢洪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正常运行,需尽快进行除险加固。1.3除险加固设计昆明滇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平坝河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工作。本次加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挡水建筑物加固设计(包括拦河坝坝体防渗加固、上游粘土铺盖防渗、下游坝坡调整坝坡、增设上下游护坡、坝顶加固、新建排水棱体、白蚁防治)、溢洪道加固、输水涵管加固设计、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设计和水保环保设计等。1.3.1水文气象1.3.1.1基本情况平坝河水库位于景谷县民乐镇翁孔村境内勐戛河支流平坝河左岸支流上游,属澜沧江水系。水库距镇政府36km

9、。平坝河水库坝址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02457,北纬233049,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0.75km2,河长1.89km,河道平均比降81.6,流域形状系数0.21。流域平均高程1230m,属山地丘陵中复被轻度侵蚀地区。景谷县位于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1的滇西南山区,处于普洱市西北部,属横断山脉南段的无量山系,境内南北纵横着澜沧江、威远江、小黑江三条主要河流,全境地形大致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由于受无量山脉的支配,境内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地势高差悬殊,形成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即使受同一气候影响,对气候的再分配作用显著,非地带性

10、因子影响往往超过地带性影响,垂直变化突出,水平变化复杂多样,其分布具有一般规律,层次内随海拔升高而雨量增多,迎风坡雨量明显多于背风坡。平坝河水库流域地处低纬的西南亚热带丘陵山区,流域雨量充沛,干湿分明,气候温和。根据景谷气象观测站实测资料统计结果,多年平均降水量1360mm,但时空变化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8.7%,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占全年的11.3%。平坝河水库流域内植被较好,主要分布有灌草及低矮常绿植物,植被保护较好,植被覆盖率在7080%左右,汛期对延缓坡面流,减少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1.3.1.2基本资料设计流域内无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根

11、据工程设计需要,相邻地区主要涉及到景谷气象站、曼转、魏家村、响水坝水文测站、昔木水库雨量站、太平水库雨量站、景谷(二)水文站等水文气象观测站。以上各站观测设施完备,观测资料质量可靠无系统偏差,成果已基本达到有关规范要求,鉴于目前资料条件,能够满足本次水文分析计算时使用。1.3.1.3设计洪水因水库流域无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由“云南省暴雨径流查算实用手册”(简称手册法)推求。并与推理公式洪水进行比较,作合理性检查。根据暴雨资料情况分析看,邻近流域各站均具有长短不一的短历时暴雨资料,且与设计流域属同一气候区,降雨条件相似。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及现

12、有资料情况,经比较平坝河水库的设计洪水推荐采用手册法计算成果,设计洪峰流量为9.5m3/s,校核洪峰流量为11.7m3/s。1.3.1.4水库泥沙鉴于景谷县平坝河水库流域内无任何实测泥沙资料,所以,水库泥沙采用2006年由云南省水利水电厅、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编制的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状况遥感调查报告中普洱市土壤侵蚀现状图进行估算。景谷县平坝河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75 km2,全部为无明显侵蚀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小于500t/ km2.年,取用498t/km2.年。悬沙(Ws)、推沙(Wb)比取0.25。计算固体径流时,悬沙溶重取1.3t/m3,推沙溶重取1.6t/m3。泥沙成果见下

13、表。景谷县平坝河水库多年平均输沙量成果表名称W沙(t)Ws(t)Wb(t)Q本固(m3)平坝河水库373.5298.874.7231.41.3.2工程地质1.3.2.1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水库位于澜沧江水系勐嘎河上游支流平坝河上游,汇水面积约0.75km2,库区周围地形坡度在2535之间,局部50,绝对高程在1150.0m以上,在两公里范围内相对高差在100200m之间,属于低山斜坡地貌。库区地层岩性简单,基底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曼岗组中段灰紫、灰白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强度中等坚硬,地表普遍为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层覆盖,厚度23m,局部大于5m,凝聚力低,内摩擦角较小,结构松散,

14、透水率较大。库区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库区无较大的地质构造发育,库区物理地质现象表现为库区两岸的小冲沟。未发现构造痕迹。库区无矿产、居民住户及珍稀动植物等,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无耕地,水库不存在淹没问题;两岸地形坡度2535,第四系地层分布广,但厚度不大,故水库两岸不会产生浸没问题。区内地层岩性单一,第四系分布广,基岩裂隙较为发育,储水空间较大,其含水性能为中等。在这小范围的汇水区内,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大气降水一部分经地面渗入地下裂隙及被植物吸收,另一部分就地径流、排泄河沟。地下水动态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库区地下水径流基本与地表水一致,由南、南东向库内汇积、径流、排泄。工程区位于滇西经向构造带(亦即三江经向构造带),澜沧江深断裂以东,水库处于牛尖山伍家村断裂南端。工程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区域内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烈度大,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该区震感强烈。根据2001年2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工程区相应地震烈度为度。1.3.2.2水库淤积水库汇径流区内多为林地和荒地、耕地,表层松散覆盖层分布广,产生水土流失主要是雨季洪流的冲刷切割,水库集雨面积较大,在径流区内小规模的坍塌和滑坡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