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8403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治本之策经营适度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用工成本高企的今 天,规模化、机械化这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同品质农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更低成本,否则相应相关产业难免萎 缩之势。人们使用机械的根本动力在于相比人工获得更高劳 动生产率和取得经济效益,企业研发制造新型农机的根本动 力在于有好的市场预期、投资回报。在这些市场化机制面前, 平原地区如此,丘陵山区也不具有特殊性。这些年,我国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突飞猛进,而丘陵山 区机械化仍然发展缓慢,虽然通过发展微耕机基本普及机 耕,但多数地区机种、机收环节没有大的进展,

2、耕种收综合 机械化率与平原地区的差距普遍在3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 丘陵山区地貌占比大,粮油糖作物也有不小比重,更是果桑 茶等特色作物主要产地,农业发展对于满足当地粮食自给、 特色产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国农业现代化不能忽视 丘陵山区。作为农业降本增效的直接手段,丘陵山区迫切需 要农业机械化。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只要研发推广各类小型耐用的机 械,再加大些机耕道建设力度,丘陵山区机械化问题就迎刃 而解。事实越来越证明,“以机适地”是治标之策,建机耕道 也只能缓解地块外的通达问题。丘陵山区农机,由于研发难、 利润薄、单型号机具市场规模小,有实力的农机企业不愿涉 足,近年除了微耕机及茶叶采加机械,

3、其他机械乏善可陈。 当地的农机服务组织也偏好用中大型机械在平坝相连地块 服务,开农机打转转的“鸡窝”地,出高价机手也不愿干。丘 陵山区保有量最大的微耕机,现在基本到了每户一机,但微 耕机效率低、震动大,解放了牛、没解放人,四千元左右的 机器用上几年就不能用了,既没起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 用,从长远来看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资金浪费。有研究机构 做过一个大样本问卷调查,约有一半的丘陵山区县农机部门 预测未来10年,现有地块条件下,当地综合机械化率每年 只能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丘陵山区机械化之路 真是特别的任重道远!2016年开始,重庆市农机化主管部门推进丘陵山区机械 化工作思路,实现“以机

4、适地”为主到“改地适机”为主的大转 变,在多类型地貌地块可行性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财政资金 引导规模经营业主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总体看,试点工作 取得了初步成功。主要表现在:一是立地条件迅速改善,改造地块坡度变缓、作业死角 减少、机械行进路线拉长,农业生产机具从微耕机为主直接 跨越到黄淮海平原地区在用的大型拖拉机、种肥同播机、收 割机机型。二是多方农民受益,田埂减少增加了可用耕地面积,机 械化的高效带来了业主用工成本的显著降低,原本撂荒的耕 地也因宜机化增加了流转的价值,地方特色作物产业化有望 提速。三是探索了可复制的长效机制,一次性耕地宜机化改 造,地貌条件不恶劣的地块,用时2个月、每亩成本2

5、000 元左右,摊到10年,每年也就200-300元,辅以适当补助, 基本可做到“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据反映,很多规模 经营业主观摩现场后,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笔者认为,“改地适机”可立竿见影、且一劳永逸,乃百 年大计,是丘陵山区机械化的治本之策。有了更多宜机的耕 地,再解决长期困扰丘陵山区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社会化 服务不发达等问题,会容易得多。重庆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其 他类似地区有较强的推广复制价值。当前,推进丘陵山区耕 地宜机化改造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增多,眼光相对长远,非常担心 用工难、用工贵,急切发展机械化来降低成本,宜机化改地 的愿望迫切。二是社会上挖掘机等

6、工程机械保有量充足,改地的成本 和改地的效率可控。三是有机质培肥、土地深松等循环农业技术比较成熟, 可迅速恢复地力,改地后可做到不降产量。四是地方政府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涉农资 金的自主权加大,宜机化改造可能得到资金支持。五是随着土地确权的到位,以及地方一户一块田“土地互 换”,联耕联种、确股不确地等模式的探索成功,农民因担心 没明界而失地的顾虑少了,以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为单位, 先易后难,先旱地后水田,集中连片宜机化改造变得越来越 有可能。丘陵山区农民有自给自足的种植习惯,随着怀有土地情 结的老一代农民干不动了,机械化步伐如果跟不上,经济价 值不高的传统作物种植业将会萎缩、凋敝,果桑茶也会削弱 竞争力。可以说没有耕地宜机化,就没有丘陵山区的农业机 械化、农业现代化。期待重庆实践的星星之火,快速燎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