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1828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6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海底世界说课稿海底世界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海底世界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海底世界说课稿1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第一自然段的提问作答,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中间26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文章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以此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海洋环保意识。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学习本文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并运用对比、拟人、数字说明等表现方法。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的海洋意识。本文的重难点是指导理解三、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海底世界虽然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所以毫不枯燥乏味,反而显得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3、我设计了“激趣、范读、重点指导、示范自学、随文识字”的教法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触类旁通、说说、想想、画画”的学法。这样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习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审美意识,增进学生对海底知识的了解,唤起学生向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意识。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蔚蓝的大海无边无际,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澎湃,鱼群在海中游弋,轮船在海面航行,海鸥在空中

4、飞翔,给人以襟怀开阔的壮美,令人陶醉和向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领略大海的壮阔和美丽。(稍停)海面上这么美,可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朗读到海底世界去游一游。( 这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完之后,指导学生观看海底美景图,并导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内容:23、海底世界。(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由于本篇课文的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将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总的认识,再从整体到部分,具体学习中间26自然段分述的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认识上来。其具体做法是:(1)首先教师引导:听了老师刚才的朗读,并联系刚才看到的景象,想一想

5、: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a课文开头是一个什么句式?这样的开头方式叫_开头法。b回答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是哪一句话?c其它几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两个方面在写?(景、物)d这样的课文结构叫:_。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去读课文首尾两段。其中教师应给学生讲:这叫设问式开头。这样的课文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在回答 c这个问题时及时板书“景、物”两字,并引导学生区别“奇异与奇怪”这两个词。三、阅读赏析,落实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并不是说要贬低以至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学生主体作用

6、的充分发挥必须依靠教师善于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但讲读课文也并不是老师“整堂讲,满堂灌”,教师应掌握一个适当的度,导得恰当,放得适度。虽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过一些阅读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过一些讲读课文,但这些学生还处于中段学习状态,他们的智商还有待开发,知识经验也不丰富,不可能完全掌握学习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仍然离不开教师相应的辅导。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1)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说26自然段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写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在写物产丰富。(2)学习“景色奇异”的部分。让学生齐读2、3自然段,

7、再回答问题:a从哪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黑暗却有光点闪烁,宁静却有各种声音。)b课文是怎样写海底很黑暗的?“阳光射不到海底,”(黑暗的原因)“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以明衬暗)(板书:黑暗光点闪烁)c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海底很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依然依旧,对比衬托)“风浪只能影响到海面下几十米深。”(宁静的原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是否是不是,设问,总领全段,承上启下。)d海底有哪些声音?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方法?“窃窃私语”一词把物当人写(拟人),段中用了4个打比方的句子组成一组句子(排比),用了3个拟声词,对海底动物的声音进行了具体描摹,给人以

8、身临其境的感觉。(板书:宁静许多声音)e写海底很宁静可为什么又要写有许多声音呢?“宁静但不是死寂”,援引古人“蝉鸣山愈静”的手法,以声衬景更显寂静。)小结: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烁,宁静中有许多声音共鸣,这就是海底景色的奇异之处。(3)学习“物产丰富”的部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刚才指导的分析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4、5、6自然段。列出自学提纲:a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物产丰富?(动物植物矿物)b海底的动物着重写了哪几种?它们的活动方式是怎样的?(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梭子鱼比火车还快,乌贼、章鱼利用喷水而后退;贝类巴在船底)c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植物:多种多样、色彩各异)

9、(矿物: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d写动物、植物、矿物用了哪些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相机板书:(动物、植物、矿物)让学生先独自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出较为正确的答案,教师稍作评讲。总结:写海底物产丰富时,作者抓住特点,归类分述,详略得当,生动形象,相得益彰。(4)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句与句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析句子逻辑,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5)总结全文: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10、。浩翰的大海,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海中生物有二十多万种,仅海产品年产量可供三千亿人食用,而地球上目前只有五十三亿人,是人类的天然粮仓。陆地上的矿物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几十年就会开采一空,而海底是个巨大的聚宝盆,已经探明的白银有数百万吨,黄金有一千万吨。人类未来发展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进一步探索海洋的秘密,将来去开发海洋,造福人类!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情感与载体的和谐统一。我们在教学时,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介绍海底知识,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再配以画面,辅以音乐,深化主题,从而

1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海洋的神奇富饶。(1)说说:海底美景图及问题:海底是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假若你拥有了整片大海,你将怎样去开发利用它,让它最合理的被人类利用而不受到伤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再选代表发言。(2)想想:除了课文中所述的海底美景,你认为海底还有什么美景和物产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利用?(3)画画:假若我们以后的生活空间要转移到海底,你将准备怎样去营建你的新家?请把你的设计图画出来。(课后作业)五、板书设计(先出示整个板书,再在讲解的过程中用有色字显出板书顺序。)海底世界黑暗 光点闪烁景宁静 许多声音海底世界动物

12、 动态各异物植物 色彩各异矿物 种类丰富海底世界说课稿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并摘抄优美的词句。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物种繁多,物产丰富。并学习作者怎样把种类繁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科普知识性美文。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接触计算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不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满足于观赏一些美丽的图片,而是渴望自己操作计算机,由于学生是一个

13、个生动活泼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有着鲜明的个性。于是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安排了“课文”“阶梯练习”“知识宫”“讨论”等模块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使之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方法说演结合,加强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然后自主评价,来唤起学生内心的表达冲动,使他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潺潺流淌,呼之欲出。同桌演练、集体演练,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说、演的机会,培养了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情境创设法: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

14、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主动融入阅读情境,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四肢五官,要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丰富自身感受,从而自觉地运用语言,积累语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驰聘想象,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又迎合了学生之间的精神交往的需要;既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观事物的联系,充分感觉语言的形象美,音韵美,在学习中通过单行朗读,整篇诵读,学生从对具体单一的画面理解,教学过程(课文学习与课件资源紧密结合,其中有三个模块是亮点:“课文”“阶段练习”“讨论”)一、利用媒体,引入揭题。1、在“导入”模块中,用播放影音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生动自然的引入新课。2、创设情境:“小导游培训”:让孩子们乘坐“魔力方舟”进行海底探秘。回来后正是录用。激发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二、运用网络,探究学习。1、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进行自主学习。2、在“课文”模块中,有课文内容、影像图标、声音图标、图片按钮、名词解释等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三、进入题库,自主练习。1、在“阶段练习”模块中,设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