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65208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话引路研修报告(最后修改过的获得一等奖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童话引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研修报告 -翠屏区邱场乡中心学校 周艳关键词:童话 习作能力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习作成为“无米之炊”。许多老师都曾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怎么写?”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不好”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是摆在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少年儿童的幻想十分丰富,是我们许多成人所不及的。一个孩子离开幻想去谈学习,那是不可能有成效的。因此,不能忽视儿童写幻想。马斯络说:“几乎

2、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小剧本、一个游戏。”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产生意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所以,作文起步教学必须顺于此,引导学生朝着“在作文天地里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的方向起步,而不是一开始教学,就让他们走进模式,走向技能,放弃自己想象、幻想的自由和权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孩子们都喜欢的写童话入手,让童话和少年儿童同在,不要分离。让童话引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在写童话的过程中感受到精彩,从而轻松迈进习作之门。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以及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

3、方法,提出了“童话引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力求通过本研究探索并总结出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的策略,探索并得出教会儿童观察和把话写明白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素质教育成败的大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养中,作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童话引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研究包括:1、如何激发儿童的创作兴趣?2、用什么方法教会儿童观察和把话写明白?四、课题的研究设计(一)、研究原则我主要

4、实施以下几方面原则:1、 学习原则:思想指导行动,态度决定高度。我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如:童话引路,提早作文一书、写作原理一书等。 2、实践性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力求通过实践研究,取得好的成果。3、主动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愿意写、乐意写,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以人为本的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常和有经验的老师探讨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虚心向他们请教。(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对象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法、案例

5、研究法、 比赛检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总结、验证、提炼,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对象:我校三年级部分班级。(三)、研究目标具体预期目标如下:1、探索并总结出激发学生创作童话故事的兴趣的策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探索并总结出教会儿童观察和把话写明白的方法。 3、提高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五、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课题以写作原理为基础,以教育学、心理学、有关新课程理论方面的专著为指导。着重依据三个理论和一个实践。1、写作原理理论 “写作”的目的就是寻找真善美。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

6、去状物、记事、表情、达意。2、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理论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注重养成受教育者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习惯的学科。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3、激趣理论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谁能给孩子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孩子在写作中感受愉悦、感受成功。4、实践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六、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上旬)这个阶段的工作有:1、确立研究的课题。2、课题论证、调查、理论学习,形成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

7、011年10月中旬2013年1月)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开展课题研究:1、实验研究。对开展研究的试验班级进行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策略,探索教会学生观察和把话写明白的方法,并做好研究记载。2、案例研究。分析、反思典型的案例,论证、总结出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策略以及教会学生观察和把话写明白的方法,并做好研究记载。3、比赛检查。开展“写童话故事比赛”,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论证策略、方法的可行性。(三)、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有: 1、根据前一段收集的个案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模式。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做好结题验收准备。2、

8、撰写相关专题报告和总结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七、课题研究的成果该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探索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策略。1、资源共享策略:唐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仅让每个孩子到图书室去阅读童话故事,还在班级成立了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童话书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读,实现资源共享。孩子们在读童话、讲童话中自然有了写童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我在教学“续写童话故事”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童话故事中有价值的问题“虎王为什么要让猫头鹰做侦查员?喜羊羊当军师?灰太狼做将军?”这些问题的设计,

9、不仅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明星成为他们的伙伴,还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续写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的三个有价值的问题都和后续故事有关,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续写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孩子们续写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因此,让学生讨论、交流童话故事中有价值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创作兴趣。3、巧设悬念,加以写法指导策略: 我在教学“编写童话故事”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小白兔和小灰兔时设置了悬念:“你们知道这两篇童话故事为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作者用了什么妙招?”老师通过设置悬念,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悬念把学生拉进了老师的写法指导中。随着老师结合故

10、事讲写法的引导,学生明白并学会了写童话故事的写法:拟人法、梦幻法、反复法、对照法等。老师通过设置悬念,自然地把写法教给了学生。学生在交流自己写的童话故事时,我再一次惊喜地发现,他们写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表达的效果很不错。由此可见,老师根据故事情节巧设悬念,再加以写法指导,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4、比赛检查策略 : 实验中我开展了一些以学童话为教学载体的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比如:讲童话故事比赛、演童话故事比赛、写童话故事比赛等。对优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从而激发了热烈的学习情绪,产生了习作的欲望。可见,通过比赛不仅能检

11、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发创作兴趣。 5、画面激趣策略:我曾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播放青蛙坐在井沿上、小鸟在空中飞并且鸣叫的动画;小鸟飞过田野、高山、沙漠、城市、草地等的画面;青蛙跳出井口和小鸟在一起的动画。生动有趣的画面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写话练习:“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时,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写话的积极性高。通过课堂交流,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写的话比以往质量要高得多。因此,生动有趣的画面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二)探索教会儿童观察和把话写明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1、教会儿童留心生活,教会儿童在生

12、活中学会观察。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指导学生对人、对物、对事认真观察,因为只有认真观察,对人、事、物才会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生动、鲜明的形象,写出来的童话才会有具体生动的内容。如:我利用农村孩子家里都有小动物,都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神态、姿势、动作等。这样,学生在写童话故事时就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方法2、教会儿童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比较观察,是抓住特点的一个基本方法。我常常让儿童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学会抓住动物等的特点。如:观察鸡和鸭时,让学生比较鸡和鸭嘴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原因。比较鸡和鸭脚的不同,以及原因。通过这样的比

13、较,让学生学会了观察中抓住特点的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实施,学生做到了处处留心生活,做了生活的有心人,还通过比较观察等学会了观察。学生观察能较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来的主人公有自己的特点。方法3、教会学生写好故事的六要素,从而教会学生把话写明白。教会学生写童话故事一定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发展的经过、结果写清楚,这样,学生才能把话写明白。 方法4、指导学生写好外貌、动作、对话、心理活动,从而教会学生把话写明白。 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选好动词来描写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对话要表现各自的特点,写对话一定要符合童话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能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

14、面貌,表现故事的中心思想。方法5、指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哪一句写得更好,从而教会学生把话写明白,写生动。我在教学“写童话故事”时,让学生比较描写丑小鸭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的不同两段话:语段一:丑小鸭来到沼泽地,望着天上的白天鹅,惊呆了:“世界上原来有这么漂亮的鸟儿.。”他说,“我要是能和他们一起飞该多好哇!”语段二:受尽欺负的丑小鸭来到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眼巴巴地望着天上的自由飞翔的美丽的白天鹅,不由地惊呆了:“难道世界上会有这么漂亮的鸟儿.?”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和他们一起飞该多好哇!”老师让学生比比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哪段更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了用拟人

15、的手法能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学生在接下来的写童话故事中,运用了学到的写法,写的句子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方法6、让学生修改句子,从而教会学生把话写明白,写生动。我在教学“写童话故事 ”时,出示句子“小鸟站在山顶看,脚下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小猫看着妈妈眼睛都不转了”。“小狗不屑地看了一眼骨头”。“鸡妈妈站在门口,看着很远的山”等。让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然后加以修改,用上学生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学生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每句的“看”分别修改为“鸟瞰”“盯”“瞅”“遥望”后做动作,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写童话中,用词准确,写的句子明白、具体。方法7、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从而教会学生把话写明白,写生动。我在教学“写童话故事讲评”时,让学生比较描写丑小鸭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的不同两段话,找出写得好的那段话中的好词佳句,如:“一望无际 、眼巴巴、自由飞翔、自言自语”加以积累。我不仅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还注重学生在课外积累语言。让学生随时把读的书中的好词佳句专门积累在一个本子上,并定期检查、交流。通过不断的积累训练,学生的积累越来越丰富,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在写作时把话写得明白、具体、生动。八、研究后的思考 通过我的研究,看到学生的创作兴趣浓厚,能把话写得明白、较具体、较生动。学生通过读童话、演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