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65109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SOP)一、 进入规定1、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实验室。3、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能带入实验室.二、个人防护工作服1、在实验室工作时,穿着工作服。2、不能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3、实验室工作服不能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洗手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洗手。其

2、他防护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戴合适的护目镜。2、不能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3、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4、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三、实验室工作区1、实验室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制度一、科主任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科室全面的生物安全自查,同时不定期抽查。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自查计划。二、所

3、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对各自相关岗位的自查责任。三、自查内容1、各种设施和配置、标志检查实验室入口各种生物和消防安全标识提示是否完整;各实验室功能区是否按照规定划分;各实验室的通风、水、电是否安全;各实验室的设施是否完全,是否配备相关的安全措施.2、实验室消毒和废物处理实验室每天实验结束后,进行台面、地面、空间的消毒,并保持有相关记录;同时由专人(保洁员)负责将实验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进行装包,放置医院规定地点,并记录;实验所需要的物品高压或者废弃物需要高压消毒的,由专人负责高压,并保持记录。3、技术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各个实验区是否备有各种相关的SOP文件;各种实验的原始记录是否保存完整;各

4、种操作是否按SOP进行。4、设备和仪器运行情况大型或重要的设备和仪器运行,需要有运行记录;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设备和仪器,要记录监测其温度;其他一些高级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需要详细记录其完整的运行参数;离心机定期进行去除污染,如遇裂管,还需进行消毒;对于故障的仪器和设备,通知工程师维修,并有记录.5、个人防护实验室不能穿露脚趾的鞋,穿戴工作服,特殊的区域需要戴口罩和帽子;实验均需戴手套,实验完后,丢弃手套,随后洗手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工作中,接打电话,需脱手套,到工作区域外进行。6、菌毒种及样本管理每天的实验标本,放置规定的地方,并记录保存数量;菌毒种,由专人保存在规定的地方,并上锁和记录;标本的过

5、期销毁,由专人负责,并有销毁记录;菌毒种的移动或其他需要,需记录。四、纠正措施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 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一、标本运送和接收的安全操作1、标本容器:标本应用防漏的有盖塑料容器盛装,容器上贴有标签,将标本容器放入外附化验单的胶袋内,然后将之放入坚实的专用标本运送箱内.保持标本直立,以尽量防止泼溅。2、标本勿摇晃,以免溶血或溢出。3、运送人员运送过程中不可逗留或聊天,更不得打开标本运送箱。4、运送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接触标本;不可将标本放入口袋内;不可戴手套按压电梯按钮。5、运

6、送过程中,如标本打翻泼洒时,先检查是否受伤,留于原地,立即打电话给检验科,让专职人员现场查看。6、标本接收:实验室设置专门的标本接收窗口。7、打开包装:需进行接种的标本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含氯消毒剂。容器有破碎或标本泄露时,立即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并填写拒收单,通知相关部门重新采集标本。二、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操作所有微生物标本接种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工作台上防置一块浸有含氯消毒液的纱布,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见表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材料和操作目标正确的操作经呼吸道吸入接种针和环避免被接种物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为23mm,完全封闭,长度小于6mm

7、以减小抖动接种标本避免产生气溶胶电子加热器消毒接种环,不应在培养基上冷却接种环培养基上划线避免病原体溅起轻轻划线标本涂片避免产生气溶胶不应直接倒在拨片上痰液涂片干燥避免产生气溶胶不用明火烧移液管避免产生气溶胶不应反复吹吸混合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经消化道摄入移液管避免经口摄入不应用口吸移液管实验材料避免经口摄入不应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不应舔标签,不应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皮肤和眼睛接触锐器损伤戴手套避免接触感染性物质戴一次性手套,避免触摸口、眼、鼻及面部皮下注射针头避免意外注入感染性物质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用过的针头不应折弯,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不应用手直接操作注射器不应用于移液针头、玻

8、片以及破碎的玻璃避免意外伤害丢弃锐器盒中血培养瓶避免锐器损伤针刺入瓶时注意安全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三、其他安全操作血清分离1、操作时戴手套及护目镜.2、血液和血清小心吸取,不能倾倒。3、移液管使用后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121,20min)后备用;如为一次性移液管则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容器内。4、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5、备有含氯消毒剂以清除喷溅和溢出标本。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1、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2、首先用75乙醇消毒安瓿外表面。3、如果管内有棉花或纤维塞,可在管上靠近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4、用尽浸泡75%乙醇纱布抱起安瓿以保护双手,手持安瓿。从标

9、记锉痕处打开.5、将顶部小心移出,放入锐器盒内。6、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瓿上,用消毒镊子移出,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7、缓慢向安瓿中加入营养肉汤以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一、菌(毒)种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保藏.二、菌(毒)种保藏机构是指由卫生部指定,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三、所有保存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指定2名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编号、登记、详细填写“菌(毒)种登记表及阳性标本相关资料,包括菌名、编号、保存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

10、四、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五、每次使用菌(毒)株都做好使用记录,包括菌名、编号、用途、使用人、使用时间等。六、所有菌(毒)株在废弃时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按一般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 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一、生物危害物的溢出处理潜在危害物的溢出处理1、在生物安全柜外: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相关区域,并开窗通风。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1h内严禁人员入内。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除污染.2、在生物安全柜内: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进行清理。消毒处

11、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再用水擦拭干净。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消毒。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1、关闭电源,让机器密闭30min,使气溶胶沉积。2、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3、戴厚橡胶手套操作。4、破碎的离心管、离心桶、十字轴或转子都放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5、未破损的戴盖离心管刚在另一个盛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6、离心机内腔用消毒剂擦拭。7、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生物危害物溢出清除程序1、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必要时进行脸和眼睛防护。2、永不覆盖并吸收溢出物。3、将消毒剂倾倒于布上,用布覆盖周围区域

12、.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心进行处理.5、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将布以及污染材料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玻璃碎片用镊子清理,使用簸箕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锐器盒中以待处理。6、再次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7、污染材料及清理的布和抹布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8、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将其放在消毒液内浸泡.9、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10、在成功消毒后,报告部门负责人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二、剌伤、切割伤或擦伤参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三、经胃肠道摄入潜在感染性物质。1、去医院门急诊进行相应的处理。2、报告摄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