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教学论第 1 章 导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化学教学论学科特点:是一门边缘学科、综合性强、实践性强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1.1.2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一)化学教育的成形期(二)化学教育的充实发展期(三)化学教育新的关键时期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西方和东方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科学教育的广域4 目标: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3.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同时还包括它的社会含义、实际应用、历史方法和科学方法的应用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特点在于知识点多、繁、杂;化学实验多,几乎每个单元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与之相配套;化学与社会生成生活联系的多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趋势: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化学改革的趋势: (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加强STSE课程教学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目的、任务、教与学的方法考核《化学教学论》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和观念;(二)是让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三)是能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化学教学论》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总之,要为高师生在教师专业的“应知、应会”的基本功上打好基础,利于他们在“职后定向教育”研修、提高上不断攀登第 2 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2.1.1 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瑞典学者 英格马·费格林提出科学素养要素 4 范畴:1. 科学进取心;\2. 科学世界观; \3. 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4. 科学思维习惯美国一批学者根据文献调查得出(1966年)科学素养的 6范畴:1. 概念性知识;\2. 科学的理智;\3. 科学的伦理;4. 科学与人文;\5. 科学与社会;\6. 科学与技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于2061 计划中提出(1986年):科学素养的六个基本领域:美国科学教师协会(ASTA)认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有以下特征: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年)提出科学素养的 8个方面:我国学者主张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A 初建体系时期 B 相对稳定时期 C 发展变革时期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2.2.1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2.2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2.2.3 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2.4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2-3 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2.3.1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2.3.2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一、突出科学探究目标二、立足基础知识目标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3.3 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一、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二、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三、内容标准描述的方式多样化2-4 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2.4.1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2.4.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析2.4.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第 3 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3-1 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3-1-1 化学课程的结构化学课程结构决定课程的类型,也限制了教材的种类和册数。
如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对应8 个课程模块,其中必修2 册(化学1、化学2),选修6册3-1-2 化学课程的理念根据课程理念将教材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教材——学术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第二类教材——社会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第三类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3-1-3 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在课程体系中,内容标准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承上,具体反映了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启下,又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内容标准以它清晰、可操作的特点,对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从学习要素和学习水平两方面作了限定,为确定教材的核心内容、编写思路和评价模式提供了具体指导可以说,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依存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按课程标准编出高质量的化学教材,对推进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3-1-4 生活经验与社会需求当今社会公众需要具备那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从何处去寻找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在未来的课程或教材中应充实那些内容?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材内容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实际,反映公众对化学知识的需求,这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3-2 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3-2-1 建构单元内容的基本思路3-2-2 设置单元的“先行组织者”3-2-3 设置单元的学习活动3-3 化学教材栏目的设计栏目设计是教材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醒目的栏目名称或标记,有助于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引发学习动机,调动有关的知识储备,使学习的指向更为明确学生遵循栏目的提示进行学习,能体验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得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3-3-1 栏目应体现具体、明确的教学功能3-3-2 栏目应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3-3-3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名实相符 /二是整体自洽/三是数量适当 /四是便于应用第4 章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4-1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4.1.1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类型化学教学系统设计程序化学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一)设计准备阶段(二) 构思设计阶段(三)评估优化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有两项: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形成具体的教学观念;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化学教学设计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是从教育技术学角度研究有关的工作步骤和规范,一般并不涉及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纯属于技术性研究第二种则涉及教育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属于认知—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多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4.1.2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教学设计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分为4 种:1.直感设计\2.经验设计\3.试验(辅助)设计\4.系统设计4.1.3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教学设计能使化学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自觉性和有序性,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活动的效率。
4-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要素4.2.1 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4.2.2 化学教育(教学)目标1、教育(教学)目标的界定2、教育(教学)目标的分类4.2.3 化学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策略1、化学教学模式常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有:(1)系统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解决)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4-3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概说4.3.1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1、课堂教学设计2、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4、课时教学设计熟读教材、分析教材:1)在学期(或学年)教学系统设计之前要通读教材,以便了解全部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全局。
2)章(或单元)教学设计之前的熟读教材,目的是掌握各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本章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3)课时教学设计之前的熟读教材,是为确定本节教材的教学目的.难点、重点,研究本节教学方法等问题打下基础4.3.2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主导性与主体性; (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4.3.3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1、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2、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4-4 化学教学方法4.4.1 化学教学活动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活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化学教学规律和既定教学策略是化学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
即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内容、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媒体等都是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4.4.2 化学教学方法及其发展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方法教学方法的确定:1.与获得认知类学习效果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2.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3.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强化法和间接强化法发现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模拟教学法、问题解决法4.4.3 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P105~108 阅读讨论总结)化学教学方法包括3 组方法:1.教学活动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