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21683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会计工作实习总结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到XX年的银广厦大事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因此,探讨分析会计舞弊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缘由分析 (一)法律监督不力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究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

2、的进展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特殊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睬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惩罚力度明显不够。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惩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二)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肯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全部企业单位

3、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订正不准时,很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准时订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担当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盼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行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当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

4、发生的程度。 (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 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打算,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托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减弱。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

5、此状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削减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养欠佳。目前国内的确有一些业务素养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气,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来看,则不容乐观。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训练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学问结构单一,职业胜任力量不足。 (四)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行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很多

6、新状况、新领域、新行业消失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进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根据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便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供应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推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的确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哄骗性。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在全部权与经营权相分别的条件下,全部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根据国家法律

7、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支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问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旧比较严峻,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详细表现如下: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源于公司形成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统治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特别严峻。“一股独大”的后果是控股股东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因为许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的重要成员,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失去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掌握作用。经理人员经常集掌握权、执行权和监督

8、权于一身,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掌握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2.国有股全部者缺位在单一公有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是,详细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却很不明确,说是人人全部,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没有,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导致了全部者角色的虚置,因而不行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但政府委派的只是“代理人”而非真正的“全部者”,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制衡力度较小,导致了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掌握”问题,也使得股东大会徒有虚名。 3.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全部者缺位,使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被国有大股东操纵或掌握,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为董事会重要成员,为管理人员操纵企业供应了便利。“独立董事制度”本应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但是这些独立董事大多来自于一些高等学府,与企业没有什么经济联系,在详细运作过程中,他们并不参加企业的h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把握的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明显逊色于公司高管人员,充其量只能是“名誉董事”。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