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179197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9】工业区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九)第19讲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图K191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读图回答12题。图K1911图中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分别是()A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C汽车、造船、水泥生产D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2下列城市中,发展以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的是()A攀枝花B温州C北京 D贵阳图K192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34题。图K1923早期,市中心吸

2、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A市场和交通 B资源和市场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4b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A科技和资源 B交通和市场C交通和科技 D市场和科技图K193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56题。图K1935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A汽车制造厂 B钢铁厂C饮料生产厂 D电子装配厂6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A便利的交通B较高的科技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D优美的环境图K194中数字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78题。图K1947图中四部门,最有可能表示甜菜制糖厂的

3、是()A BC D8在技术投入的推动下,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势是()A BC D图K195中图(a)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b)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910题。图K1959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10影响两地主导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知识和技术、煤炭资源B劳动力、铁矿石C环境、水源D交通、资源读长江下游某市制造业空间构成的主要要素分布图(图K196),完成1112题。图K19611该市的化学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化学工业园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A处 B处C处 D处12图中开发区的分布反映出影响制造业的因素主要有()A交通、环境

4、B信息、科技C原料、能源 D劳动力、地价二、非选择题13图(a)和图(b)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地,图(c)是每冶炼一吨钢所消耗煤、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K197,回答下列问题。图K197(1)甲、乙钢铁基地都是符合当时工业布局原则的。据图推测:_(甲、乙)钢铁基地建设较早。判断的理由是_。(2)钢铁工业这种布局的变化得益于_和_的发展。(3)分析图(b)中建材厂布局的优点和造船厂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14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我国IC产业的发展经历了集成电路生产探索(19781986年)、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建设(19901999年)和产业快速成长(2000年以来)

5、三个阶段。结合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图K198),完成下列问题。图K198(1)从工业类型看,IC产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属于_指向型工业。早期我国IC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2)2000年以来,我国IC产业快速增长,试分析其原因。(3)试简述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特点。(4)根据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图,分析我国工业发展正在发生的变化。课时作业(十九)1D2.B解析 第1题,读三角坐标图可知,工业部门对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分别约为20%、73%和7%,属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业部门对三者的依赖程度分别约是65%、15%和20%,属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业部门对三者的依赖

6、程度分别约为20%、12%和68%,属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对照四个选项中的三类工业,可知D项正确。第2题,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选项中攀枝花以钢铁工业为主,温州乡镇企业比较著名,北京主要是我国的高科技工业中心,贵阳以重工业为主,故B项正确。3A4.C解析 第3题,早期工业集中在市中心,与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关。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与科技、交通和优美的环境有关,由此判断该工业区的形成条件。5C6.D解析 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该企业规模与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呈正相关,说明该企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四个备选项中,最可能的是饮料生产厂。第6题,乙区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低,则属于开发较晚的区域,可能由

7、于环境优美而发展新兴的旅游等第三产业。7B8.C解析 第7题,甜菜制糖厂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从图中可以看出,四部门中,部门科技所占比重最小,劳动力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只有部门最有可能为甜菜制糖厂。第8题,据图可以判断出工业部门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科技的推动下,该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依赖性逐渐降低。9B10.A解析 第9题,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第10题,微电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11D12.A解析 第11题,石化工业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较严重,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

8、游地区。第12题,图中开发区多位于城郊(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及交通线附近(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13(1)甲早期炼钢需要的煤炭多,甲钢铁厂靠近煤炭产地(2)科学技术(冶炼技术)交通运输(便利的海运)(3)建材厂: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造船厂:接近原材料产地,降低运输费用;靠近港口。解析 第(1)题,当时炼钢对煤炭的需求量大,故图(a)符合当时工业的布局原则。第(2)题,钢铁工业由原料地转移到市场布局,得益于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第(3)题,建材厂临近钢铁基地可以利用废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造船厂对钢材需求量大,接近钢铁基地,可降低运费,接近港口。14(1

9、)技术劳动力丰富改革开放政策(2)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的集聚效应;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国家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海归”回国创业;等等。(3)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中各部门的产值都有大幅度增长;但产品封装的产值比重在下降,而产品设计、制造的产值比重在上升;产品封装的产值比重处于主导地位。(4)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产品结构正在升级;我国工业正在由传统的“中国制造”向研发方向转变。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中的“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可以判断IC产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我国IC产业的集成电路生产探索阶段为19781986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结合我国的国情,可知当时该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之一为改革开放政策,且由图可知,早期我国IC产业主要从事IC封装,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IC制造和设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的现状,从市场、政策、科技教育水平以及投资环境等角度分析原因。外部因素则可以结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来分析。第(3)题,从图中比重和产值两个方面描述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的特点。第(4)题,图中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的比重和产值都在上升,体现了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