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涛的豆腐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99093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玉涛的豆腐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程玉涛的豆腐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程玉涛的豆腐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程玉涛的豆腐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程玉涛的豆腐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程玉涛的豆腐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玉涛的豆腐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表3:吉林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大赛书面竞赛试卷姓名程玉涛单位蛟河市百圣源年级六年级教材解读 课题:豆腐颂一、文本内容:豆腐颂是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版块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赞颂”为主线,介绍了平民化的食品豆腐,通过对它的颜色、香味、营养价值、发展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表达了对豆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二、地位作用:本版块以“饮食文化”为主题,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可见其在本册教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体会语言文字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比较、辩论等,对中国饮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引

2、起深思。三、教育价值:作家子敏曾说过“我对豆腐有一股温情;它甚至影响到我的处世态度,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信、失态、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这句话正是作者写作的宗旨,也是编者编入本文的目的。学生如能传承中华美德,教师便真正实现了学生与编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四、理念定位:语文课标对高年段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学习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五、教学目

3、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赞颂豆腐的,体会对豆腐的赞美之意。4、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练习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六、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怎样从五方面赞颂豆腐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难点:体会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方法,学会仿写。七教学策略:(一)、牢扣文章命脉,注重题眼切入。豆腐是人们心中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作者为什么要赞颂这么普通的食物?要赞颂豆腐的什么?会从哪几方面来赞颂豆腐?细读课文后会发现:作者以文题题眼“颂”字为主线贯穿全文,抒发对豆腐的赞美之情,又用象征手法歌颂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平易而脱俗,平实而深切,朴素而隽永。

4、 (二)、理清文章思路,细品文本内容。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可结合课后思考与交流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1、作者对豆腐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赞颂豆腐的?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起到什么作用?1、作者对豆腐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文章开头一句“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摆明了要在“中国”的意义上来谈“豆腐”,概括介绍了它的多种做法和三种“美”,凝练的语言反映了豆腐在作者心中的总体印象。2、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赞颂豆腐的?答案在课文的第26自然段中:学生可在这五个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汇报作者从五方面具体赞颂豆腐的有关内容。第2自然节讲豆腐可做成多种菜肴,还能保持本体。如“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

5、菠菜更绿”等语句。可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用豆腐做的菜肴;第自然节讲豆腐便宜又有营养。如文章引用的谚语“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钱又滋补。”等;第4自然节讲豆腐的发展历史。教学这两自然节时,可使学生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意义,拓宽其认知视野。第5自然节讲豆腐在古代社会中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可拓展延伸学生熟知的内容,如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豆腐官儿王老七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这一本质特征。第6自然节讲了“麻婆豆腐”的故事,温暖动人,可详细讲述麻婆豆腐的美丽传说。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起到什么作用?这段的教学可结合思考与交流的第2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在26自然节中找到上述五方面实例,领悟到最后

6、一自然节呼应文章的开头,课文最后一句话暗示了豆腐象征的美德人与人交往时应具备的谦和、宽容、容忍的素养,起到升华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三)、立足文本内涵,感悟写作特色。1、重文本读法: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自豪。教学时可采取多种读法理解文本,如:自由读中了解文意,浏览读中纵观结构,默读中细嚼“颂”的实例体现,精读中悟写法,品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朗读中升华情感等。2、重写作手法:首先,本篇课文运用了排比、反问、比喻、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教学第2、3自然节,引导学生讨论这两部分内容的异同,认识到表达上的特点。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其次

7、,作者运用了首尾呼应的表现手法。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学习课文采用的表达方法;再次,作者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豆腐的特点,并融入对豆腐的赞美之情,从侧面高度赞扬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高贵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点。在渗透的基础上,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表现手法的写作技巧。另外,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各部分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文章整体美感的韵味。3、重语言积累:谚语和成语的运用,使课文的语言更加自然、流畅、简净,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学生要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赞美之情。如课后积累:一是积累词语,尤其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要指导学生不仅做到书写

8、正确,而且书写美观;二是积累句子,这两句话都是采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来写的,语言优美,要求学生感悟表达效果,背诵并学会运用。4、重学情分析:课后“拓展与运用”第1题安排了仿写内容,是学习本文第3自然段写法进行的片断练习。可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开层次提出要求,一部分可完全仿照课文的叙述样式仿说或仿写,一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可选择其他构段形式仿说或仿写;第3题是写话练习,“百尝不厌”可以换成“百看不厌”“百听不厌”,造句时,可分别引导学生选择视觉中的美感事物和听觉中记忆深刻的事物进行写话。5、重实践体验:“拓展与运用”的第2题是引导学生展开调查,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中国的传统美德无处不在,鞭策自己要像豆腐那样,具有宽厚平和的胸怀,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四)、文本回归现实,提高人文素养。豆腐颂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暗示了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是否看到豆腐这种保持本体、阴柔之美、朴实平和的特质,自己该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核心?从而激发学生做一个具有豆腐素养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