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86099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思修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修知识点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一章一、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特征: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2、理想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的原因: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

2、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者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3、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2)特征: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4、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两者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新年的根据和前提 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5、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二、怎样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三、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论述题)1、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坎坷。2、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3、身处顺境,我们要迎高5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身处逆境,我们应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四、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1、要有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2、要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3、要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五、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论述题中国梦简答)1、个人理想是

4、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整理为word格式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社会理想代表和反映着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和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3、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正确的个人理想是由正确

5、的社会理想规定的;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第二章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6、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3、二者关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二、对大学生来说,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论述题)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与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密切的关系;

7、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四、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第三章一、人生与人生观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整理为word格式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的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

8、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论述题)4、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人生观从属世界观,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9、。(判断题)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保障。(论述、简答)3、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

10、的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第四章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道德的起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判断题)2、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二、中华

11、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整体简答、单选、多选、记例子)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eg:“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eg:“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整理为word格式eg:“恭敬之心,礼之端也”,“凡人之所为者,礼义也”,“不学礼,无以立”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eg:“民无信而不立”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eg:“明于庶物,察于人伦”6、

12、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1、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2、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3、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

13、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全盘复古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4、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维护民族文化基本要素,加强对优秀传统道德传承体系的建设,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四、“四个全面”内容及条件(要求):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2、全面深化改

14、革。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们理性合理的表达改革诉求,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五、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简答题)1、集体主义实施的前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

15、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强调的三个方面: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第五章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务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整理为word格式二、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2、个人品德的特点(多选): 实践性:个人品德是个人在实践中内化锤炼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品质,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 综合性: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 稳定性:个人品德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3、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个人品德对到的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第六章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