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58580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1春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内隐社会认知主要包括( )。 A刻板印象 B内隐态度 C内隐自尊 D内隐人格内隐社会认知主要包括()。A刻板印象B内隐态度C内隐自尊D内隐人格ABC2. 下列有关躯体形式障碍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下列有关躯体形式障碍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B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C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D其为慢性波动性病程E不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BE3. 与个别心理治疗相比

2、,团体心理治疗的优点有哪些?与个别心理治疗相比,团体心理治疗的优点有哪些?团体心理治疗的优点有二:一是高效,一般的团体治疗能对812个患者同时进行治疗,因此效率较高;二是通过团体治疗可以激发和运用患者之间的积极的互动作用,同一种疾病甚至不同疾病的患者,他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症状、病感、体验、相似的病程和治疗反应(包括服用药物的副作用),正所谓“同病相怜”,这许多共同之处,成为患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互相鼓励、互相启发的基础。通过团体治疗师的引导和启发,促进这些互动向积极正向发展,不再仅是“同病相怜”,而是同病相励、同病相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

3、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 知识直观包括两种类型: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 先行组织者是卢梭提出来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平行关系B.U型关系C.线性关系D.倒U型关系参考答案:D8.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 A第12周 B第28周 C第91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A第12周B第28周C第915周D第2130周B9. 只要个体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发生了变化就可以认

4、为个体进行了学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0. 性变态是指心理上的变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1.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错误下丘脑控制脑垂体,而脑垂体被称为主腺体。12. 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B.数学C.化学D.人文学科参考答案:AD13. 克服青少年自卑的措施及调节策略( )A.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B.利用补偿作用C.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心理过程,建立对待自卑的正确态度D.修正理想的自我,改变现存的一些不合理观念参考答案:BCD14. 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

5、平,造成某些限额是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A.发展性B.客观性C.系统性D.教育性参考答案:D15.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参考答案:A16. 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主动对内疚”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主动性增强 B积极主动地实现自己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主动对内疚”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儿童的主动性增强B积极主动地实现自己的目标C如果父母肯定儿童的主动行为,儿童就易于解决这个阶段的危机D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儿童的主动行为,儿童就会感到内疚ABCD17.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

6、结构模型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人格特质及智能进行大量因素分析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智力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主要包括识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主要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与传统的智力结构理论相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在“操作”维度上包容“分散思维”为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智力作出了贡献;他还为测量分散思维编制了新的测验,这就为研究人类的创造性提供了工具。他的智力

7、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去探索新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否定智力的普遍因素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18. 当某学生处于抑郁状态时,较好的疏导方法有( )。A.语言暗示法B.环境调节法C.自我表达法D.独处反思法参考答案:ABC19. 如果此病人乞求医生注射杜冷丁,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 )A镇痛B止呕C镇静D“过瘾”如果此病人乞求医生注射杜冷丁,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 )A镇痛B止呕C镇静D“过瘾”正确答案:D20. 下面对学习的理解中属于认知派理论的有( )。 A学习的基本机制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B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下面对学习的理解中属于认知派理论的有()。A学习的基本机制是条件反射的

8、建立B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C学习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D学习就是学习者发挥潜能和自我实现的过程BC21. 设计实验说明汉字的记忆是以听觉编码的还是以视觉编码的。设计实验说明汉字的记忆是以听觉编码的还是以视觉编码的。(1) 实验材料:同音字(比如,羊和阳)。 (2) 实验设计:单因素三个水平(字形一致与不一致和控制条件)。 两个词配对出现:一种是形同义同的两个汉字“羊-羊”(一致条件);另一种是形状不同读音相同的两个汉字“羊-阳”(不一致条件)。 两种呈现方式:同时呈现和相继呈现,相继呈现的时间间隔可分为0.5秒;1秒;1.5秒;2秒。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被试任务:判断两个汉字是否

9、同音,同音按键反应。 数据处理: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无差异。 预期结果:A同时呈现时,一致条件的反应时小于不一致条件;B继时呈现时,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越来越增加,而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没有太大差别。 22. 性心理成熟与否有明确的标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3. (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布森B范兹C洛克D詹姆斯(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布森B范兹C洛克D詹姆斯正确答案:A24. 怎样理解心理与意识的实质及两者的关联和区分?怎样理解心理与意识的实质及两者的关联和区分?(1)心理与意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a心理是客观世界

10、的反映。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但并非一切反映都是心理,心理仅仅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心理尽管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且是物质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映象本身则只是一种主观存在的、往往带有主观性的现象,它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派生物。 b心理是脑的机能。现代科学证明,神经系统与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现实在活动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实质 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 它不同于一般心理过程,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

11、。 (2)二者的关联 人的心理往往被称为意识,但是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高级心理机能。而人的心理活动除了意识以外还包括无意识现象,所以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而人的心理又会对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3)二者的区别 定义的不同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心理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肯定心理是反映,包括两层含义: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心理是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前者是心理的来源与内容,而后者是心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高级心理机能。人一出生就有心

12、理,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意识。 意识相对于一般心理,有其独特的特点 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意识具有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察的功能;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意图)并促使其实现的内部调节与控制力量。 范围不同 意识是心理活动,是高级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不全是意识,人除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外,也存在着无意识的低水平的心理活动,如做梦、阈下知觉等。 25.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

13、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作为理论概括,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即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创造力原则。 (1)教育性原则,即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都要有教育意义,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 (2)客观性原则,即教育心理的研究者要尊重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 (3)系统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全局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要着眼整体,统揽全局,把

14、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对待,要重视系统中的各因素的有机联系,要善于发现联系,利用联系来改进教学、管理和服务。 (4)多样性原则,也称灵活性原则,要求从事教育心理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有关人员要重视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分析多种可能,提倡多种风格,采用多种方法来推进教育发展。 (5)创造力原则,也称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的研究与教育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鼓励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同时,还要重视其他教育主体的创造力与探究能力。 27. Jung把集体潜意识分为人格面具和_。( ) A阿尼玛 B阿尼姆斯 C阴影 D自身 E利他Jung把集体潜意识分为人格面具和_。()A阿尼玛B阿尼姆斯C阴影D自身E利他ABC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