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DOC 6页)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4页
文档ID:489558635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DOC 6页)_第1页
1/4

第8课 百家争鸣 【基础知识】知识点 1 老子1.地位: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成就: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3.相关著作:《老子》又称《________》知识点 2 孔子和儒家学说1.地位: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________”;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3.教育成就:创办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____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____________4.相关著作: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知识点 3 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__”2.学派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墨家墨子主张“兼爱”“________”,提出要选_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_______儒家________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民为贵,________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________强调治国要________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反对空谈________,强调以________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达标练习】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2.位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道教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与老子相关的书籍是(  )A.《春秋》 B.《论语》C.《道德经》 D.《孙子兵法》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4.诸子百家中,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5.下列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C.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 D.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2)“孔夫子”的学说有何影响?(3)“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请列举三句他的教育名言 【能力提高】1.《道德经》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下列哪种主张出自该书(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 B.丙C.甲、乙 D.甲、丙4.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荀子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5.“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B.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C.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D.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6.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    图(c)     图(d)(1)根据下面的相关提示写出上述图像中的人物。

图(a):他主张“兼爱”“非攻”——___________________图(b):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______________图(c):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_________图(d):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_________(2)四人分别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同一时期还有哪一重要学派?说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上述图像中人物生活的年代形成了哪一学术繁荣局面?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基础知识】知识点1 1.道家2.无为而治3.道德经知识点2 1.儒家2.仁 以德治国 苛政3.私学 有教无类 道德教育 文献资料4.论语知识点3 1.诸子百家2.非攻 贤能 节俭 孟子 仁政 社稷 礼治庄子 顺应 精神 仁义 法3.第一次思想文化【达标】1.A2.C [解析]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3.A 4.C [解析] 庄子强调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5.B6.(1)春秋后期儒家学派《论语》2)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符合题意即可)【能力提升】1.C2.D [解析]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孔子的相关内容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大教育家,A、B、C三项排除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故选D3.A [解析] 本题为图表类的判断型选择题,考查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是在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汉时期,甲同学表述错误;“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而不是具体的100位思想家,丙同学表述错误,故选A4.B [解析] 孔子是春秋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5.D [解析]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当时各派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统治者并不只是提倡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故选D6.(1)图(a):墨子 图(b):孟子 图(c):庄子图(d):孙武(2)墨家、儒家、道家、兵家韩非;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局面:百家争鸣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

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