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镇江中考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14767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镇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镇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镇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镇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镇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镇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镇江中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江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面包发酵 B酒精挥发 C海水晒盐 D甘蔗榨汁2下列属于混合的是( )A葡萄糖 B金刚石 C冰红茶 D苛性钠3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电动车充电 D风力发电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增加肥力 B禁用农药,保护水源C回收塑料,再生减污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5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A常见溶液白酒、糖水、食盐水B营养物质蔗糖、油脂、维生素C清洁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D无机材料生铁、玻璃、玻璃钢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比较金属活动性

2、C验证燃烧需O2 D验证反应放热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 B不用铝制容器长时间泡制糖醋食品C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源浪费 D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淀粉溶液区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9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配制100g5%的硫酸溶液B向鸡蛋清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白色固体来源:Zxxk.ComC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蒸发食盐水时,将蒸发皿中水分蒸干后停止加热10物质甲和乙反应的微观示

3、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氮的化合价为+3 B乙、丁是氧化物,丙是有机化合物C甲溶液和丙均可作化肥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酸雨形成原因:CO2+H2OH2CO3B酒精燃烧:C2H6O+2O2点燃2CO2+3H2OC湿法炼铜:2Fe+2CuSO4Fe2(SO4)3+2Cu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CO2+H2O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D明矾溶于水能形

4、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13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选用试剂操作ACO2(HCl)NaOH溶液洗气BKClO3固体(KCl)-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CKNO3溶液(KOH)CuSO4溶液加入适量试剂,过滤、蒸发DMgCl2溶液(NaCl)KOH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试剂,过滤、洗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试剂至固体恰好溶解14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 B C D15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6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8

5、g气体全部是O2 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二、不定项选择题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鉴别SO2和CO2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产生高温和生成CO17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其原理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再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纯碱。下图是NaCl、NH4Cl、NaH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从溶液中分离出,可采用的操作是蒸发

6、结晶B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40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NH4ClNaClNaHCO3D20时,100g水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 NH4HCO3固体,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析出7.14g NaHCO3晶体1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KNO3、NaCl BK2CO3、NaOH、稀HCl、BaCl2CFeCl3、KOH、稀HCl、NaCl D稀HCl、Na2CO3、稀H2SO4、Na2SO419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

7、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说明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来源:Zxxk.Com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 2CuSO4+2H2O来源:Zxxk.Com20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温室效应B反应为置换反应,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三、填空题21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 ;(2)2个铝离子 ;

8、(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4)2个一氧化碳分子 。2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A聚乙烯 B活性炭 C石灰石 D浓硫酸 E蛋白质 F肥皂水 G硝酸钾 H硝酸铵(1)用于食品包装 ;(2)可作复合肥料 ;(3)用于冰箱除异味 ;(4)溶于水能放热 ;(5)用于工业炼铁 ;(6)鱼、虾中富含 。25.新制Cu(OH)2与肼(N2H4)反应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向红色的Cu2O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容器底部仍有红色固体。(1)生成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Cu2O的化学计量数为2,其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为 。四、实验题26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 ;烧杯中NaOH溶液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

10、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 (写化学方程式)。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猜想固体A中只有CaCO3;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 。实验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 ,猜想成立。组成测定 取8.7g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纯净CO2 2.2g,则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 。溶液B的成分探究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

11、CO3;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根据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猜想正确,其理由是 。实验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正确。五、推断题28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Cu(NO3)2、NH4NO3、Na2CO3、Ba(NO3)2、NaCl、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取少量固体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由此判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2)另取少量固体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实验中无沉淀产生,实验中无气体产生。由实验、判断: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3)为进一步探究原固体的组成,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

12、判断: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 。(4)根据上述判断,可推知(2)中实验所得滤液B中的溶质有HNO3、Ba(NO3)2、 、 。29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B是气体,C是常见的无色液体,D是有机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其名称为 ,D的化学式为 。(2)日常生活中为防止铁发生过程的变化,可采取的措施 (写一点即可)。(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为使反应物全部转化为HNO3,需控制NO、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六、综合题30“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性质探究(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