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07701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调控为保障,以政策为引导,科技驱动,应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模拟本地区的顶极生态系统,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套套生态农艺流程,按食物链关系和其他生态关系将这些物种的裁培、饲养和养殖组成一条条生产线,并将这些生产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层次地配置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去,使之既获得持续最大(或最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协调的生态系统。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规划必须把长远利益与近期设想统一起来,把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和农田、村镇、能源等项建设密

2、切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因此,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2、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对资源不仅要合理利用,还要积极的保护,对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这样,方不致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3、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生态系

3、统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和配套技术,生态农业的建设不可能是相同的,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生态环境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农民群众关心、见效快的项目。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制定规划,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类型和模式。4、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则。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利用农业有机物质,包括“废弃物”(指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实行多次利用、多级得益、循环利用和深加工等。 5、扩大绿色植被原则。绿色植物是转化太阳能,实现第一性生产的重要机器,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将一切土地和部分水面绿化起来。 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生态农业必须是多

4、业结合,包括农业内部的横向联系和农业外部的横向联系,实行集约经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7、实现“三大效益”原则。生态农业建设措施必须达到生态上适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一)前期工作是规划工作的起步阶段,为规划工作做好物质、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一个由政府领导人挂帅,由试点承担单位会同农业、环保、林业、规划、能源、水利、乡镇企业等部门组成的规划领导小组; 2、建立一支有权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多学科的有开拓精神和热心此项工作的规划工作队伍; 3、搞好规划人员培训,特别是技术方法的培训; 4、筹措资金,建立

5、保障系统; 5、编制规划工作框图和网络图。调查研究和诊断分析 1、调查研究 开展调查研究,其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区域系统的历史、现状和结构分析,摸清“家底”,掌握区域的优势、劣势、潜力、利用状况及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潜力及克服限制因素的发展措施。因此,对调查研究及收集整理的数据和资料,要求做到准确性、全面性、社会性和目的性。主要调查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土壤特性(如土壤质地、肥力等)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及其潜力的调查。 气候资源:光、热条件,降水及农业气象灾害情况。 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蕴藏量、时空分布规律及水

6、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水质状况。 生物资源:主要调查植被类型和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特征(包括农作物种类、面积分布特点和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 矿产资源:分布、种类及开发现状、利用潜力。 农村能源:种类、结构比例、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 (2)生态环境现状 环境污染情况:工业污染源(主要是乡镇工业)分布、污染及治理情况;农用化学品(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程度; 生态破坏情况:森林面积及其覆盖率、林木总蓄积量、生长量、林木资源更新系数;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情况;生态破坏成因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的可开发潜力,各种自然灾害状况。 (3)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行政区划、人口总数

7、、自然增长率、性别、文化程度、劳动力总数、农业劳动力分布结构、交通、市场需求、历年社会总产值及各业产值比例结构、产业布局、农业总产值及农业产值结构、固定资产、人均收入,积累及消费水平等;农、林、牧、副、渔、工商等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目前发展状况;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农田水利状况等。 (4)计划与发展资料 规划对象的国家和地方的计划规划、人民的需求状况、人口增长预测、设计期内重大的 产业计划(如矿山开发、城市建设、工厂建设、交通建设等)。 (5)重要的民风、习俗与历史资料(如地方志)。 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和调查表格自填法等。 为了保证完成生态农

8、业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需要制定一个调查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明确调查目的; 制定资料收集大纲和细目;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拟定调查项目,制定调查表格; 建立规划资料库结构; 做好调查人员分工,并提出调查的时间要求,以保证在网络图中所规定的时限内取得所需要的全部调查资料。 2、诊断分析 (1)诊断分析内容 因素分析:包括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肥力、人为因素(如政治运动、价格变动、决策适宜程度、计划制定、生产形式变革、生产资料价格、农业技术进步状况等)、当地生产力(如农作制度改进、作物品种的更新、农机具及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科学技术认识与采用程度等)、生态因素(如人均耕地、毁林扩种、农

9、药投放量、水土流失状况等)。 结构分析:各种产业结构比例、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如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副业、渔业等各占的百分比)。 环境分析:根据我国当前处于历史性的深化改革,经济体制,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等的结构状态,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迅速反馈其中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环境的变化规律,作出必要的决策。 敏感性分析:主要有: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政治条件的影响;对未来形势的变化缺乏了解和难予估计等的分析。 其他实质性分析:包括资源分析,经济预测发展趋势分析、人口预测和劳力分析,流通、分配、消费分析,产量、产值、成本效益分析,科、教、文、卫发展趋势分析,经营管理诊断分析。 (2)诊断分析方法 定性分

10、析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测算进行判断推理。 定量分析法:运用一定数据,按照时间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法:即从定性分析中尽可能找出定量数据,反过来又从定量数据的 关系中作出定性分析,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紧密结合起来。编制生态农业试点建设规划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及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综合平衡、编制生态农业试点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总体规划方案。常用的编制方法有: 1、综合平衡法:就是使农业生态系统内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各分区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经反复平衡核算,尽可能满足需要,最终将规划方案确定下

11、来,常用的形式是编一系列平衡表,如土地平衡表,资金收支平衡表,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环境保护平衡表等。 2、系统综合分析法:在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情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农业生态系统、整个系统与各子系统内部之间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良好经济的结构,获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 3、指标方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目标设计的传统方法有:定额法、比例法、系数法、动态趋势法、典型推算法、因素分析法、主要产品产量法、目标推算法等,对规划目标方案择优传统方法有:对比分析法、综合评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4、模型法 (1)数学模型:是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数量依存关系的数学描述,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常用

12、的经济数学模型有投入产出模型等,常应用于方案制订。目标预测,还有常用于方案选优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尤以线性规划模型最简便易操作,应用较多。 (2)图解模型:常用的图解模型有框图、直方图、结构图和流程图。生态农业规划的实施生态农业规划是根据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的历史发展情况,和现阶段的特点,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及现代研究手段,探求区域的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并人工模拟区域的顶极生态系统,以达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因此,规划实施是编制生态农业规划的最终目的和关键所在,它包括: 1、把规划文本交付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或当

13、地人民政府审查通过,形成决议,作出决议后,交由当地政府执行组织实施,把任务落实到各职能机构中去。 2、成立规划实施指导领导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 3、认真制订实施计划。按现有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受益的原则,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渐落实规划的目标。同时,年度实施计划还应该做得细致、具体,形成年度预算。华南地区几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的选定和组配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在安排一个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时,首先应进行整体布图、合理分区、顺应农业结构的自然环境梯度和城乡、经济、人口梯度,按城郊、平原、丘陵、山地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选择相应的模式,并进行

14、有机组合。下面是华南地区几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供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和建设时参考。 1、基塘系统模式 2、高畦洼沟系统模式 3、农田复种轮作模式 4、林(果)农模式 5、农牧沼气(食用菌)模式 6、庭院经济模式 7 、山地立体开发模式江苏泰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泰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是苏中地区唯一的省级农业开发区,位于泰州城东北郊,与溱湖风景区相邻。开发区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北倚江苏里下河农区,南联通南高沙土农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丰富。 中机院-专注于园区规划、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投融资服务 泰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于新通扬运河与兴泰公路交汇处,南接宁靖盐高速,西邻京沪高速,规划中的溧海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并在区内设有进出口通道,建设中的宁启铁路在区内设有泰州客运站,新通扬运河(五级航道)和泰东河(三级航道)穿区而过,向北可联通泰州里下河腹地,向南经泰州引江河(三级航道)直达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区内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