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07601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早期经历填表时间(人物)实验依据结论或依据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结构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是一种静态的统一结构2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填图3桑格和尼

2、克森的结论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结构模型据图填空2结构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连线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填表类别方式过程进细胞胞吞大分子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出细胞胞吐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大分子排出细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2)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而蛋白质分子是不同的

3、()(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4)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2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的探索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解析:选D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3下列跨膜运输的

4、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解析:选C酒精、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4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功能解析:选A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构成的,原核细胞也具有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5、的主要承担者。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细胞膜中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一些糖脂和胆固醇。(2)糖脂和糖蛋白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3)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对称性分布。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2)实例证明: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3)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快。3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关系思考探究1(1)有人在实验时发现:在一定温度下,细胞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

6、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表面积扩大,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据有关内容解释上述现象。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2)如何判断膜的内侧和外侧?根据糖蛋白的分布情况,有糖蛋白的一侧为膜的外侧,无糖蛋白的一侧则为膜内侧。题组冲关1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C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磷酸“头”部(c)是亲水端,脂肪酸“尾”部(a)是疏水端。细胞膜成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

7、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因此,依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运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B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8、胞吞和胞吐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与浓度无关载体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能量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图例举例O2、CO2、甘油等脂溶性物质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K进入红细胞,葡萄糖进入小肠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2)O2浓度:(3)温度:思考探究2(1)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主要通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无机盐。请解释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给作物松土?松土可增加土壤中O2含量,促进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主动吸收各种无机盐离子。(2)从主动运输的条件角度分析,与主动运输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有哪

9、些?能量线粒体,载体蛋白核糖体。题组冲关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解析:选D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0。4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

10、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肝细胞运输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和胞吐 D协助扩散解析:选D曲线表明物质X的运输有饱和现象,即需要载体蛋白。曲线表明物质X的运输过程与O2浓度无关,即不需要能量。由此可断定物质X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典例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CO2C胰岛素 DK解题流程解题模板“四看法”判断物质运输方式解题模板题组冲关1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11、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A渗透作用 B胞吞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解析:选B瘦素穿肠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吸收方式最可能是胞吞。2(安徽高考)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解析:选D依图示,管腔中的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入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的Na顺浓度梯度进入上皮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属于协助扩散(被动运输)。一、选择题1

12、下列对生物膜的结构叙述最科学的是()A所有的生物膜均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 B生物膜中的脂质全为磷脂,且呈双层排布C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磷脂双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解析:选C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布位置有多种,但大多数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决定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A细胞膜

13、上含有蛋白质分子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上运输维生素D的载体蛋白较多解析:选C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维生素D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3下面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排列时具有亲水性的头部排列在外侧,具有疏水性的尾部排列在内侧。蛋白质分子可镶在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白细胞吞噬病菌蛋白质不能被吸收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细胞融合ABC D解析:选B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以及细胞融合都能够反映这一特点。5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解析:选CO2和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K逆浓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6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