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59658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膜的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细胞膜的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细胞膜的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细胞膜的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细胞膜的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膜的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的结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知识教学目标: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理解)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理解)1、能力训练目标利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2、对比、归纳、综合、分析能力德育渗透点:1、进一步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教育,进一步增强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教学过程:引: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细胞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的功能有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交换与运输,细胞的这种新陈代谢活动与细胞膜的结构和能。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二是细

2、胞膜的分子结构。通过科学家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 分析知道,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但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这些化学成分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呢?阅读P23页。学生完成:1、叙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2、构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3、画细胞膜的切面图解答:1、磷脂分子以磷脂双分子层形式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一类蛋白质分子排列在磷脂 双分子层的两侧,镶在膜的表面;另一类有的部分嵌插、有的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2、要求示范:镶、嵌插、贯穿。3、要求体现细胞膜的大致分子结构。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比较一下课本中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与细胞膜的模型在结 构上还有什么不同?(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上有糖)在细胞膜中除了含有磷脂

3、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 糖类,它与膜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叫糖被,它对细胞生命活动有重要 作用,如机械支持、润滑、免疫、识别、血型决定等作用。对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而言,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不能识别HIV病毒, 从而起到免疫作用,而人体内的辅助T细胞却能识别,因此感染人体,最终使人 体的免疫系统破坏,导致死亡。检测:1、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最好的材料是(D)。A、细菌B、草履虫C、叶肉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2、将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充分展开成单分子层,发现展开后的表 面积是其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3、科学家曾做过一个人

4、体细胞的融合实验,将人体的某种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红 色荧光染料和绿色荧光染料对两个细胞进行染色:一个细胞染成红色,另一个染成绿色。再 用灭活的病毒来影响这两个细胞,使这两个细胞发生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融合的过程发 现:初期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经过80min后红绿均匀分布。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什么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细胞膜的生理功能。通过初中生物有关细胞膜的学习及刚才学习,思考一下细胞膜有什么生理作用?(保护和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生理作用。保护包括机械支持、识别、免疫等;控制物 质出入细胞包括吸收、分泌、排泄等。)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生理作用

5、,物质出入细胞的 方式很多,最常见、最重要的有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在初中我们学习人体 的气体交换,氧气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到组织细胞内的?氧气进入细胞的动力是什 么?(扩散作用 浓度压力差)这种扩散作用总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向低浓度的一侧,不消 耗细胞内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叫自由扩散。运输的方 向取决于浓度差的方向,所以也叫被动运输。什么是主动运输呢?请阅读教材P24P25,要求:1、主动运输的特点。2、主动运输与自由扩散的区别。3、主动运输与自由扩散的实例。请一个同学完成黑板上的表格:(同时读图)运输方式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低不

6、不N O CO HO 乙 应、2甘油、2苯等主动运输一般低高是是葡萄糖、氨基 酸、离子等是载体和能量。低浓度高浓度如果自由扩散比如为水从上往下流的话,自由扩散就如抽水。需要水管(载体)抽水 机(动力一能量)。从表中可知,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是浓度差,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主要检测:1、下图“S”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C”代表什么?2)“S”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有人将海带细胞内注入呼吸抑制酶,结果海带细胞 吸收对碘的大大减少,这说明海带吸收碘的方式。3、能够保证让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物质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渗

7、透作用 D、内吞作用从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来看,细胞膜在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生理功能 上有什么特点?(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的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检测: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的水稻种子才能用于播种。一种简易测量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是将 取样种子用红墨水浸透后,将红墨水洗干净,再剥开其种子,计算种子胚没有被染红的种子 数所占的百分比。为什么这种方法可行?(胚死亡的种子不能发芽,其胚细胞的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所以 胚被染红的种子也就不能发芽。)板书设计: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 化学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2. 分子结构:a)结构:b

8、)特点:流动二)细胞膜的生理功能1. 自由扩散2. 主动运输3.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运输方式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 要载体是否消 耗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低不不N O CO HO 乙 应、2甘油、2苯等主动运输一般低高是是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分析思考:1、在细胞内中的线粒体由外膜、内膜双层膜构成,将其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 磷脂分子层,发现其展开面积比外膜面积的四倍还多得多,请分析线粒体的内膜有什么 特点?2、水稻与番茄轮作有利于增产增收,因为水稻对Si吸收多对Ca吸收少吸收多对Si吸收少; 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对物质吸收的种类和数量也有较优大的差别。如肌肉的对 Li吸收较多,视网

9、膜的对Ba吸收较多,甲状腺对I吸收较多,心脏对Ca吸收较多;等 等。试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第8题)图三,甲室中的Na+不能进入乙室。3、如何分别证明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达标练习:1、将萎蔫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D)。A、主动吸水B、主动运输 顷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2、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的传递和血型的决定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D)。A、淀粉B、脂肪酸C、蛋白质D、糖类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 都依赖于细胞膜的(C)。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

10、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4、下列物质中,容易通过细胞膜的是(B)。A、淀粉B、脂肪酸C、蛋白质D、糖类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易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以将大蒜腌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D)。A、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6、下表为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mol/L),分析回答问题:被测物质钾离子(K+)氯离子(Cl-)海水0.010.5细胞液0.590.04(1)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K+,排出_Cl_。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选择作用。_(2)K+和Cl-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7、下图为一实验装置,甲乙两个小室由一小孔相通,小孔覆一个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在两 室中分别插入电极,使离子做定向移动。甲室内盛K+溶液,乙室内盛清水分析图解后回甲乙(1)图一和图二的甲、乙两室中水面上升的分别是甲、甲,理由是水分子自由扩散到 甲室。(2)图一实验,通电后检查乙室中无K+,说明K+的运输方式不可能是自由扩散。(3)图二实验,甲室中的K+进入乙室,这说明加的缬氨霉素起到 载体的作用。它能将 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乙室。,而番茄对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