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过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73769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性过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物性过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物性过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物性过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物性过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性过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性过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性过敏一、概述 药物过敏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反应,又称为药物反应(drug reaction)。在药物副作用中,约1/3 - 1/4累及皮肤,故有人提出皮肤药物反 应(cuta neous drug raciot ns)名。在所有皮肤和粘膜药物反应中,又以药疹(drug erupt on) 或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 ntosa)更为突出。二病因:变态反应(35%): 大多数药疹发生与此有关,其主要依据是: 几乎均发生药理学所允许的用量下。 有一定的潜伏期。 患者仅对某种或某类药物过敏,具有高度特异性。 对某种药物已经致敏者,若再次用同

2、样药物,即使微量,常导致药疹复发。 应用与致敏药物结构相近的药物可出现交叉过敏。 用致敏药物作皮试,可获阳性结果。 少数药物所致的以I型反应为主的药疹可作短时间脱敏。 抗过敏药物,特别是皮质类固醇治疗常见显效。非变态反应及其他(15%):1、毒性作用:多由于用量过大所致,如大剂量巴比妥类安眠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抑 制。氮芥,白血宁等引起的骨髓抑制或肝损害。农药1059,1605 吸收引起的中毒反应等。2、药理作用:如抗组胺药物引起的嗜睡。皮质类固醇引起的欣快感。菸酸引起的面 部潮红等。3、光感作用:服用氯丙嗪,磺胺药后,再受日光照射,可引起主要发生暴露部位的 皮炎,按其发生机理又可有光变应性和光

3、毒性反应两种。4、酶系统的扰乱:如大仑丁可通过干扰叶酸盐的吸收和代谢,引起口腔溃疡。13-顺 维生素A酸可改变脂质代谢引起黄瘤。异菸肼可影响维生素B6代谢而引起多发性神经炎5、沉积作用:药物或其产物沉积于特殊组织中引起的反应,如铋,汞,银,铅等重 金属盐沉积于齿龈,砷剂沉积于皮肤(色素沉着,角化),及阿的平引起的皮肤发黄等。6、特殊的局部刺激作用:如阿司匹林可直接腐蚀胃粘膜,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磺 胺结晶阻塞肾小管,肾盂和输管,引起尿痛,血尿,尿少甚至尿闭等。7、菌群失调: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在多年共同进化过程中能相互适宜,一些菌群能 抑制另一些菌群过度繁殖,某些菌群尚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4、,供机体健康需要, 总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机体间均达到矛盾的统一,但如果长期或大量应用 抗生素,皮质固醇或免疫抑制剂,可扰乱这些平衡,如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常可导致条件致 病菌的感染。8、致畸,致癌作用:某些药物长期应用后可能有致畸,致癌作用,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维 A 酸(tretinon)等。影响因素(5%): 除上述作为直接致病因素的药物本身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外,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在药 物反应的发生,发展中也往往直到一定作用。1、用药情况(1)滥用:多数是由于医师用药原则掌握不严,随意投药,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患者一知 半解地应用自备药物或自购药物服用而引起药物反应。

5、错用:医生开错处方,或药房发错药,抑或患者错服药物,当然这些都属偶然事件。 服药自杀:这是极少见现象。用药剂量:用药剂量过大,可引起严重甚至死亡,但有时正常剂量也可出现药物反 应,这与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速度不同有关,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密切注 意。用药疗程。急性病症,用药时间一般不长,即使所用药物毒性较强,其危害性也可 能较少,但慢性病症,特别象癌肿患者,所用抗癌药物疗程较长,往往发生药物的积蓄作 用,产生毒性产生,当然,也有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等,在长期重复应用搬弄是非, 可引起药瘾作用。用药种类过多:对于有过敏体制的有,一般用药种类越多,发生反应的机会亦越多, 这可能是由于药

6、物之间的交叉反应,或协同作用所致。用药途径:一般认为药物通过注射比口服较易引起反应,外用抗原性强的药膏,如 磺胺,四环素软膏等吸收后药物反应的姓率亦远高于口服者,外用硼酸溶液湿敷因药物吸 收过量引起婴儿死亡的事例早有报告,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服用的药物,可进入胎儿或婴儿 体内引起反应。交叉过敏:很多在结构上有共同之处的药物,例如含有共同“苯胺”核心的磺胺药, 普照鲁卡因,对氨水杨酸等均可引起相同的反应,称之为交叉过敏,这种反应在第一次用 药10小时左右即可发生,而不需要经过45日以上的潜伏期。重用致敏药物:如患者对某一种药物已发生过敏而以后再重复应用可发生更为严重 的反应,致敏药物的重用通常是由于

7、: 医生的疏忽,未了解患者过去的药物反应史。 患者未主动告诉医生他的药物过敏史。 用了可发生交叉过敏的药物。 个别处于高敏状态的药疹患者,容易对本来不敏感的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注射器不洁:不洁的注射器,针头,针筒,药瓶,皮管等均可能由于将某些致热原 带入体内引起不良反应。2、机体情况性别:药物反应男女均可姓,但男略多于女(3:2),由于性别上的差异,雌性激素, 灰黄霉素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而雄性激素会引起女性患者的男性化。年龄:儿童除对麻醉剂较成人敏感外,对一般药物有较大的耐受性,儿童对药物的 过敏反应亦较少见。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即不是通过免疫机理发生的一种对药物的异常反应

8、, 发生原因不明。遗传因素:如具有遗传过敏(at opy)体质的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有发生严重反应 的潜在危险性。过敏或变应性体质:大多数药物反应是发生在具有一定的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其变 应性发病机理已在前面论及。典型症状:斑疹(52%) 瘙痒(50%) 斑丘疹(50%) 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 (45%) 药疹(45%) 色素斑(45%)由于药物反应可累及到各个系统和器官,范围广,有全身的亦有局部的,本节只讨论 部分典型的药疹和少数特殊类型的药物反应。(一)变应性药疹 这是药疹中种类最多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其潜伏期,发生发 展情况,皮疹表现及转归等,至少可分为10 多个亚型,如固定性红斑,猩

9、红热样红斑,麻 疹样红斑,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结节红斑要,玫瑰糠疹样,紫癜形及大疱性表皮坏死 松解形等,它们具有下列一些共同点: 有一定潜伏期,一般为420 日,平均78日,如已被致敏,再次用同样药物, 常在24小时,平均78小时内即可发病,最短者仅数分钟,迟者亦不超过72小时。 多数起病突然,可先有畏寒,不适,发热等前驱症状。 皮疹发生发展,除固定红斑外,照例呈泛发性和对称性分布。 常伴轻重不一的全身性反应,轻者可有不明显,重者可头痛,寒战,高热等。 病程有一定自限性,轻者在一周左右,重者亦不超过一月。 除在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预后严重外,余均较好,以下分别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亚 型。1、固定

10、性红斑(固定疹) 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的致病药物为磺胺类(以长效 磺胺占首位),解热镇痛药,四环素类及镇静水肿性斑片,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重者 斑上有一至数个水疱或大疱,红斑数一至数片不等,分布不对称,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 好发于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常因磨擦引起糜烂,如复发,通常仍在原处发 作,与前一次留下的色素斑完全或部分重叠,且常较前一次扩大,增多,皮损局部可伴瘙 痒,皮损广泛者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红斑消退后常留下明日煌紫褐色色素斑,多年不退 尽,具有诊断价值,少数不带紫色的水肿性红斑,则消退快,且可不留痕迹,个别病例可 伴发多形红斑样,荨麻疹样或麻疹样红斑。2、猩红

11、热样红斑皮疹发生突然,常伴以寒战,发热(38C以上),头痛,全身不适等, 皮疹开始为大,小片红斑,从面颈,躯干,上肢向下肢发展,24小时即可遍布全身,分布 对称,呈水肿性,鲜红色,压之可退色,以后皮疹增多扩大,相互融合,可累及整个皮肤, 酷似猩红热,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而无猩红热的其他表现,皮疹发展至高潮后,红肿渐 消,继以大片脱屑,体温之后鳞屑即逐渐变薄变细变少,似糠秕状,皮肤恢复正常,全病 程不超过一个月,一般无内脏损害,若皮疹象麻疹,则称玫瑰糠疹形药疹。余类推。3、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 syndrome)此系严重的大疱性多形红斑,除皮肤 损害外,眼,口,外生殖器等出

12、现严重的粘膜损害,有明显糜,渗出,常伴寒战,高热, 亦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及肾脏损害,眼损害可导致失明,罹患该型药疹者儿 童多见,但必须指出,本症候群有时并非药物所引起。4、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药疹这是我们1958年在国内首次见到的一种药疹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但相当严重,起病急,皮疹于23日内遍及全身,初为鲜红或紫红色斑, 有时起病时呈多形红斑样,以后增多扩大,融合成棕红色大片,严重者粘膜同时累及,可 谓体无完肤,大片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形成很多平行的310cm长的皱褶,可以从一处推 动到另一处,表皮极细薄,稍擦即破,显示明显的棘层松解现象,全身常伴40C左右的高 热,重者可同时或先

13、后累及胃,肠道,肝,肾,心,脑等脏器,曾见一例因本病死亡患者, 其鼻饲管壁上密布脱落的粘膜,病程有一定自限性,皮疹常于24周后开始消退,如发生 严重并发症或某些重要脏器的严重受累,或因处理不当可于2周左右死亡。血液白细胞总数多在10X109/L(100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约80%,嗜酸闰细胞绝 对计数为0或很低,重症死亡病例病理解剖发现: 表皮显著萎缩,棘层细胞只有12层甚至全消失,细胞间和细胞内水肿,真皮充 血水肿,有围管小圆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破碎变怀,口腔粘膜病变与皮肤相似; 淋巴结肿大,髓质增生,内皮粘膜增生肿大,皮质滤泡萎缩 肝切面黄红相间,可见瘀血,和肝细胞变怀,镜检示脚步

14、上叶中央严重瘀血,残留 肝细胞脂变,离解。肝实质与汇管而分界不清,有的肝细胞边界模糊不清,有的坏死溶解 而被吸收; 肾切面肿胀,包膜外翻,镜检示血管充血,曲管浊肿,皮质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为主形成的灶性浸润; 脑灰质神经细胞呈各种变性,枕叶神经细胞呈水样变性,肿胀,间有卫星细胞现象, 基底核及小胶质细胞灶样增生; 心肌有间质性水肿和弥漫性轻度不圆细胞浸润。大疱性表皮坏松解形药疹与Lyell(1956年)报告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有不少相似这处,后者皮损似烫伤样,不一定有大疱,局部疼痛明 显,无明显内脏损害,且常复发,但也有人认为二

15、者可能是同一疾病。(二) 其他类型药疹及药物反应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型较多,兹择其要者分述如下:1、全身剥脱性皮炎型 是药疹中比较严重的类型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大疱性表皮坏 死松解形药疹,在未用皮质类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于引起此型药疹的用药剂量较 大或疗程较长,故可能在变应性反应基础上合并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本症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常在2020日以上。病程长,一般至少在一个月以上,整个病程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前驱期,表现为短暂性皮疹,如局限于胸,腹或股部的对称性红斑,自觉瘙痒,或 伴发热,此为警告症状,若此时即停药可能避免发病; 发疹期,可缓慢地逐渐从面部向下发展,或开始为急性发作,以后路以疹或快或慢 地波及全身,在皮疹发作处于高潮时,全身皮肤鲜红肿胀,面部水肿显著,常有溢液结痂 伴畏寒与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肾,心等内脏损害,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一 般在 15X 109 20 X 109/L(1500020000/mm3)之间; 剥脱期,这是本症的特征性表现,皮疹红肿开始消退,继而呈鱼鳞状至大片形脱屑, 鳞屑晨可布满床单,手如戴破手套,足如穿破袜子,并且反复脱落,持续可达一至数月之 久,头发,指(趾)甲亦常同时脱落; 恢复期,鱼鳞状脱屑变或糠秕状,继而逐渐消失,皮肤恢复正常,自应用皮质类 固醇后,病程可以显著缩短,预后亦大大改观。2、短程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