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8362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机使用方法有创呼吸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机使用方法 (下)有创呼吸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呼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危重 抢救、麻醉、术后恢复、呼吸治疗和呼吸维持,在医疗设备 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美国呼吸病学会统计,由于呼吸机的普 遍使用,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约提高了55 %. 但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增加,对于使用 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从身心两方面给予患者细致护 理,尽可能减轻应用呼吸机带来的不适与痛苦,减少并发症 发生率。(一)呼吸机的临床应用1. 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1 ) 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 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2 )减少呼吸肌的 作功。(3)

2、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4 )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 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 性治疗。2. 呼吸机治疗的指征 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 机械通气治疗:(1 )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 3 倍或小于 1/3 者。(2)自 主潮气量小于正常 1/3 者。(3)生理无效腔 /潮气量 60% 者。( 4 )肺活量 50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 且 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3. 呼吸机治疗的适应症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症状,应及时使用呼吸机进 行机械通气,以防止因低氧或缺氧而引起的器官功能衰竭。 在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后、中

3、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肺泡低 通气量、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严重肺挫伤引起 的低氧血症、部分 COPD 患者、 ARDS 、呼吸衰竭等病人宜 使用。(1 )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 (2)在吸入 100% 氧气的 情况下, 动脉血氧分压仍达不到 5060mmHg. ( 3)严重缺 氧和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意识和循环功能障碍。4.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1)经口气管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间不 超过 48-72 小时。( 2)经鼻腔气管插管。( 3 )气管切开插管。 需较长期作加压人工呼吸治疗的病人,应作气管切开,放置 气管套管。5. 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1 )间歇正压

4、通气 (IPPV )IPPV 也称机械控制通气( CMV )。此方式时,不管病人自主 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为病人间歇正压通 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2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 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事先设置的呼吸参数(频率流速、 流量、容量、吸:呼等) ,给予病人指令性呼吸。其优点为: 可保证病人的有效通气;临床上根据 SIMV 已成为撤离呼吸 机前的必用手段;在缺乏血气监测的情况下,当 PaO2 过高 或过低时,病人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加以调整,这样减少了发 生通气不足或过度的机会。(3 )压力支持通气( PSV) 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即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

5、吸气 都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以辅助和增强病人的吸气深度 和吸入气量。(4 )持续气道正压 (CPAP) 病人通过按需在持续正压气流系统下进行自主呼吸,使吸气 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维持气道压基本恒定在预 调的 CPAP 水平,波动较小。此中模式患者自觉舒适,但对 会对循环系统有所影响。6.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 )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 2 )判断是否有机械通 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 (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 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 (IPPV、IMV 、CPAP、PSV、 PEEP 、 ASV )7. 呼吸机的基本工作流程(1)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

6、替换人体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2)提供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 经支配呼吸的功能。(3)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V T)或分 钟通气量( M V ),以满足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的需要。( 4)供给患者的气体需要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人体鼻腔功能, 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氧气量,以提高吸入氧气浓度, 改善氧合。8. 呼吸器的调节(1)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出入呼吸道的气体量) = 潮气量X呼吸频率。(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X呼吸频率: 为每次通气量的 2/3. (3)死腔量 = 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气体 交换作用的气量,为每次通气量的 1/3. ( 4)正负压调节: 一般常用

7、压力为 +12+24cmH2o, 一般不使用负压, 但在肺 泡过度膨胀及呼吸频率太快时适当运用 -2-4cmH2o 负压。( 5 )呼吸频率与呼吸时间比:呼吸频率成人一般为10-12次/分,小儿为 25-30 次/ 分,呼吸时间比为 1:1.53.9. 呼吸器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呼吸器与病人自主呼吸的节律合拍协调,这是治疗成功必须 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1) 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释,争取病人的 合作。( 2)呼吸急促、躁动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 简易呼吸器,作过渡慢慢适应。 ( 3)少数患者用简易呼吸器仍不能合拍者, 可先用药物抑制自主呼吸, 然后使用呼吸器, 常用药物:安定

8、。10.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1 )密切监护:使用呼吸机病人应由专人看护,随时观察 及记录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应随时注意:呼吸机螺纹管 是否有积水、外换管是否有漏气脱落、病人是否有积痰,并 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关处理。如果出现螺纹管积水,应给予 清倒;管道脱落的,应立即更换及连接;有积痰要给立即吸 出;贮水槽内水应与水位线齐平,如在水位线下应加入无菌 蒸馏水至水位线(不可高于水位线)这样才能保证呼吸机正 常功能的发挥;低气道压( LOWPRESSURE )报警时,应该 检查呼吸机管道的连接。(2)定期消毒:对气管切开病人,每日应更换切开处敷料, 口腔护理每日 2 次,口鼻用湿纱布敷盖。气管

9、切开、气管插 管的气囊每 4 小时放气一次,每次放气 510 分钟,放气时 应预防管道脱落。呼吸机接头每日消毒一次。病室每天用 1%2% 过氧乙酸消毒或紫外线灯照射 12 次。呼吸机外部 管道、雾化装置等每 23 天更换消毒一次。( 3 )及时清痰:对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应随时注意是否 有痰液淤积,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给予吸痰:病人咳 嗽出现呼吸窘迫征;听诊胸部有痰鸣音;呼吸机高气道压 (HIGHPRESSURE )报警时;当氧饱和度氧分压突然降低 时。准备吸痰前 5min 应给 100% 氧浓度吸入,待血氧饱和 度达到 97% 以上后, 在呼吸机接头处断开接于模肺上, 用适 当的吸痰管由

10、内向外快速抽吸。吸痰时密切观察氧饱和度, 低于 87% 应接上呼吸机接头,待氧饱和度升至 97% 以上再 进行下一次的抽吸。吸痰最多连续抽吸 3 次,每次时间不超 过 15 秒。吸痰完毕后在给予病人吸纯氧,将氧浓度调至 80%,2min 后氧浓度调至吸痰前浓度。吸痰用物每日更换, 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戴无菌手套, 以预防肺部感染。(4)加强湿化雾化: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要加强呼吸道湿化, 常用气管内持续缓慢灭菌注射用水以微量泵以 1-2ml/h 泵 人。每日雾化 23 次。按医嘱配制雾化液, 倒入呼吸机雾化 槽内,把呼吸模式改为辅 /控( A/C )模式,按雾化 (NEBULIZER )键

11、,看见白色气雾进入呼吸机管道后开始计 时, 1520 分钟后关闭, 呼吸模式调至雾化前模式。 雾化后 如有积痰或痰液咳出,应及时给予抽吸。1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检查并保持呼吸机管道及 接水瓶清洁无菌。( 2 )吸入性肺炎 系吸入酸性物质,如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 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 呼吸衰竭 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尤其患者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使用镇静剂后, 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减弱或消失,异物即可 吸入气管,致使 1-2 小时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紫 绀和

12、低血压,因此,插管病人应:抬高床头30度 清醒状态下不强制性插胃管及吸痰 吸痰管不宜插入过 深 尽早安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做好口腔护理( 3 )气胸及皮下气肿 这种症状发生于刚刚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理时应注意对最 初使用的患者呼吸机压力从低到高如出现患者剧烈咳嗽,注 意观察,及时建议医生使用镇咳药。痰过于粘稠的患者要注 意气道湿化,鼓励咯痰,加强巡视,注意患者颈部胸部等容 易发生气肿的部位,如发现皮下气肿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4)低氧血症 该症状出现在吸痰时或吸痰后。高浓度氧吸入后可缓解,但 预防更关键,吸痰前后要用 100% 氧通气,并熟练准确的吸 痰。现临床上多使用密闭式吸痰,尽量减少通气的

13、中断。 (5 )肺萎陷 肺黏膜出血水肿,常由吸痰管口径不合适,吸痰时间过长, 吸力过大,吸痰动作过粗暴,吸痰过于频繁引起。应注意预 防,选择合适吸痰管, 调节吸痰负压, 熟练并改进吸痰技术。12.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并发症 (1)插管初期的并发症损伤 循环系统扰乱(2)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导管阻塞 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 导管脱出 呛咳气管粘膜溃疡皮下、纵隔气肿13. 机械呼吸直接引起的并发症(1 )通气不足( 2)通气过度或呼吸性碱中毒( 3)气压伤 (4 )低血压、休克、心输出量减少 (5)心律不齐( 6)胃 肠充气膨胀( 7 )肺不张(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9)上消 化道出血 (10

14、)水潴留14.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1 )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和稳定,神志清楚,感染控制,循 环平稳,能自主摄入一定的热量, 营养状态和肌力良好。 ( 2) 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自主呼吸增强,常与呼吸机对抗;咳嗽 有力;吸痰等暂时断开呼吸机时病人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无 缺氧和 CO2 潴留表现;血压、心率稳定。降低机械通气量, 病人能自主代偿。15. 气管插管拔管的指征(1 )撤离呼吸机成功,观察1-2 天。在 FiO2(2 )病人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3)咳嗽力量较大,能自行排痰。(4 )自主潮气量 5ml/kg; 呼吸频率:成人(5)检查无喉头水肿,上呼吸道通畅。下颌活动良好,以 便拔管后出现

15、呼吸障碍再度插管。(6)胃内无较多的内容残留,避免拔管后呕吐误吸。(二)上呼吸机病人的护理体会1、一般护理:病室安静整洁,每日定时通风 2 、 做好病情监测(1 )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的效果,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可 能的并发症(2 ) 监测内容: 呼吸:有无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呼吸频率、 节律、幅度、类型、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呼吸音性质、 有无啰音 观察舌苔、脉象、神志、面色、瞳孔、尿量、 粪便外观、皮肤及周围循环状况等情况,遵医嘱记录 24 小 时出入量 体温:感染、中枢性高热 检查腹部胀气及 肠鸣音情况: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可引起腹胀,肠鸣音 减弱 应警惕低钾血症动脉血气分析:评价机械

16、通气治疗效果 最直接最正确指标。可了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酸碱 代谢情况。(3)做好气道护理加强呼吸道湿化,气管内直接滴注盐水或蒸馏水,每次不 超过 3-5 毫升,每日湿化量 400-500 毫升,以患者分泌物 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观察证明:使用生理盐水不仅不 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 ) 湿化温度为气道口气体温度 30-37 C,湿化器内水温应 50 左右。 按需吸痰或定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 过 15S, 每次抽吸间隔时间在三分钟以上。 吸痰管外径小于气 管内导管内径 1/2, 压力 0.03-0.053MPA, 不大于 6.6Kpa (50mmHg )。严重缺氧者在吸痰前应适当增加FiO2 和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