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13621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2初三中考语文模拟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人:丁桂茹一、 积累(37分) 1默写。(17分) ,君子好逑。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塞下秋风景异,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鬓微霜,又何妨?不畏浮云遮望眼, 。海内存知己,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伤心秦汉经行处, 。折戟沉沙铁未销, 。 ,悠然见南山。 ,决眦入归鸟。何当共剪西窗烛, 。 ,归雁入胡天。停杯投箸不能食,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长夜沾湿何由彻。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夏日深夜,万籁( )俱寂,我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畅游在文学的海

2、洋里。那一串串脍炙( )人口的故事,传达着人类的chng( )憬和理想,引领我们汲取智者的思想,体悟人生的真d( )。3“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横线上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2分)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4、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唐代的是 ( )(写序号)(2分)陋室铭 望岳 过零丁洋 行路难王安石 王 维 陶渊明 苏 轼5、初三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初三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他人数比例25%55%12%8%(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3、:( 2 分)(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书名:理由:(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2 分)6、根据划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分别写春风和柳树。(2 分)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老人:有啊,有溪水,有小草,有杨柳,有春风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老人:那潺潺的溪水蕴含着动人的乐曲,那茸茸的水草洋溢着醉人的绿意, , 。7、将下列句子按合理顺序排列 ( )(只填序号)(2 分)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历,你会不由得涌起

4、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8、请把下面的一项关于乘坐飞机的规定,压缩为一句话。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55字。(含标点) (2 分) 乘坐国际民航班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乘坐国内民航班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检查时间在登机之前。经过有关部门准许的,可以免予检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

5、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4三峡一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2分)5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可看出苏轼怀有怎样的感受?(2分)(二)(共12分) 怀念一种声音聂鑫森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越怀念了。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一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

6、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

7、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

8、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

9、一片久远的雨声1阅读文章第段,简单概括整理从哪三方面写了记忆中的声音?(3分)2文章第段、第段都是“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独立成段,这有何作用?(2分)3第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4文章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5文章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三)(共14分)决定成功的利器刘伟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

10、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整理弓箭的匠人炫耀。 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整理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11、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

12、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4分) 才德兼无 德胜才 才胜德 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丁处应填: 3第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第段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5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花园里的小橡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