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3614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打印格式(供理工科专业学生用) (A4纸型) 南 京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周鸯学 号:534138160947教学点:沙洲职业工学院专 业:会计题 目: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讲师季丽娟指导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于北方副教授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8年4月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日益减小。会计制度的完善成为了健康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如何对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减少财务作假的出现。对从财务作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

2、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财务作假的防范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结合作者实习实际情况,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为出发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作假现象进行了研究。论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企业财务作假的防范方法。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试着将其应用在企业日常的会计管理管理工作中,提高会计管理水平,让企业健康发展。小4关键词:财务作假;会计制度;防范手段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XVI页共19页(空2行) 目 次

3、(4号黑体,居中)1 绪论 II 2 财务造假的特征与危害 II2.1 财务造假的特征 II2.2 财务造假的原因 III2.3 财务造假的危害 V3 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手段 VI3.1 虚增资产 VI3.2 虚增利润 VII3.3 隐瞒信息 VIII3.4 其他舞弊手段 IX4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X4.1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X4.2明确责任并加强信息管理 X4.3完善审计制度 XI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XI4.5加强会计工作管理 XII结论 XV致谢 XVI参考文献 XVI1 绪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普与发展,经

4、济总量不断上升,国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私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不只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增强。还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了国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指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她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竞技比赛还是下棋对,,都需要各自的游戏规则,会计师一向严肃的工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这种规则变得尤其的重要。会计监督,一直是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会

5、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大讨论,到将会计监督写入会计法,都说明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人们的关心程度。但是小部分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带着侥幸心理,还是不断的进行财务造假来获取经济利益,和逃避责任,久而久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对我国的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势在必行。2 财务造假的特征与危害财务造假是有关会计行业认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

6、账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行为包括造假的主题、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2.1 财务造假的特征(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尽管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祖师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

7、也会比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2) 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变化,最终都是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载体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捏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而会干扰、玻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4)连续的行为财务造假通常是在几个会计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造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骤

8、、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向坏账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2.2 财务造假的原因(1)受现实利益的驱动第一,是管理者突出政绩的需要。在我国,财务指标数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的业绩、政府领导的政绩,处在高指标的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部分企业会主动或被动地弄虚作假。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中的敏感数据进行“人为”的处理,造成会计信息舞弊。第二,出于企业顺利取得银行贷款的考虑。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首先要考察企业的偿还能力,其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以确定企业的偿还能力。为了获取金融机构贷款,一些财务状况不

9、佳的企业就产生了舞弊的想法,对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进行粉饰。第三,偷税、漏税。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其特点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达到少交税和不交税的目的。多见于民营企业或效益好的国有企业。(2)造假成本低廉治理会计舞弊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惩戒力度的轻重,而在于是否能做到违法必究。多年来,国内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普遍,而被监管部门发

10、现并查处的却屈指可数,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会计造假往往受巨大的利益驱动,会计造假几乎不消耗物质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空手套白狼,便可将一堆“垃圾”包装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但由于大量的造假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使违规造假的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所得利益。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对会计造假的惩戒也包括行政处罚、刑法处罚、民事诉讼三个方面,但由于惩罚力度有限,也无法对会计造假真正产生震慑作用。因此,造假成本低廉是导致会计造假猖獗,使会计信息舞弊情况十分严重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国的诉讼程序复杂,尤其是民事诉讼方面,存在“行政前置程序”、“有效期内明示参加”以及程序上的诸多其他障碍,不仅不能有效保障投资

11、者的权益,对造假者也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3) 审计监督力度不够被誉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任。但在现实会计造假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又常常成为责任人之一。一是由于现代审计广泛运用抽样技术实施审计,其抽样判断本身就可能带来审计风险,二是注册会计师明知公司舞弊,但为了寻求同被计单位长期合作,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但不予以揭露,甚至协助公司舞弊。在美国发生的安然、世界通讯等财务丑闻中,安达信等会计师事务所就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我国银广夏等证券市场会计信舞弊事件无不牵涉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4)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我国公司普遍存在“

12、一股独大“的现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往往形同虚设,受大股东支配。这种情况下,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很难防范会计造假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对国有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存在“所有者虚位”问题,还很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如果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经营层就很可能为维护个人的领导地位、捞取政治资本或获取经济上的利益等目的,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进行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2.3 财务造假的危害(1)会计舞弊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来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

13、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等。而会计舞弊严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如果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制定国家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会起误导作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2) 财务造假损害了有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首先,企业的危害。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而上市公司据此而进行的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将偏离预定轨道,使决策失去了可靠性。财务造假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掩盖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使企业上市后业绩大幅滑坡,消弱了公司的竞争力,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败坏公司的商业信誉,对公司的生产发展造成威胁。同时,财务造假存在的较大的风险,容易被监管部门查处而受到惩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会面临强制退市的风险。企业的经理人员、财务人员也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同时,一旦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被曝光,公司形象无疑也将遭受致命的打击。长此以往的会计信息虚假,必然弱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相关者的危害。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现在的潜在投资者必须据以做出决策,以决定买进、出售或保留企业的股份;原材料供应商必须据以决定企业可被接受的信用程度;贷款者必须据以考虑是否向企业贷款,应要求何种担保或条件。在具有贷款承诺的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