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45839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三单元在急流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11.在急流中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 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阅读赵丽宏的散文作品,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一、谈话入课1.出示词语“急流”。引导学生想象:一个词语就蕴涵着一幅画面,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想想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发生的环境险恶,为学文作铺垫。)2.教师

2、补充介绍: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境内的“贝江”,就是这样的一条江,它全长146千米,蜿蜒曲折,穿流于峰峦叠嶂之间。就在这样一条汹涌湍急的江中,我们将看到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在急流中 二、初读感知。 (一)小声读读课文。老师提两个要求: 1.读课文,要求字字入心,句句入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我”在急流中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感人画面? (二)检查反馈1.课文中有几个词语特别有意思。(襁褓 驾驭 喧嚣)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仔细观察这几个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他们都有相同的偏旁)根据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1) 抽生理解“喧嚣”的意思。(声音多而杂乱。)结合我们的生

3、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是喧嚣的?(2)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图画理解“襁褓”。(3)理解“驾驭”就是操纵意思。那在文中操纵的是什么?明白无论驾驭的是马也好,筏子也罢,它们都是一种交通工具。教师小结方法:像刚才那样,根据偏旁部首来理解词语是一种好方法。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蓊郁”这个词语。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文中这段话,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风景画?:江两岸是绿荫蓊(wng)郁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很美。 教师适时小节:像这位同学说的:树木特别茂盛,一片葱郁的绿色,这就是“蓊郁”。联系上下文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词语。2.回顾课

4、文,在急流中作者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感人画面?(1)在课文中有一句话很简练地概括了这幅画面。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急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2)小声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这一切”指的是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三、细读感悟(一)为什么这一切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了呢?细细品读课文36段,看看哪些词句牵动着你的心?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来,也可以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写写你的感受。(写好后全班交

5、流)1.三自然段中“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n)流而上。”这句是个比喻句。把远处出现的小竹筏比作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处境相当危险。联系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体会江面的急流汹涌,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小筏子的渺小不堪。读读第一段。(湍急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旋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从“拼命挣扎”、“逆流而上”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小筏子在急流中艰难地行走着。教师及时引领: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呢?(如:担心小筏子支撑不住,因为那水流太汹涌了。或是害怕小筏子会遇到险滩和礁石,一不小心就会翻了,人掉进江里就没有命了。)指导有感情

6、的朗读。2.三自然段中“不停地划桨、灵巧地避开、曲折前行”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到虽然困难很大,但她仍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江水中奋勇前进。这可以看出划桨人不但勇敢而且相当灵巧。)教师适时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话,读出我们对这位急流中驾驭小筏子勇敢划行的人的勇敢与灵巧。3.在这段话中:“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我向她挥手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从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中感受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急流汹涌的贝江上竟那么勇敢,那么镇定。竹筏在江水上颠簸,孩子却在母亲背上酣睡,正是这伟大的母爱为

7、孩子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教师适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分男女同学比赛读。4.当作者靠近小筏子,发现划竹筏的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这里的“竟”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一个“竟”字,表示出乎作者的意料;作者的出乎意料,更衬托出划桨的艰辛,流淌着作者对年轻母亲的赞叹。)5.抓重点词“竟”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文章从开始到现在,作者一直在仔细观察,既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语言描写,而在这一段中,作者向那位母亲挥了挥手这一动作描写,你还能体会出什么?(作者对那位母亲深深的敬意。)(二)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1.小筏子渐渐远去,它在作者的眼里变成了什么?这句话与前文的什么地方相呼应?这里作者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

8、中感受到了什么? (1)把红包裹比作红杜鹃,突出母亲的美,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这一抹红此时成为了江面上最亮丽的色彩。这美丽不仅是外表,更是年轻母亲身上的那份勇敢,那份坚强。)教师补充:是啊,在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战争取得胜利了,红军在山间的小路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满山开遍了映山红,这时传来了优美的歌曲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里的映山红指的就是杜鹃。由于杜鹃花特别火红,特别旺盛,所以也就成为人们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咱们今天了解的这位母亲不正象那火红的杜鹃一样吗?指导有感情的读这句话。(2)作者把竹筏比作燃烧的火苗, 燃烧的火苗就是燃起的希望,这是作者对这对母子美好的

9、祝愿;也是作者对母亲奋力划桨的鼓励,对执著奋进精神的肯定。那更是勇敢,镇定的火苗。指导有感情的读这句话。(三)默读课文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示。并试着理解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1.理解句子的意思,并通过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比较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教师补充:的确,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像这位母亲一样急流勇进。正是这种在困难面前能勇敢面对的精神深深地扎根在作者的心里,所以在作者的写作道路上,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从容面对。当前,一些作家,出版社出现惟利是图,文化媚俗的现象,可散文家赵丽宏却这样说道: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我都将坚守自己的文字!”所以他写出了许多经典之作,有许多

10、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本文就是其中的一课。2.读了课文,了解了作者,我们该怎样面对生活的急流呢?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感悟写在课文题目的旁边吧。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会像那位年轻母亲一样奋勇拼搏,勇往直前。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会坚定自己的信念,迎难而上。我不会像融化的雪水任由流淌,要像风雨中的的雄鹰那样,搏击长空,自强不息。四、总结升华 总结:同学们,有首歌唱得好“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蹚大河”面对学习、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急流,我们要像年轻的母亲那样,心中燃烧着一簇不熄的火苗,要热爱生活,要乐观坚强,要勇敢镇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五、课后作业1. 在自己和同学的感悟中选择一句话来作为自己

11、的座右铭。2. 选一本散文家赵丽宏的作品阅读。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胡敏)附课文:11在急流中贝江,从迷蒙的深山中流出来。湍急的流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旋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 轮船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溅起一排排水花。我站在船头,悠闲地欣赏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荫蓊郁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很美。 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浅

12、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的身后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很快,小筏子就到了大船的跟前。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的神色安祥,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了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 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 回头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逝在远方,只有那簇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像一簇不息的火苗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