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18175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柘(zh)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自詨(xio):自叫其名。詨,叫。堙(yn):堵塞。1本文与夸父逐日均选自_,是一篇神话传说。2选择下列“其”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代词,指精卫。B代词,代指山。(1)其上多柘木。(_) (2)其状如乌。(_)3用“/”给文中画

2、线句子断句。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_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观点。_2. 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薛谭学讴于秦青(_)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_)饯行于郊衢(_)声振林木,响遏行云(_)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_4薛谭身

3、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_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邻人卖犬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曰:“是吠犬也,乌屠?”邻人指犬而斥曰:“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惧而噤不敢出一声。今日启门,不能择人而吠,妄啮而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艾子曰:“善!”注释: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诸:相当于“之于”。乌:为什么。1解释西_斥_启_啮_是以_善_2翻译下列句子。子担犬安之?_鬻诸屠。_3“鬻诸屠”与“乌屠”中的“屠”词性及含义均不同。前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后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4主人要把犬卖掉,其原因是

4、(用原句回答)_4. 文言文阅读。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说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注释:何许:什么地方。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因:因此,因而;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嗜酒:非常爱好喝酒;亲旧:亲戚朋友;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或:有的、有时;置酒:准备酒。1请你说出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_2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并说说自己喜欢五柳先生的什么特点。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

5、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少孤。(_)A丧父B孤独,孤单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2)遂通其经。(_)A田间水沟B顺利地做到C于是,就D最终(3)门下生共禁。(_)A不许,制止 B拘押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6、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释遽:就。任:对待。悖;违反常理,错误。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义项。(1)父善游(_)A善良,慈善 B熟悉 C擅长,长于 D容易,易于(2)见人方引婴儿(_)A方向,方位 B正,正在 C方法,计策 D才,刚刚(3)人问其故(_)A事情,事故 B所以,

7、因此 C牧意,有意 D缘故,原因2下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故事中的要把婴儿往江中投的人,做事违背了常理。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遗传的。C.不能把婴儿等同于其父亲,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孩子父亲善游,孩子长大也可能善游,但不能把可能当作必然。3翻译下面句子。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_7.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涉江者_(2)遽契其舟_2翻译句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8、?_8. 文言文阅读。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注释)洛:洛阳。见:拜见。暝坐:打瞌睡。暝:闭上眼睛。游酢(zu):程门四大弟子之一。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颐既觉:程颐睡醒后。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时盖年四十矣 盖:_(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去:_(3)颐既觉 既: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日见颐,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3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_9. 课内阅读展示。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9、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词。(1)惟弈秋之为听。(_)(2) 思援弓缴而射之。(_)(3) 虽与之俱学。(_)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C

10、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2填写表格人物观点常理事实启示(1)(_)日始出时去人近(2)(_)日初出大如车盖(5)(_)小儿乙(3)(_)远者凉(4)(_)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1按原文填空。2给“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A弈秋 B他,指前一人 C的 D鸿鹄 E指弈秋的教导(1)通国之善弈者也(_) (2)一人虽听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_) (4)虽与之俱学(_)3解释句意,写在横线上。为是其智弗若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