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产业结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61954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产业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产业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产业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产业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产业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产业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产业结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产业结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 差距。湖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也日渐突出,整体水平在处于全国落后位置,严重制约着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而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本篇文章运用有关的产业经济理论和相关经济数据资料,通过纵横比较,总结出湖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动的特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和建议。1湖南省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湖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2013年,湖南省的 GDP为24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

2、 10.1%。但是,与其他的一些经济发 达的省份相比较,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湖南省人均 GDP36763元,低于全国人均 GDP41, 907.59元,人均 GDP排名第一的天 津市,其人均 GDP达到了 99607元,是湖南省的2.71倍。湖南省除了经济总量较低外, 更重要的是其经济增长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产业结构还处在一种较低级的层次上。2013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2.7 : 47.0 : 40.3,而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0.1:43.9:4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而第三产业产值低于全国平均

3、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 入新一轮增长,各地区都竞相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因此,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湖南省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变得尤为迫切与重要。1.1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根据2013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湖南全省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24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099.2亿元,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 11517.4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 9885.1亿元,增长11.4%。按 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

4、值36763元,增长9.3%。图12008 201 年地区生产晨低及農增长速度亿元2J5O1723.05.021.014.02013年湖南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 : 47.0 : 40.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1.9%和44.6%。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186.1亿元,增长1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9

5、%。按区域分,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10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环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19645.4亿元,增长11%湘南地区生产总值 5016.7亿元,增长10.3% ;大湘西地 区生产总值3141.2亿元,增长8.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6246.1亿元,增长10.5%。2003-2013年湖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20034633.7885.91793.71954.220045612.31155.92214.4224220056473.61254.92604.62614.120067493.21331.331

6、23.53038.4200791451611.53901.23632.4200811156.62007.44933.14216.2200912930.71969.75682.25278.8201015902.12339.47313.66249.1201119635.22733.79324.77576.8201222154.23004.210506.48643.6201324501.73099.211517.49885.1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湖南省的生产总值在这10年稳步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较低,并且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2006年超过第三产业,之后持续的

7、增大,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维持在40%左右。1.2 湖南省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对比2013年2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上,长沙、合 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 经济增长 第四极”。按照武汉共识,四省会城市将在九个层面深入开展协作,包括:共 同谋划区域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合作;推进工业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内需发展和区域开放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区,以及共建共享社会保险平台。长江中游四省包括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根据近10年来的四

8、省生产总值的数据,湖南与湖北两省的生产总值不分上下,而安徽、江西两省明显落后于湖南与湖北。2湖南省产业发展的优势2.1区位优势湖南是我国南方中部的一个大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东西直线距离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长 774公里。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2.2%, 在各省市幅员中居第 11位。湖南省北枕长江,南邻两广,西连贵州、重庆,东接江西,处 于中国东部沿海与西部腹地的过渡地带,是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开放带的结合部。全省辖13个市、1个自治州,分别为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岳阳、常德、益阳、郴州、 娄底、邵阳、怀化、永州、张家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9、123个县(市、区),省会设长沙市。湖南处于“泛珠三角”区域与长江流域开放带的结合部,具有承东接西南联北进的枢 纽地位。铁路方面,湖南有京广、焦柳铁路纵贯南北,浙赣、湘黔、湘桂、石长铁路连接东西, 营运里程2894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地方铁路醛(陵)浏(阳)铁路、郴(州)嘉(禾)铁路、益阳铁路和专用铁路1200余公里,与国家铁路相连接。省内株洲、怀化、衡阳都是大型货运编 组站,全省14个市、州和大部分县(市)都有铁路经过。公路方面,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到88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 140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 7496公里。107、319等7 条国道和70条省道公路,纵横交错,十分便

10、捷。水运居全国第 3位,中部第1位,有2个 5000吨级外贸码头,通过岳阳城陵矶5000吨级码头可以通江达海;国际、国内机场各有 2个,怀化芷江机场正抓紧建设,通过黄花、荷花国际机场可直抵香港。2.2资源优势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矿种齐全,分布面广,世界已 知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有14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 91种。锑、钨、泌、雄黄、海泡石、 重晶石、独居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锑、钨剧世界首位;锰、钒、徕、芒硝、砷、高岭土储量居全国第2位;湖南拥有耕地面积 381,65万公顷,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 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稻谷、棉花、油菜籽、芝麻、烟叶、柑橘、

11、茶叶、肉猪等农副产品在 全国负有胜名;湖南山青水秀,生态资源独具特色,森林覆盖率为55%,旅游资源丰富,全省旅游区巧个,旅游景点100多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 180多处。全省水能理论储藏 量达到1532.45万千瓦,年发电量 1342.4亿千瓦时,在全国名列第9位,居南方9省之冠。3湖南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1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偏离湖南省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已经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但是三大产业的劳动力结构确呈现出 “一三二”的局面,因此,湖南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严重偏差,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过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虽然经过“十一五”期间

12、的发展,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是201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仍高达42.2%,与14.5%的产值相比较,相差 27.7%个百分点,占42.2%的劳动力只创造 了 14.5% 的 GDP。首先表明了湖南省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次表明了第一产业内部还存在较大 的剩余劳动力,还存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再次也说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2010年第二产业仅 23%的劳动力却创造了 45.8%的GDP,劳动生产率较高,还有巨大的吸纳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而第三产业的 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也不够协调,因此第三产业没有起到较好地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13、3.2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全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不够,优质高效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还有待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还不发达,出售的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相对滞后。3.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湖南省第二产业中呈现工业比重偏高、建筑业比重偏低的状况,工业居于绝对的主导地 位,而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比重偏大,这当然是湖南省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必经之路,但长此下去,重工业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消费资料生产的产业也就是轻工业的发展,这将导致重工业的发展失去依托,造成生产过剩,最终影响到第二产业的健康发展。3.4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竞争优势不明显湖南省第三产业发

14、展缓慢,且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比如2013年,湖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0.34%,而同期的北京为 76.85%,天津为48.05%,上海为62.24% ,江苏为44.66%,浙江为46.15%,广东为47.76%,由此可以看出, 湖南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发达省份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4相关政策及建议4.1转变发展思路,完善相关产业结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成本付出,因此,必须在转变产业发展思路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产业发展配套措施。一方面,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的

15、制定要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协调手段,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因此,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要结合湖南实际,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在推进“三化”进程中,产业的选择要着眼于解决能源、交通瓶颈。4.2优化区域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湖南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根据各区域发展经济的条件和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合理规划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从而达到发挥各区域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建立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以岳阳、益阳、娄底、衡阳为环中心经济带,以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为主的湘西地区 和衡阳、永州、郴州为主的湘南地区,以衡阳、常德为区域对接点的区域格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